A+A-

有诗赞大禹道:

茫茫宇宙干戈休,

漠野河川横断流。

万众一心平地起,

敢决天下分九州。

自从应龙和玄龟离去之后,大禹率益与伯夷等众人来到巫山,看着水势被挡在巫山之前,集中在巫山之前回旋往复,停滞不前。那巫山如何险峻?奇峰竞出,怪石乱行,无路可以攀越,望山只能兴叹,猿声哀怨,虎气长息。

那巫山重重,坚不可破,令人望山兴叹。大禹以神铁探测巫山的高度,上有千仞之高,高不可过,巫山之下水深万寻,深难见底。

益道:“巫山险象重重,阴云密布,山高水深,从未见过此象,必有地魔阻挡,不然凭着一泻千里的巨水之力,再坚的山石早已被冲开了。”

伯夷点头同感道:“四岳长熟知天下之形,可派人去问巫山往日如何,明白前因后果,亦好采用对策。”

大禹道:“可速派人去问东岳长,详话告知我等。”伯夷安排一应之人去问东岳长不提。大禹又道:“你二人随我去巫山察看地形,好作治水之策。前番我已去察看,有一山名叫飞凤山,可上得此山一览概貌。”

益与伯夷随大禹,往飞凤山而去,途中遇见一老农,看见大禹三人而来,忙招呼道:“请问大禹英雄欲往何处?”

大禹道:“大水至巫山停滞不前,大水不得下泄,我等上得飞风山察看地形,看看可有通水之道。”

老农道:“巫山个个都有险峰,亦不知多少个,山高险峻倒是不怕,就怕山中大虫猛兽伤人,大虫猛兽倒也好对付,山涧之中还有恶龙,那恶龙变幻莫测,食人在一瞬之间,让人猝不及防,还是不要上山去吧,免得丢了性命。”

大禹道:“水患不治岂能放弃,纵使前方恶兽挡道也要前去,耽误一日民众受难一时。”

老农道:“大禹为民请命,今我敬佩不已,我给大禹带一段路,避免走弯路徒劳气力。”

老农领着三个人走到飞凤山,越走路越窄,还未到达半山腰,已经无路可上。老农道:“寻常我也只是到山脚根处,今日拼了命至此了,再向山上无路可走,在此亦可窥得群山十分之一二。英雄可在这里察看形貌即可。”

大禹道:“登得顶处才能一览众山,多谢你来指路,你且回去,我自己上去。”

老农道:“英雄执意上顶,我亦不便阻拦,上山需看脚下石,抬头要察空中云。”大禹道:“我已知晓。”

老农辞别大禹下山而去。三个人寻我山间石缝,沿着山石攀缘而上,巉岩峻峭,壁立千仞,裖崖光滑,下临深壑,危攀全凭枯藤护,险中幸有古木依。大禹与益、伯夷气喘嘘嘘至半山腰,早已累得手蘇脚软。便依靠着一棵苍松来休憩,看那巫山秀景,忽见腥风习习,一只巨大黑蟒张嘴吐舌向三人而来,山兽野蟒吃人众多,只要能入口的不分男女老幼盲瘸聋哑,都不挑食。三人大惊,峭壁之中不便躲闪,正在那里叫苦之际,黑蟒却翻身落下山崖,直入水中。

益道:“刚才黑云蔽日阴风阵阵,吓得我魂魄差点飞了。”伯夷道:“我亦是同感,这巫山凶险异常,你我要小心从事。”三人赶忙打起精神,一鼓作气向山上攀去。

到达山顶,山顶一个平台,三人站在山顶平台之上,放眼望去,群山环绕水带茫茫,山高水不能越过。禹道:“上游之水到此汇集,如果此山顿开,水患不愁了,只是如今不能越过高山下泻,终究是个大患,不知二位有何良策可以泻水?”

益与伯夷道:“暂时还未想出法子,待东岳长如何回话再议。”

三个人在峰顶愁思冥想之际,见山云游动起来,如龙似马,数十条在上空盘旋,变幻莫测,那云雾缭绕转瞬变成黑云压顶,阴风怒号参天大树连根拔起,三人大叫不妙,大禹连忙将神铁插进岩缝中,抱住神铁才不被狂风吹走,瓢泼大雨又从天而降,把三人淋得像落汤鸡一样。

瞬息之间,又是雨过天晴,艳阳高照,就见远处群山之中,一山犹为峭丽,山上峭壁之中,一支植株闪闪发光,在风中摇曳。

大禹惊异道:“那支草木生在对面的山巅悬崖之上,此处都能闻到馨香,我等立刻神清气爽,一扫刚才忧惧之色,必定是仙家异草。”

益与伯夷仔细察看,益道:“那支草木非同寻常,我等见多识广,也是极少见过,巫山并非仙神所居之地,何故生此仙草。”

伯夷道:“你所言只是据你所思所想,未必完全正确,天下奇事居多,我等不能参透,此草有神妙之处,是我等的福分,须遥拜推重不可亵渎。”

大禹道:“伯夷所言极是,我等参拜一下,以示敬意。”

三个人便整衣正身,遥遥相拜。大禹心里思道:“仙草若是有缘,解我燃眉之急。”三个人拜过之后,抬头看那仙草,化为一个妙龄女子,却飘飘荡荡从山顶而来,直到三人面前。大禹连忙问道:“敢问是何方仙子居在巫山之上?”

女子轻启朱唇道:“来者莫非是治水的大禹?”

大禹道:“正是,我携益与伯夷上得山来察看水情,思索治水之策,偶遇仙子,不知仙子是何方仙神,能否化解巫山之阻?”

女子道:“若知我是何人?说来话长,恐怕耽误你的宝贵时间。”大禹道:“愿意洗耳恭听。”

女子道:“我乃是南方天帝赤帝的季女,名叫瑶姬,不幸未至成年染病而夭,帝父将我尸身葬在巫咸山南坡,我从未有过对天地的不敬之处,却不让我生而为人,故而不甘,香魂飘到姑瑶山,化作芬芳的瑶草,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帝父。”

“我在姑瑶山上,昼吸日精,夜纳月华,在不知多少年岁之后,不知不觉修炼成人形,便到巫山一座峰顶来居住,已有千数年了。”

大禹惊讶道:“我听说昆仑山天帝园圃之中有一种仙草叫瑶草,花色嫩黄,叶子双生,结的果实似菟丝。女子若服食了瑶草果,便会变得明艳漂亮,惹人喜欢。莫非就是这个?”

瑶姬道:“彼瑶草吸收天地精华,是为仙草,仙神鬼魔获得,可以添增功用,凡人若是获得,可以延年益寿。我因为葬于巫山之阳,精魂依草,实为灵芝。那黎众不幸招灾,可以对人返魂还阳。巫山险阻,胜过别的地方,常有意外发生,我不忍心黎众受苦受罪,在巫山不知救过多少之人。”

大禹、益与伯夷听罢,稽首拜谢,大禹道:“巫山女神此心善莫大焉,黎众感激不尽,如今我等在巫山治水受阻,望能够得到女神相助。”

瑶姬道:“巫山险恶不在于山不在于水,而在于有恶龙出现。此地山高水深,最适合妖孽藏身,我来之时,山涧之中就有十二条妖龙盘居,巫山有无数的峰峦起伏,其间共有十二高峰,每条恶龙盘居在一座高峰之下,年数已久,形成巫山一霸,时常兴风作浪吃人伤畜,带着山中恶兽跟着猖獗不已。适才你等上山之时,所遇的狂风暴雨,就是十二妖龙所作所为,幸亏你有神器护佑,不然已成为恶龙的腹中之物了。”

大禹幸庆道:“我所携的神器叫神铁,为后土大神所赐,不想保得我等的性命。只问神女,除得恶龙之后泄水无事了?”

瑶姬道:“恶龙盘居阻挡水流,龙遇水则生缺水则亡,水深则喜水浅则忧,去除之后,可以沿着山间缝隙泄去存水,畅通无阻了。”

大禹道:“多谢女神指点,望女神发善心援手除去妖龙,还巫山一个清净所在。”

瑶姬道:“念你一心为民治水,我就舍身相助,治水还需良策,我授你九卷天书《黄绫宝卷》,内含四海八荒山川之形和凿石运土等治水之道,你要好生领会,再授你策召鬼神之书,等会下山,待我号令召得人马为你等除去妖龙,听我令下,将神铁插入水中。”大禹拜谢罢小心收好天书,三个人寻路下山而去。

大禹离去之后,瑶姬飞回峰顶,唤来神丁道:“妖孽在巫山肆无忌惮,民众受苦已久了,我本欲早想除去,奈何时机未到,妖龙命不该绝。今有大禹治水到此,正是妖龙终结之日,你速速聚齐巫山神祗,于明日卯时,众神齐出擒住妖龙为民除害。”神丁奉令而去。

一夜漫长无事不说,眼见到了次日卯时,一轮红日正当东方上空,瑶姬站在峰顶,侍女、神丁分列两排,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等众神傲立,底下还有一应众多山神水神,瑶姬道:“十二妖龙在巫山兴风作浪多年,残害人畜山神,早已不堪忍受,多年以来我只能在妖龙肆虐之后救助黎众,为的是妖龙盘根结错,又与山中虎豹沆瀣一气,寡不敌众,故而只能听之任之,今日大禹治水而来,天势已下地道将开,正是灭龙之际,你等山神守住各山,看好虎豹狼虫,水神各潜水底,平波去浪,不让妖龙肆虐,神丁呼唤妖龙出来,便可擒住妖龙。”

神丁、山神和水神各各领命,那神丁飞下山涯,来到水面,大呼道:“妖龙快快出来受死!”

直呼数遍,只见水底暗流涌动,从水中窜出数条恶龙,见是瑶姬的神丁,大怒道:“我道是什么混帐东西,原来是你们这些瘟神,一直对我等毕恭毕敬,今日哪根神经搭错了胡言乱语。”

神丁道:“你等猖狂已久,今天神女特来擒你,赶快受缚,不然死得惨不忍睹。”

恶龙在巫山从未遇过如此不敬,怒从胆边生,盘云带雾张开大嘴向神丁扑去,神丁见恶龙动了真怒,哪敢应战,急急飞向瑶姬,躲在瑶姬后面。恶龙见到瑶姬,道:“我等见你是炎帝之女,故而给你情面让你三分,留下巫山一峰让你有落脚之地,不想你不思报恩,恩将仇报来害我等。莫说你了,就是天神来到也要避开让道而行。”

瑶姬道:“你等妖龙是应龙的后裔,也是得到天地灵气得以成仙,不想不思天地的宽予,肆意妄为残害万物,丢了应龙的脸面,那应龙到此即回,不愿看着你等作恶受罚。往昔我屡次规劝你等却执迷不悟,就是我不除去你等,自有时日会有正义之神难以饶恕的。”

恶龙听罢气血上涌,道:“这下怪不得我等了,是你自寻死路。”十二条恶龙一齐上来,上下左右齐齐围住瑶姬,那神丁侍女见罢四散开来。恶龙张牙舞爪扑向瑶姬。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纷纷护在瑶姬身旁。瑶姬见恶龙围扑过来,挥动彩练将那徊风混合一起,融入万景练神升起飞化之道,化为一道行云在神女峰的顶空。恶龙在空中追逐行云,行云或散或聚,飘荡不定,恶龙口吞不掉,爪抓不行,只得在空中的行云里面穿梭往来。

正当午时,那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正在当空,恶龙们见不能抓住瑶姬,逐层盘旋在神女山上,为首的恶龙盘在神女峰顶,群龙聚首,唤风嘘气,气息冲天,瑶姬抵抗不住,行云渐行渐散,显出原形,欲向着天边而去,神丁和侍女蜂涌跟随护佑,十二恶龙那肯放手,犹如莲花齐放,紧追不舍。这边,山中猛兽毒虫见十二妖龙战得正畅,不肯放过机会,借机呼朋唤友,妄图夺得神丁仙女的一些真气,幸得山神们死死守住山林,猛兽毒虫只能在山中徒劳蹦哒,白费了一身的气力。

神丁与侍女跑得气喘嘘嘘,神丁对瑶姬道:“今番捅了大篓子了,那十二妖龙确实厉害,我等要被妖龙从巫山赶出,这巫山无数的山峰恐怕一座山峰都不能容身了。”

瑶姬道:“休要灰心丧气,那妖龙虽然一时猖獗,过了辰时就不用怕了,只需拖延一下时间,妖龙便没有气力追赶。”

神丁道:“神女神力超群,变幻莫测收发自如,自然无忧。我等跑不快,没到时辰恐怕就成为恶龙的口中物了。”

瑶姬道:“就是被恶龙吞在腹中,你等也要克服一下挺住一下,只要不变成肉糜,我自会救得你等的。”

那神丁侍女们边逃边说,恶龙们高兴不已,眼见就是到嘴的神魂怎可放过。神丁、侍女慌张四散,恶龙们分头追赶,眼开就要追上了,瑶姬化为一番暮雨,天色暗黑不见人影。将神丁和侍女笼罩住,恶龙就在眼前也是视而不见。

瑶姬或而化成朝云,或而化为暮雨,如此三番五次,十二恶龙被弄得心焦气燥,怒从胆边生,大吼一声,掀起巫山底下大水,地动山摇之声四起,直上山顶云霄,冲散云雨。瑶姬见罢大呼道:“大禹何在?”大禹早就在巫山脚底等候,见瑶姬呼喊,忙将神铁插入脚边的深涧之中。那奔腾向上的逆水见到神铁,旋即回落复归平静。

巫山大水被神铁禁锢住了,恶龙们慌了神,施风唤雨是恶龙的拿手本领,一旦失去了哪有什么能耐,便成了烂龙一个,在那里狂嘶乱吼,喷出一股股恶气。瑶姬见妖龙还在猖狂,撒出五色彩丝,侍女们上前牵住五色彩丝,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等上前,一手捉住一条妖龙,神丁们上前缚住,将妖龙押至山下。

瑶姬见妖龙被缚,道:“你等恶龙在巫山行恶已久,屡教不改,今日得到神铁之力擒住,是巫山百姓大幸之事。”

妖龙们伏地求饶道:“求神女饶恕,顾念我等在巫山修练已久不易,求女神铙得我等性命,我等再也不敢恣意妄为了。”

瑶姬道:“你等得到天地的戾气,本性难改,今日求饶,不得已为之,并非你等心愿,你等不除,水患难解,天意为之,爱莫难助。”

瑶姬喝令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将十二妖龙斩于十二峰下,以十二峰来镇妖龙。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