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夜晚的实验楼五楼外走道,有个女生双手平放在石栏杆上,手臂之上安放着削尖的粉白下巴,看着月光下白茫茫的田径场,嘟嘟的嘴唇时而弯曲时而平复,只有皎洁的眼睛未曾改变那股愉悦的神意。

其实事情不复杂,就是女生在开学的这天晚上,瞧见了一个心里很感兴趣的男生。说不清楚那种感觉,就是很想靠近,搬动桌椅的自始至终,男生一脸方正,平平淡淡,未见他表情有任何起伏。仿佛这世间任何事物都牵动不了他的内心。

很奇怪,本是因为好看便多看了几眼,没想到内心越来越不能平静。

从教学楼A通过连接教学楼B的天桥,然后走过一段漫长的走廊,来到这里,她跟好朋友说是一起去逛逛校园。

走廊安装声控灯的实验楼区域,得有人走过才会亮灯。实在是安静隐秘得可以说好多悄悄话的地方。

晚上的校园有什么好看的。偷看情侣约会吗?

“你说,要怎么无声无息的靠近一个人啊!”她向朋友问着。

“你是想修仙?”她的朋友回答她。

“别打岔,就是不让别人看起来是很刻意接近那种,更像自然而然的认识,其他人看不看得出来没关系,主要是得他看不出来。”

她的朋友很意外,“你有喜欢的人了,没有搞错吧!不要跟我说是那种很狗血的一见钟情。”

这位相识已久的朋友真真难以相信,满脸写满了难以置信,一个家乡里出来的,一起上学,一起玩闹,对于身边这个闺蜜可以说是熟的知根知底。平时安安静静的一个小小女孩,也就在自己面前无话不说。但是对于她说出的话,不禁觉得有些荒唐。

“这才一天不到,你就看对眼了?”

“也没有,就是感兴趣,想要认识他。”女生向她好朋友央求道:“你经验足点,就跟我支支招呗!”

她的朋友斜眼冷漠的看着她,开口道:“我哪来的经验,我可没像你这样对一个男生花痴的表现过,这样子看的话,你的经验似乎比我来的要早一点。”

“你是不是不想帮我?”女生双手抬起,想要有所动作。

“我劝你不要动手动脚,我也帮不了你啊!”

两个女生在这个无人区域里老鹰捉小鸡般冲来又躲去。

直至双方都有些累了,才倚坐在旁边的两张椅子上。

“我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说一个女生在毕业的时候为了能够和喜欢的男生拥抱,所以她拥抱了班里所有的同学,就是在拥抱那个心中的男孩时,双手稍稍拥得有些紧,但是别人不知道,男孩也不知道。”

女生听得神往,只是末尾觉得有些遗憾。因为男生不知道。

“你这性格接触一个没感觉的男生都会脸红,直接接触的话,很明显就会被看出来。先改变一下性格吧!至少等到与别人接触的时候都能够很自然。当个班干部吧!班长就不要了,太忙了,当个组长,科学委还行,混个委员当当也好,但是不要体委,体委还是让给男生吧!”

女生点了点头,觉得很有道理,还没开始去实施行动,脑海就已在幻想着如何‘自然而然’与他相识了。

想来,向渴望的事物靠近,不管是内心还是行动都会很有动力。本是正值读书学习的年纪,到了图书馆看的却是心理、交流、交际。别人每天早起背古诗文、读英文单词,她却背聊天话题,常用语。而且她把初中语文“有感情的朗读”发挥得淋漓尽致,为此,她还专门练习了微笑。别说,没练过不知道。原来学这东西比读书还累。刚开始几天,她的脸都练得僵硬了,甚至曾一度把该怎么笑都忘了。不是心里没打过退堂鼓,只不过一想到幻想中与心中的他接触时的开心,疲惫直接就给散了。

然后便开始试错了,先从周围陌生的女生开始,挑一些女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最主要的是控制情绪,克服怯场。虽说是练习,但也是实实在在的主动与别人聊天,所说的话她追求真实。她也知道,想要真正融入他人的世界,如果前提虚假,势必也走不远,即使走远了,一朝发现,也只会变得令人恶心。是运用了方法没错,但她用的是真实为前提的方法。因为这样,也不会给自己徒增烦恼。经过了几天,她发现与女生聊天还能应付得来,而且人际交流、交往是彼此进行的,但她起了个很关键的头。慢慢地,那些说过话的女生会主动与她靠近,吃饭也好、上体育课也好、回宿舍也好,总会有几个身影与她并肩而行。渐渐地,她还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原来乐观开朗可以让一个人这么开心。

的确,乐观开朗可以让一个人很开心,也会让别人往你靠近。有些贪玩的男生会‘不远万里’,从三组跑来一组和她开玩笑,她发现习惯与别人侃天侃地之后,应付起男生的玩笑也可以很自然,也可以很豪放。

这种带给内心的奇妙感觉,能被别人注意到的喜悦感,凝聚在嘴角,酒窝之中,久久未曾散去。

可以很轻巧的给别人带去笑容,也可以让别人重视自己,她觉得很好,从来没这么开心过。所以她觉得乐观开朗的人确实能得到他人的青睐,但是不知道乐观开朗又精致的女生更会让人想要靠近。

她当了语文课代表,学期已过两周。有些意外班主任的编排座位方式,竟然会让男生和女生坐一起。在这早恋频发的高中,很多学校都会避免这种座位编排,毕竟升学率要比其他东西都重要。但还有另一个更意外的事情,那个心中的他被班主任所安排的位置跟她的位置就差了两个人,只要一回头就能看到他。曾经有幻想过,可以和他成为同桌或是前后桌,但是终归幻想,在现实还是可以分得清的。但能在现实这么近距离,她真不太敢想。

有点可惜,由于教室的建筑结构问题,男生只能把座椅移到第二组最后一排。当时,她就是很寻常地看了眼男生和他女同桌的对话,然后无事般回头整理自己的书桌。只有到把头低向书桌的时候,她那眼神中的淡淡失落才流露出来。只不过,她又鼓励自己,【不急,也就只有两个星期】

说实话,虽说注意他好几个星期了。但是对于男生,她好像还是一无所知。从来没见他笑过,就一直冷冷地,除了学习好像就是发呆了。

时间好像很懂人,本是无聊的体育课,学完体操,女生就和同伴开始闲逛了。因为清眸一瞥,发现男生向风雨操场走去。她便勾着同伴的手臂往那个方向假装慢悠悠地走去。

女生想不清楚男生一个人会去干什么。风雨操场是室内场地,地方很大,但是只有乒乓球场地和羽毛球场地。打乒乓球的没几个,对于不熟悉这类球类运动的人来说,好像打再久的乒乓球都不会流汗。所以很多人还是选择挥动学校提供的铁拍。打羽毛球的学生男女都有,但还是女生居多,每个羽毛球场边总会有几个残破的白色羽毛球,体育课最多也就二十几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也就体验体验乐趣,拿起场边破烂不堪的羽毛球,扔起就打,羽毛球能否在空中正常的飞行好像都不重要了,要是对面接不到球,或许还要嘲笑一番。

女生有意搀着同伴往里走,因为她听到一个比较正常的羽毛球接触球拍时发出的响声。

一个拐角,女生看到了一个相对整洁和唯一有球网的场地。男生就在那里,在球场的一边,脸上有微笑、有认真、有谨慎,那挥动球拍的动作很娴熟,比例协调的身材确实很适合打羽毛球,她这么觉得。好多个女生觉得要落到地上的球,每一次都会被惊讶的救回来。看得精彩之处她都忍不住喊了出来。身旁看男生打球的人越来越多,男男女女都有。不知道女生是不是不知身旁有这么多人,依旧高声在为男生的每个赢球喊好。有些人也会多些目光往女生看去,只不过他们更多是觉得很正常,因为她是安铭雅,一个与谁都能相处得来的女生,乐观开朗,百无禁忌。

男生打球打得很好,她很开心,唯一觉得不太适意的或许就是男生的对手是个女生了,还算有点安慰的是,男生没有要让那个女生的意思,即使对面输了很多球,他依旧在尽自己的努力去接每一个球。想到这里,她觉得有些好笑,要是以后能和他在一起,打球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是这个样子。这个念头也就一闪而过。

那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与她同行的同伴问她是不是喜欢男生,她俏脸难得一红,连连说道没有,差点呛了喉咙。但同伴却是很笃定这件事。在看他们打球的时候,同伴在她耳边说了很多悄悄话,可是她的回复都似是而非,只有在给男生喊好的时候没有忘记高声喝彩。刚开始听到女生喊好的时候,同伴着实吓了一跳,其实之所以有那么多观众,很大原因是女生喊来的。

女生在听到同伴的陈述之后,威胁道不要乱说,可是仍旧忍不住那不太符合她言行的嗤笑。时间一点一点在流动着,好像终于等来了男生坐回他原来的位置。来了男生,走了安沚汀。

换位前一天晚上,班主任找了女生,是关于男生的事。在女生听来其实也没啥事,但是班主任讲起来好像又很重要。可以的话让女生开导开导男生,不用刻意,平常交流多注意男生的感受就行。别说,听到班主任这嘱咐,心里像蜜一样甜,这样子是不是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接近男生了。女生没有问多余的问题,连连说没问题,就差拍胸脯了。女生知道,班主任找了她谈话,那就一定找了许丽珊他们,所以以后即使自己有什么别人看起来不似平常的举动,也会很正常。【不就关心人嘛!】

第五周周一,今天和许丽珊、方楚标的侃天侃地同往常一样,这个方楚标是学霸没错,其实嘴皮子也还行,但是女生说不过不是还有许丽珊嘛!记得刚开始那会儿,怼人这项技能女生还是操作得有些钝,有时候直接被方楚标怼得没话说。奈何图书馆关于交流交际的书太过陈旧,说起来还是没有一些当下流行的话语更伤人。所以她在网上浏览了很多流行怼人之术,每学到一点,就在方楚标这边试试水,没想到这试水多了,还真成就了她如今这项怼人无数的技能,现在的方楚标常常被说得自己认错。

天还聊着,只不过许丽珊和方楚标二人发现本是最积极的安铭雅却突然停了下来。她,在看着一个盯着讲台方向发呆的男生。

安铭雅顺着男生的视线看去,黑板上其实没什么板书,但是这视线方向却有个女生在认真看书。男生眼神温柔,让安铭雅觉得很熟悉,因为自己也曾用这种眼光看过他。

【他在看安沚汀】

身旁许丽珊和方楚标的视线在安铭雅和男生之间来来回回。她安静的脸庞不出意外地挤出一丝坏笑,竖起右手食指,在口鼻正前方,作了一个嘘声,眼神示意许丽珊和方楚标往发呆的男生看去,然后,安铭雅突然开口说道:“喂!你在看什么?”

男生回过神紧张地回复道:“没有。”

“讲台上有什么好看的吗?”女生尽量让笑意持续,表现正常着,然后继续说道:“你刚才还紧张干嘛!明显有东西藏着掖着嘛!”

后面的回复已然不重要了,自己把该说的说了就好。

【这接触很自然,并不显得刻意。】她这么告诉自己。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