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长沙人区星反叛,自称将军,聚众一万,攻围城邑,长沙太守、都尉战死。荆州刺史王睿前往讨伐,也被打得大败。

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征剿区星。孙坚前往汉寿县拜访荆州刺史王睿,王睿问孙坚道:“朝廷给你调拨多少兵马,多少钱粮?”孙坚道:“如今朝廷忙于应对西北战事和东方黄巾军,兵力紧缺,国库空虚,让末将自行解决长沙问题。末将准备从家乡吴郡调私兵一千平叛。”王睿不屑一顾道:“我五千兵马都失败了,你一千私兵算个屁。”孙坚问道:“官军战斗力比叛军强,不知什么原因导致州郡官兵失败?”王睿道:“我从来没有败得这样窝囊,区星来无影去无踪,专门攻打我意想不到的地方。”孙坚道:“将军既然已经知道区星为什么胜利,末将认为一定可以找到对付他的办法。”王睿道:“是的,本刺史计划调集荆州各郡兵马,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如此方能取胜。”孙坚道:“现在各郡都有盗贼,征调人马谈何容易。末将身为长沙太守,讨伐区星乃职责所在,还是让末将对付区星吧,如果末将对付不了,那时再由将军出马也不迟!”王睿道:“你可不要忘记前任长沙太守是怎么死的。”孙坚道:“末将没有别的能耐,也就打仗可以,岂会贪生怕死。”王睿怒道:“你如果擅自行动,一切后果自负!”

孙坚到了长沙郡治临湘,亲自检选官吏,过了十日,朱治、吴景、孙贲带领私兵乘坐战船来到,孙坚大喜,召集郡中官员宣布,五日后全军攻打罗县,郡中官吏纷纷反对,孙坚道:“你们只管善待百姓,好好处理官曹文书,一切按规矩办事。郡中盗贼全由我负责,你们不要多言!”

五日后申时,孙坚率军登上战船沿湘江而下,只留吴景率领老弱士兵和郡中官吏留守临湘。行至天黑,孙坚下令停船,留下郡兵由朱治率领继续前行,自率江东私兵返回,埋伏于临湘以南密林之中。

三日后巳时,叛军首领区尝率二千匪徒攻打临湘,途经孙坚设伏之地,孙坚一声令下,林中弓弩齐发,叛军猝不及防,纷纷中箭倒地。随后一通鼓响,孙坚、孙贲从林中杀出,区尝大惊,急欲突围,孙贲拍马赶上,一矛将区尝刺落马下。孙坚激战半个时辰,全歼匪徒。原来孙坚部队刚一出发,就有斥侯报与区星之弟区尝,区尝贪功,马上起兵进攻临湘,不想孙坚留有后手,将计就计,初战大获全胜。

孙坚随后率军沿江南下,两日后夜晚抵达湘南,向导向城里喊话:“我们是从临湘回来的,快点开门!”城里匪徒喊话问道:“临湘打下来了吗?”向导回道:“打下来,太轻松了。”匪徒打开城门,孙坚率军进入湘南,一千多叛军稀里糊涂当了俘虏,孙坚活捉匪首区胆。

再说朱治船队来到罗县,命令全军擂鼓大喊,区星闻讯慌忙出城列阵迎战,朱治却命士兵在船中蓄精养锐。夜晚朱治又擂鼓大喊,区星又准备迎战,朱治依旧按兵不出,如此这般,区星叛军日夜不得安宁,疲惫不堪。一连几天,双方就这样对峙着,官兵在船上呆得不耐烦了,欲登岸作战,朱治拨出宝剑怒道:“孙太守有令,谁也不许登岸,违令者斩!”

如此过了十日,孙坚率军偷偷来到罗县附近,趁着区星与朱治船队日夜对峙,放松陆上警惕之机,派人暗中潜入城中潜伏,趁机攻占城门,孙坚率军杀入城中。区星听闻城中出事,大惊,急忙撤军回城。区星刚到城门,正遇孙坚率军从城中杀出。孙坚大喊一声,奋力一矛,将区星刺落马下。孙坚随即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无人入境,叛军乱成一团,纷纷退向湘水边。朱治命令船队抵近岸边用强弓劲弩攻击叛军,孙军水陆夹击,叛军大败,无处可逃,只得向孙坚投降。孙坚旬月之间歼灭区星,长沙很快平定。

匪首周朝围攻零陵治所泉陵,泉陵危在旦夕,零陵太守急忙向荆州刺史王睿、长沙太守孙坚求救。孙坚召集部下商议,郡丞苏代道:“依大汉制度,当奉朝廷之命或刺史王睿命令才能出兵相救,不如我们赶紧请示吧。”孙坚道:“这是陋规。当年句章之乱,本有机会马上平叛,结果却因等待命令错失良机。如今零陵有难,岂能见死不救,重蹈覆辙!我想马上出兵,可有其它的制度让我成行?”功曹桓阶建议道:“周朝与区星本为一伙,区星的很多部下现在都投奔周朝、郭石去了,可用追击区星残部的名义出兵。”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孙坚又问朱治,朱治道:“应该可以。”孙坚大喜,对苏代道:“救兵如救火,我马上统兵出征。你帮我写一份报告给王刺史,就说我到零陵、桂阳追剿区星残部,恳请刺史王睿一同进兵。”桓阶道:“我对周围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了如指掌,请使君带我一同前往。”孙坚道:“既如此,你为参军,跟随左右,为我出谋划策。”

孙坚率军登船南下,桓阶建议道:“周朝的大本营在泉陵以北三十里,我们可以先打他的大本营。”孙坚道:“此计正合我意!”船行十日,孙坚命孙贲领兵五百直奔周朝大本营,自率军队在半路山岭设下埋伏。

孙贲突袭周朝大本营,周朝守军不敌,连忙派人向周朝求救。周朝正在全力攻打泉陵,忽闻孙坚率军来犯,急命其弟周夕率军二千回援。周夕的军队不知不觉地进入伏击圈,孙坚一声令下,前方巨石从山上滚下,挡住周夕去路,孙坚率军截住周夕退路,朱治从山上冲杀下来,将叛军截成数段,双方战不多时,周夕中箭身亡,其余叛军全部投降。

孙坚率军急奔泉陵,杀入周朝阵中,双方战成一团,零陵太守见状,马上率军从城中杀出。官军内外夹击,叛军抵挡不住,周朝见势不妙,策马就逃。零陵太守身边闪出将军黄盖,大喊一声,奋力将矛投向周朝,周朝躲避不及,长矛扎入后背穿胸而出,当即坠马而亡。零陵太守赞道:“黄孝廉,好身手!”叛军见主帅已死,无心恋战,纷纷投降。黄盖,字公覆,孝廉出身。

零陵太守将孙军迎入泉陵,大摆宴席款待孙军,宾主觥筹交错,握手言欢,热闹非凡。孙坚对零陵太守道:“我估计桂阳的情况也与你们相似,我想出兵救桂阳,你可否助我一臂之力?”零陵太守道:“零陵官兵的命都是你救的,孙使君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在下一定遵从!”孙坚道:“可否派黄盖随我到桂阳平叛?”零陵太守叫来黄盖道:“你率精兵两百,跟随孙将军左右,听候孙将军调遣!”

次日,孙坚率军登船前往桂阳,不出半月,孙坚又大破叛军,斩杀匪首郭石。于是长沙、陵零、桂阳三郡都恢复了秩序,叛军销声匿迹,百姓又恢复了正常生活。

孙坚回到临湘,马上向朝廷报捷,尽述众人的功劳,表朱治为都尉、孙贲为湘南县令,吴景为长史。同时奏报朝廷减免一年赋税,郡中百姓对孙坚衷心拥护。

再说荆州刺史王睿接到苏代的报告不同意孙坚出兵。不久,孙坚在零陵、桂阳大胜消息相继传来。王睿心里不是滋味,于是上书弹劾孙坚,王睿奏道:“启禀皇上,孙坚用人不当,任用自己子弟、亲友为郡县官员,违反六条问事第四条。孙坚豢养私兵,违反兵制。孙坚不听号令,私自越过郡界出兵,违反军令。臣荆州刺史王睿建议按六条问事,按律令、军法处置,以儆效尤!”

零陵、桂阳两郡太守闻知王睿弹劾孙坚,大怒,马上上报孙坚功劳,阐明两郡危局,极力为孙坚开脱。同时又上书弹劾王睿见死不救。从此王睿与孙坚结怨,零陵、桂阳两郡太守唯孙坚马首是瞻。

次年叛军围攻扬州宜春,宜春危在旦夕。宜春与长沙郡相临,宜春县令乃陆康从子,听闻孙坚可以依赖,情急之下试着向孙坚求救。孙坚召集部下商议,主簿劝道:“去年使君越郡界征讨,已被王睿弹劾,如今越州界征讨,必遭荆、扬两州弹劾,望使君明察。”孙坚道:“我身为太守没有什么文德,只以征伐为功。我越界征讨,是为保全江山社稷,一心只为朝廷,别无他意。倘若以此获罪,我无愧于天下!”于是下令整顿部伍,起兵驰援,孙坚刚到宜春,叛军听说孙坚来了,马上一哄而散,不知所踪。

再说王睿和零陵、桂阳两郡太守的奏疏到了朝廷,朝廷下旨表扬王睿弹劾得好。接着又下旨嘉奖孙坚做得好。朝廷检录孙坚自从句章之战直到平定荆州三郡前后战功,认为孙坚早就应该封侯,于是皇帝刘宏加封孙坚为“乌程侯”。

话说孙坚见长沙战后伤病员数不胜数,马上差人寻找华佗医治,过了月余,有一名医相投,名医对孙坚道:“我与华元化先生相识,元化有事到北方去了,推荐我到长沙治病。”孙坚问道:“请问先生高姓大名?”那人答道:“在下姓张名机,字仲景,信奉黄老之道,华佗是我的道友。”孙坚问道:“如今长沙刚刚结束战乱,伤病员多,该如何医治?”张仲景起身行了一礼,说:“依在下愚见,伤病员的治理虽然很重要,但大战之后必有大疫,更重要的是防疫,一旦瘟疫起来,死者数都数不过来。当年长社、广宗、曲阳、南阳等地大战之后都出现大瘟,瘟死的人比战死的人多得多。”孙坚马上起身,请张仲景上座,说道:“先生一定要救我长沙百姓,我愿调动本郡所有资源全力配合。”张仲景掏出一块锦帛递给孙坚道:“使君大人,这是我的医治伤员计划和防疫计划,按此实行,方可保长沙太平。”孙坚吩咐恒阶道:“伯绪,你全力配合仲景先生,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不得怠慢!”恒阶对孙坚道:“我看计划上说要有很大的诊疗场地。”孙坚道:“这个好办,我把太守府衙让给张医生当诊所便是!”恒阶、仲景连忙说道:“这可使不得,这是您的办公之地啊。”孙坚道:“有何使不得,我要是在府衙里坐堂,一见那么多的公文,头都要痛起来,时间久了还不憋出病来?以后有什么公文你们直接送到内室,交给我夫人和我儿孙策处理便是。”于是张仲景就在太守府衙坐诊,长沙的百姓都到太守府衙看病。自此之后,医生在诊所里坐诊都叫“坐堂”。张仲景果然不负孙坚所托,长沙没有出现疫情,伤病员也都很快康复,一时传为佳话。

孙坚终日忙于劝农、训练郡兵,长沙秩序井然,出现繁荣景象。于是派遣朱治、吴景、孙贲率兵回吴郡,朱治、吴景、孙贲回到吴郡后都受到重用。孙坚认为桓阶德才俱佳,举桓阶为孝廉,到朝廷担任尚书郎。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