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皇帝刘宏驾崩,年仅三十四岁,谥号灵帝。众大臣拥年仅十四岁的太子刘辩即皇帝位,史称少帝,刘辩尊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尊祖母原来的皇太后董氏为太皇太后。由于少帝年少,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掌握朝政。
司隶校尉袁绍早有诛杀宦官之心,马上劝何进诛杀宦官,为国家除害,何进也有此想法,但遭到何太后和弟弟何苗反对,何进迟迟下不了手。袁绍建议召董卓进京,让董卓打着要求“诛杀宦官”的旗号,对何太后实行兵谏,逼迫何太后下决心诛杀宦官,董卓当即率军快马加鞭奔向洛阳,何太后慌了,这下子全洛阳的人都知道何进要杀宦官了。
何进进宫拜见何太后再次要求诛杀宦官,不想宦官拼死一搏,把何进杀了。袁绍、袁术大怒,当即火烧宫门,率军进攻皇宫,大肆捕杀宦官。入夜,张让等数十名宦官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偷偷溜出皇宫,往北逃窜。
尚书卢植和河南中部掾闵贡当即分头去追。闵贡发现张让等人躲藏在黄河岸边的芦苇丛中,马上挥剑连杀数人,其余宦官惊恐,全部投水自尽。闵贡带着少帝和陈留王返回洛阳。
董卓半夜看见洛阳火起,马上向洛阳方向进军,正好遇见少帝和陈留王一行。董卓护送少帝和陈留王返回洛阳,趁机吞并京城的军队,掌控朝政。董卓见陈留王刘协比少帝刘辩贤能,强行废黜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毒死何太后,袁绍逃出洛阳,奔往冀州。
董卓残暴无比,自命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董卓大军在洛阳无恶不作,弄得洛阳城内人心慌慌,人人朝不保夕,民愤极大。这时京师洛阳出现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即为“董”,十日卜即为“卓”,童谣的意思是董卓不得生,洛阳百姓对董卓的怨恨之情由此可见一斑,大家都巴不得董卓早点死。
曹操见董卓如此乱政,洛阳混乱不堪,认定董卓必败,于是设计逃出洛阳,一路向东逃奔到陈留。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曹操在陈留郡已吾县率五千人马首举义兵反对董卓。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袁绍在勃海起兵,接着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遣、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等人同时起兵,部众各有几万人。
各路诸侯向洛阳方向开进,不久袁绍与王匡驻守河内,孔伷驻守颖川,韩馥留守邺城,后将军袁术屯驻鲁阳,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屯兵酸枣。
董卓闻讯大惊,担心弘农王刘辩复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刘辩毒死。接着,董卓略施小计,收缴皇甫嵩兵权,吞并皇甫嵩的军队,迁都长安。自己坐镇洛阳对付山东诸侯。
山东诸侯在酸枣设坛结盟,公推袁绍为盟主。袁绍自称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袁绍任命曹操为奋武将军、曹操与袁绍上表推举鲍信担任破虏将军,鲍信之弟鲍韬担任裨将军。天下豪强和名士认为袁绍名声最响,纷纷投奔袁绍,袁绍实力大增,一时风光无二。
袁绍自从当上盟主,变得傲慢矜持、不可一世,张邈看到袁绍这种样子,经常直言责备。袁绍心生不满,写信给曹操,让曹操杀张邈,曹操不从。鲍信认为袁绍无能,不堪大任,认为只有曹操才能统领天下群雄。盟军内部就这样暗流涌动,矛盾重重,一盘散沙。
袁绍认为刘协是董卓所立,心想即使打败董卓,大家还是要奉刘协为帝,于是心有不甘,不想进兵。更何况董卓原来的军队实力强劲,现在又呑并了禁军和洛阳周围的军队、皇甫嵩的精兵,担心自己不是董卓的对手,也就不敢进兵。大部分诸侯也有同样的担心,一旦自己先进兵就会被董卓消灭,因此大家都相互观望,不敢进兵。诸侯们整天饮酒高歌、寻欢作乐、无所事事、不思进取。
曹操见诸侯联军这个样子,十分生气,于是找董卓理论,催促袁绍进兵,袁绍坚决不同意。曹操气得直跺脚,怒气匆匆回到酸枣,与鲍信、鲍韬、卫兹各率本部人马举兵西进。沿途的义军纷纷来投曹操,曹操的军队如滚雪球一般快速壮大。曹操壮怀激烈,意气风发,发誓要击败董卓。早有斥侯报于董卓手下大将徐荣,徐荣大怒,率华雄、吕布领兵三万相迎,两军在荥阳相遇,当即发生激战。
徐荣令吕布、华雄冲杀过来,吕布见鲍韬正在阵前指挥作战,弯弓搭箭,一箭将鲍韬射落马下。鲍信见形势不妙,调转马头急走,吕布又施一箭,射中鲍信后背,鲍信负伤而逃。吕布率军追赶,鲍信狼狈不堪,忽见于禁率军列阵而来,鲍信急忙喊道:“文则救我!”于禁大喊道:“主公快走,我来断后!”说着迎着吕布冲了上去,截住吕布军队厮杀,鲍信这才保住性命。
华雄率军冲入曹操战阵,曹操命夏侯渊迎战,华雄兵强,夏侯渊不敌,败下阵来。华雄奋力追赶,正遇卫兹,卫兹弯弓搭箭怒射华雄,华雄低头闪过,拍马冲至卫兹跟前,一刀将卫兹斩落马下,华雄扭转马头挥刀直奔曹操,曹操连忙率军急退,夏侯惇率军拼死杀出,截住华雄厮杀。徐荣见曹军退却,下令全军进攻。徐荣大军几番冲杀,夏侯惇溃不成军,曹操战马为弩矢所伤,倒地不起,将曹操重重地摔在地上,曹操动弹不得。华雄见状大喜,拍马直取曹操,眼见曹操就要死于华雄刀下,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曹洪从斜刺里杀了出来,截住华雄厮杀,华雄提刀与曹洪交战,双方大战二十余回合,曹洪身中数刀,鲜血直流,华雄道:“壮士,你不是我的对手,我敬你是一条好汉,放你一条生路,你走吧!”曹洪毫不畏惧,笑道:“我岂是贪生怕死之徒。你想杀我主公,就得先杀我。来吧!放马过来,我们决一死战!”说着拍马举矛对着华雄杀了过去。华雄的部下纷纷赶来,直奔曹操,恰好曹操帐下小吏乐进率部赶到,截住厮杀。乐进急忙对曹洪喊道:“将军速回,快点护送主公离开,这里让我来对付!”说着率军迎了上去,直奔华雄,乐进死死缠住华雄厮杀。曹洪趁机脱身,下马扶起曹操,将爱驹“白鹄”献上,曹洪道:“请主公上马!”曹操推辞不受道:“现在战马就像性命一样重要,我怎么能要你的马呢,这不是要你的命吗!”曹洪道:“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不能没有主公您啊!”说着,曹洪扶曹操上马,提矛一路步行护着曹操逃到汴水边。曹洪见水深流急,不能过河,又沿着河岸搜寻,好不容易找到一艘渡船,曹洪扶曹操登船坐好,自己操桨划船,终于渡河逃脱。徐荣战至天黑,下令鸣金收兵。
此战曹军大部分战死,曹操、鲍信、曹洪负伤,夏侯惇、夏侯渊、乐进等少量人马得以幸存。曹操铩羽而归,兖州刺史刘岱讥笑曹操道:“孟德贤弟,打仗可不是吟诗作赋,不听盟主之言,单独冒进,一不小心可是要搭上性命的哦!”曹操气得浑身发抖,怒道:“你们不要幸灾乐祸,我败就败了,我看徐荣马上要来攻打酸枣,你们也高兴不了几天,快点想办法破敌吧!”大家面面相觑,一时语塞。曹操接着说道:“我有一计,可破董卓!董卓强大,我们应该避其锋芒,各据要地,然后再偷偷分兵西入武关,董卓首尾难顾,待其自乱之时,我军再进兵攻击,如此大事可成。”其他诸侯那里肯听,对曹操道:“如今你是败军之将,我们怎能听命于你?”曹操无奈,只得带着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奔往扬州募兵。
再说徐荣大获全胜,董卓问徐荣道:“我们马上进兵酸枣,如何?”徐荣道:“相国大人,我军虽然大胜,损失也很大,东方诸侯战力不弱啊,依末将看,曹操他们能与我们打一整天,以我们目前的兵力,酸枣实难攻下,末将以为还是再寻战机为妙。”董卓闻言,再也不提攻打东方诸侯之事。
难道讨伐董卓之事就此结束吗,不,此时正有另外一支大军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