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月庄居于北海之畔,以缥缈清冷为世人所知。玄月庄门人深居简出,以独自修行为乐,极少主动结交仙宗,世人虽然知道此仙宗之名,却很少能和他们打交道。神霄大师与玄月庄交情深厚,两家来往要多一些。韩陌英为了替大师兄李骥重结魂魄,曾经带着屠离休登门请教凝聚真元之法,玄月庄庄主北冥辰为其耐心讲解,只可惜李骥只留有一丝残魂,真元缺失太多,因此纵有神术,也无力回天。
屠离休陪着赤颍瞳走走停停,终于赶到玄月庄。北海之地,少见朗日照耀,只有深邃幽远的夜空,常年笼罩着这片静谧之地。繁星清明,圆月光洁,不自觉地让人心旷神怡。玄月庄外,是一望无际的草地,轻风拂过,草海窸窸窣窣,裹挟着鸣虫起舞。闪闪点点的虫儿发出微亮,一会儿聚成团,一会儿排成线,徐徐袅袅地在夜空翻飞,像是月光在人间遨游。
赤颍瞳心情大好,忍不住道:“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美妙宁静的地方!”
屠离休虽然已经来过一次,但此刻也醉心于此处的胜景,叹道:“能在此地修行,真是莫大的幸事。也怪不得玄月庄门人深居简出,不愿远行了。”
再看胡青华,早从赤颍瞳腰间的袋子里跳了出来,摇着尾巴,嗅着清风,在草海中跳跃翻滚。她也被这美景所打动了。
就在此时,有个声音传来:“哪里来的客人?”
大家循声望去,在青青草海中里站着一只梅花鹿。赤颍瞳正在好奇这是什么精怪,那梅花鹿却转个身,变成了一个仙人。这仙人是屠离休熟识的,便是玄月庄外逐虫犁草的弟子,叫做小虞官。
屠离休立刻回应:“丹涯山屠离休前来拜见玄月庄主。”
小虞官远远道:“原来是故人来访,欢迎,欢迎。请随我来。”转身自顾向玄月庄走去。众人赶紧跟上,随着小虞官而去。
草海深处,便是玄月庄。庄内屋舍错落有致,陈设古朴简单。来去的弟子很少,显得清清静静。偶见几个弟子,或者伏案观书,或者静坐修行,或者两两清谈。
到了一个小厅内,小虞官让众人稍稍歇息,自己则去向北冥辰禀报。不一刻,回来向屠离休道:“庄主在屋后的小院中,请诸位前去相见。”屠离休等人便依着指引,去小院见北冥辰。
走过几重屋子,到了玄月庄后的小院。这院子芳草茵茵,其间有小巧的池塘,池水波光粼粼,水中似有奇鱼翻覆。池边有桌几床榻,一个身材瘦削的男子,正斜靠在一张坐榻上观星数月。屠离休知道此人便是北冥辰,于是远远地拱手道:“丹涯山弟子屠离休见过庄主。”
北冥辰也不回头,只是将手轻轻一挥,道:“请来这边坐吧。”
几人依言过去,屠离休和赤颍瞳寻位入座,胡青华则蹲坐在草丛中,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别致的小院。
“玄月庄已经很久没有来客人了,你们来了,也算添了一些旺气。”北冥辰仍然看着天际,良久,悠悠说道,“月相盈亏,星河变幻,其势难以揣摩。人事是否也应如此?”
屠离休略略一想,答道:“天意难测,而人事却容易把握,两者自然是有分别。”
北冥辰点点头,道:“你说得也有些道理。不过,天意难测,却能顺势而行;人心易察,却往往事与愿违。”
“庄主此话别有深意。”
北冥辰哈哈大笑,做正了身子,转了过来。赤颍瞳这才看清此人的容貌,是一个容貌虽然肃穆,但眉眼间充满和蔼的一个人。
“能有什么深意?所谓深意,最后发现都是过度揣测,枉费心神而已。我只是刚才观察星数,忽然有所感怀罢了。”
屠离休道:“我常听师姐说,经年之修行,不若刹那之了悟。今日庄主所言,正是合了此理。”
“这样说其实也有商榷之处。若非多年修行的累积,如何顿悟?”
屠离休点头,道:“受教,受教了。”
简单寒暄几句,北冥辰问道:“今日来我庄中,所为何事?”
“正是有事向庄主求教。”屠离休把自己知道的关于地祖老仙和王不盈的事情细细讲了一遍,拿出那本《寿异录》来,道,“这是从王不盈身上拿到的,说是地祖老仙的书。我翻看之后,发现与玄月庄秘不外传的《北溟道数》颇有相似之处,因此拿来,请庄主查验。”
北冥辰拿过书来,前前后后仔细翻阅,道:“这本书的确是摘自《北溟道数》。”
虽然早有猜测,但听到这么确定的话,屠离休仍然有些吃惊,道:“玄月庄的秘法果然外泄了?”
北冥辰脸上却没有多少惊讶。他将书放在一旁,缓缓道:“今天这个事情,我早已料到了。”
这话让屠离休大为疑惑。看样子,北冥辰应该对自家秘法外泄的事情有所察觉,可似乎又有些无可奈何。屠离休不解道:“庄主,你的话似乎别有深意,还请明示。”
“众仙家编修道藏之事,你可知晓?”
“自然知道。”屠离休地点头道,“数千年前,众仙家在溪林山三秋浦汇聚一堂,取自家秘法精要编修成册,称作道藏,存于彼处。此后,每九百年编修一次,去芜存菁。今次编修,正在进行着,还未见完成。”
“你对编修道藏之事,怎么看?”
“自然是一件好事。一来保存仙家秘法,以备不时之需;二来众仙家互相取长补短,也是大有裨益。”
“这些好处自然是不假。可是,也有一样坏处。”
“什么坏处?”
“众仙家秘法精要都存在彼处,如果有不轨之徒觊觎道藏,岂不是正好寻到了好去处?”
“这···”屠离休还没有这样想过,一时之间不知该怎样回答,踌躇一阵,道,“三秋浦抱一大仙持中守正,门下弟子看管极严,道藏应该保存得很好。”
“我自然相信抱一大仙,也认为道藏不会轻易泄露。”北冥辰停顿一下,道,“可事实是,有奸邪之徒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已经成功地窃取了部分道藏。”
屠离休和赤颍瞳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
北冥辰继续道:“三百年前,我游历天下,途径中原之时,端了一个祸害百姓的妖精老窝,捉住了三只蝎子精。在这过程中,发现这些妖精竟然用到了玄月庄的秘法。我吃惊之下,想要逼问他们修习秘法的出处,没想到这三只妖精竟然趁我不注意,掘地逃遁而去。我追之不及,只斩下其中一只蝎子精的尾巴,权做一个见证。”
屠离休将信将疑:“就凭这一件事,就判断道藏失窃,是否有些武断?”
“妖精所修习的,正是是辑录在道藏中的玄月庄秘法精要,别处根本没有。不是从道藏中泄露,又能是从哪泄露?”
北冥辰这么一说,屠离休才想起来,这次编修道藏迟迟未能结束,据说是因为各家道法出现抵牾。而在这前后,却出现了道藏泄密的情况,确实可疑。
“这可如何是好?”屠离休左右思索,道,“那要告知抱一大仙,叫他加紧防范才行。”
“我早已通知抱一大仙,让他多派人手,保护道藏。但更重要的是,要查清道藏是如何失窃的。”北冥辰叹一口气,“可惜呀,包括抱一大仙在内的众仙家都忙于编修道藏,无暇他顾,此事便也耽搁下了。”
“怎么能搁下呢?道藏里都是众仙家的秘法精要,就算是偶尔泄密,也会使奸邪之人窥探到仙家真学。以我仙家之秘法供养奸邪之妖人,岂不是助纣为虐?此事绝不能等闲视之,一定要查一查才行。”
“你说得对,是要查一查。况且,今次编修道藏,无故出现拖延情况,更让我生出戒心,不由得想起三百年前,在中原遇见妖精的事。因此,我让师弟北冥骦到溪林山接替我,而我回来亲自安排查访之事。”
“庄主准备如何查?”
“我准备到中原,再去寻找那三只蝎子精。三百年前,我疏忽大意,让他们逃走,此次必定要揪出来,问个明白。”北冥辰继续道,“而按你刚才所说,地祖老仙一定也窃取了道藏,否则,如何能得到我门中不传秘法?这个地祖老仙,也一定要去会一会。”
屠离休自告奋勇道:“正是,正是。我此行就是要去火石洞,这件事就交给我吧。”
北冥辰道:“好!既然你有此心,就去火石洞走一遭。咱们分头行动,想来会更快地查出真相。”
“好,有什么情况,我会尽快报知庄主。”屠离休向北冥辰道别,准备动身前往火石洞。
“慢!”北冥辰叫住了屠离休,似乎有话要说。
屠离休疑惑道:“庄主还有什么要吩咐的?”
“从你前边说的地祖老仙的事情来看,他们对玄月庄的秘法已有相当深的理解。寿葫芦上篆刻的‘取之即来,来之即用’几个字,便是玄月庄的秘法。应对地祖老仙不可马虎,我来教你防御之法,免得你反受其害。”
屠离休闻言,立刻恭恭敬敬道:“请庄主赐教。”
“寿葫芦上篆刻的句子只是残句。这一段完整的秘法是:月盈虚以干人,海吞吐而广物。天地之大法曰取,取之即来,来之即用。是以戒骄矜,去贪妄,纳细流之于北冥,聚辉光而向太阴。一为二,二为三,以彼及此,取者也。”
屠离休仔细听着,心中默默诵念。
“《北溟道数》之精要在于取长补短,撷盈填虚。地祖老仙断章取义,将其用在寿葫芦上,变成摄魂取物的邪术,四处偷盗宝物,实在可恨。”北冥辰向屠离休道,“你牢记此秘法,多加了悟,就可以聚气凝神,在对阵地祖老仙之时,便可避免真气外泄。”
屠离休诵读三遍,牢记于心,于是向北冥辰道:“多谢庄主赐教。”
几人正要向北冥辰告别,却听见有汩汩的水波声。这小院一直很静谧,怎么会有汩汩之声?众人循声望去,却见院子里的小池塘边趴着一个小东西,正埋着头大口喝水。胡青华眼尖,远远地认出是她的好伙伴人参娃,连忙喊道:“好你个人参娃,一路上都没有动静,怎么这会儿又跑出来了?”一边说着,一边跑过去。
屠离休低头看自己腰间的葫芦漏子,果然见盖子已经打开了。这小家伙晕了一路,现在竟然活泛过来,趁着大家说话的时间,打开盖子去池塘喝水了。又见北冥辰有点不解,连忙解释道,这是一路同行的小伙伴,只因被长时间泡在酒里,一直神志不清。
北冥辰倒是挺好奇,走上前去,蹲下来仔细观察。只见这小人参大口喝着池水,一脸的满足,连胡青华的呼唤都置之不理。
胡青华见人参娃不理自己,颇有些意外,要上前用爪子扒拉它。北冥辰连忙制止,道:“别急,这个小妖精有些意思,先不要打断它。”胡青华只怕人参娃又惹事,因此才连忙喝止,现在见北冥辰不在意,也就不再多说话。
北冥辰观察半晌,站起来,道:“小妖精颇有灵性,好好培养,潜力无穷。只可惜,缺一个好地方。”
屠离休疑惑道:“庄主此话怎讲?”
“这东西本是山林中的精灵,可惜在酒中浸泡时间太久,已经伤了灵根。你们又将它放在葫芦漏子中,无意中使它远离尘泥,无法得到滋养。到如今,形神枯瘦,灵气萧索。”
听了这话,屠离休、赤颍瞳和胡青华面面相觑,颇有些懊恼。当初将人参娃从酒坛子中救出来,因它酒气熏天,又神志不清,因此放在葫芦漏子中随身带着,却没想到阻断了它与泥土的亲和,真是一个大失误。
北冥辰继续道:“我有一个想法,请几位斟酌。”
胡青华赶紧道:“请赐教。”
“我可怜这个小东西,想要助它再续灵根。我这个地方,风泽湿润,灵气旺盛,正是凝神修行的好地方。不如将人参娃培植在此处,不但能治愈酒浸之伤,渐渐恢复灵气,说不定百年之后,还能成就大材。诸位意下如何?”
屠离休、赤颍瞳和胡青华互相看看,眼神中已经有了答案。与其带着人参娃,看着它整日浑浑噩噩,不如留在此地,养其元气。胡青华满心欢喜道:“承蒙庄主出手相助,正是它的福气。恩重如山,请受我一拜。”说罢,敛起耳朵,深深地拜伏在地上,以示感谢。屠离休和赤颍瞳也都拱手称谢。
北冥辰哈哈大笑:“不谢,不谢。成人之美,也是我的幸事。”于是呼唤弟子,拿来短锄,在小院边上寻一个僻静的地方,掘开一个小坑。返身过来,见人参娃喝得大饱,正心满意足地躺在地上。北冥辰捧起人参娃,放进挖好的土坑中,徐徐将其掩埋,只露个小脑袋出来。人参娃虽然眼目虚闭,但是头顶上的几根花枝儿却微微抖动,明显是心满意足得很,这个地方果然适合它。
看到人参娃有了安身之所,大家也都很欣慰。分别在即,胡青华依依不舍地看着人参娃,几步一回头,眼里全是牵挂。
没走出多远,忽然听见一阵哭声,回头一看,原来是人参娃苏醒了。他不愿与胡青华分离,正哇哇大哭,挣扎着要从土里爬出来。胡青华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快跑几步,伸出爪子按住人参娃,不让他挣扎,道:“好娃子,不要乱动。你在这里要好好恢复,千万不要乱来。”
人参娃哭道:“好姐姐,不要丢下我。你到哪,我就跟到哪。”
胡青华摩挲着人参娃,道:“我也想和你呆在一起,可那样对你却不好。你听姐姐的话,在这里静静养身子。姐姐答应你,将来会回来看你。”
两人相对而泣,过了好久,才慢慢止住。人参娃道:“姐姐说话要算数,要记得回来看我。”
胡青华点点头,又安抚一阵,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大家向北冥辰道别,准备前往火石洞。人参娃眼含着热泪,乖乖呆在原地,远远地目送他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