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抛开一个人的过去,妄谈人性的自私,爱情的起源其实都不是准确的。我们都知道爱有天意:或许一个瞬间碰巧遇到一个人,或许是飘逸的长发,或许开朗的性格,更或者别人的缺点,突如其来的,你瞥见某人那一瞬间美,就会彻底沦陷,之后无论反复多少时光,都想再回去寻找那一瞬。又或者很长时间的相处,让友情在时间的分解发酵下变成醉人的爱情。
但无论是那种情况,我们都必须清楚的了解到,我们为什么会喜欢那个人。他身上一定有着和我们某些行为或者习惯上的需求。或许是一段回忆,一种憧憬。
吴起刚从蘇南回来时,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当自己的时间除了看书,只剩孤独以后。他开始怀恋起了在江南的时光,烟雨朦胧,荇菜湖泊,白娘子传奇。或许江南并没有那么好,就像家乡除了青山秀水还有繁忙的农事一样。江南除了烟雨廊桥,还有工业的污染,藏在雾霾背后的蓝天白云。但人总是善于记忆,也总是健忘。
我们总是会只记住那些美好的时光,选择性的隐藏着在时光里面的阴影,像ps,把你人生的所有成长减成一个个碎块,重新拼装。于是,所有的回忆都是美好的,所以我们会感叹,时移世易。到能说他不好吗?其实他很好。
至少这样我们不会在入土的时候说:他妈的受了一辈子的苦,终于解放了,只会用一种温柔慈祥的语气叹到:我这一辈子,原来有这么多的幸福时刻,于此同时,如果没有遗忘这个能力,无时无刻折磨在过往痛苦中的我们又怎么生存下去呢。
所以吴起在初三到整个高中阶段,整个人是活在回忆里的,因为回忆很美好。也是跟随着身体与过往的指导,做下了一系列荒唐的事,之后又被这一系列的荒唐事件所折磨。
江南的美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像书香门第的妙龄少女,温婉恬静。又像漂泊半生的青楼女子,神秘莫测。对于这种温婉朦胧的绝美之境,江南的形象在应风被美化的记忆力出现之后。追寻这种美并欣赏他就变成了应风的追求。而这种对于这种美丽的想象扎根之后,便开始了它的生长,根须沿着回忆,爬满了他迄今为止所经历过的人生和生存于世界的身体。
吸收着一切:一个个人,一件件事,想象和思绪风飞,孤独寂寞,无人倾诉。在吸收足够多的养分之后,它开始成长,所有的对于美和倾诉以及身体的需求作为养分,长成了一个女生的形象,出现在吴起的梦境里面。她却不是王娟,而是班级里面一个几乎毫无存在感的女生:庞呀呀。试想当一个女生把你毕生的一切都汇聚在一起的时候,那这就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信仰。一个安安静静的女生,一片未曾探索过的世界。
是的,两个月的假期加上高一上的半学期,王娟停留在了吴起的过往,但之后的时间里却不曾出现在回忆。就好像吹出的气泡,一瞬间你觉得很好看,但当它边缘的水分子被周围的环境拉扯,一个个逃逸,最终破解之后。你感觉到悲伤,但并没有记忆。就好像它从来也就不存在一样。或许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称之为薄情寡义显得更尊重这种说法。
只是当我们在讨论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应当只讨论这个人的世界观和他的行为逻辑。但凡当我们说这个人怎么样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不是公正的,而我们的评价就一定会有失偏颇。
而正如我所说的,人一旦发现这种信仰一半照耀人心的美艳之后,他的世界便再也容不下其他普通寻常的事物。于是,行也看,坐也看。刷题的时候任会不经意的扫像那人的座位。那人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就在那儿,默默的不说话,只是静静的聆听周围人的倾诉,观察着嬉戏打闹,她把周围当风景在观赏,而吴起又观赏着坐在风景里的她。就像教堂里面的行使着上帝赋予观察任务的雕塑,两座。
就像书本上说的,人类的进步来源于好奇心,当我们发现巨人石像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满足远远的观望,我们会试着走进,然后看他的轮廓,之后推测他的历史背景,开始对他进行探究,追根究底。只要是人,他就摆脱不了这种好奇心和追逐欲望。所以当远远的欣赏不能满足日渐滋长的好奇心之后。吴起选择了换座位,他不仅仅想欣赏风景,也想成为风景本身。坐在呀呀的后排,真幸福啊,能够这么靠近上帝,这并不是说咱信仰耶稣基督,而是当某个神圣出现的时候,你想不到更好的语言来描述它,所以称之为上帝再合适不过。毕竟玉帝代表的其实是权势,权势并不能用来描述这种情感。
坐到丫丫旁边,吴起反而显得手足无措。他不知道该如何接近,接近了也不知如何占有这属于他发现并将属于他的美。
幸运的是,他有个不错的同桌。这个同学头脑并不发达,但是他有个简单的行为逻辑,让他能够在所有事情除了学习上无所不能。他坚定的相信人做什么事情总是会有原因,应风自然不是因为他一个都没聊过天的男同学换座位。这个男同学叫郭昌平。
丫丫的同桌是他本家郭霞,他隔了一个空位的旁边的是唐飞飞。但谁也未曾想过,之后的人生里,郭霞和飞飞成了他最好的人,一个是媳妇,一个是最好的朋友,在这里我不用闺蜜,因为闺蜜这个词在当今社会已经有了一些异化的含义。我是有很好的异性朋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会支持说有女闺蜜这种说法,因为我认为他们的本质是不一样。要区分他们是需要从行为上去认知的。
我对于好朋友的关系定义是她对我很好,我对她也很好,但我们平时并不会联系很多,甚至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分手啊,或者恋爱啊,通知一声,互相安慰,向对方倾诉自己的秘密,但是保持着相应的距离。我不会去评价她谈的恋爱她男朋友怎么样之后再分手或者恋爱尘埃落定的时候叮嘱两句。异性闺蜜我认为异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掌控的距离。所有男人都有禁区。甚至一开始恋爱时我和媳妇冷战了很久就是因为一些异性闺蜜。触碰到禁区的他就不是闺蜜,对于男人开始那叫敌人。
说回原文,郭昌平在简单的推测之后。他不是目的,安静的学习环境也不是目的,郭霞飞飞都不是目的。更何况换过来以后,吴起这货也没好好学习几天,天天盯着丫丫。是人是鬼都能看得出来这家伙的心思。
于是以丫丫都能听到的声音问,你是不是喜欢胖丫丫。其实影视剧大多数时候不算错,我们涉及一个问题的时候真就只有三个回答,yesorno,亦或者不说话。但我相信大多数男生都有其尊严,喜欢就是喜欢。即使我没有勇气承认,但我至少不会否认。所以大多会选择沉默。否认是女生害羞的天性,但对于男生来说,这是种耻辱。所以只有沉默。
但就是这神奇的沉默,丫丫回头看了吴起一眼,吴起转头回看。四目相对,其实眼神真感觉表达不出什么,只是一些眼珠在转动。只是两个人互相盯着的长时间沉默竟然并没有丝毫的尴尬。好像事情本就该如此一样。除了特别的暗示其实眼睛不会说话也传递不了什么,我们好多时候所说眉目传情,其实无外乎两个原因,早有的情感。或者当我们看着对方的时候,自己的胡思乱想。在不尴尬的气氛下,吴起觉得这并不是拒绝的眼神。
于是他坐了一个大胆的回应来打破这种互相的沉默“丫丫,好像咱们是顺路的,我也住在鱼山脚下”
“是吗,那学霸多教教我学习呀,也算同窗之谊了”
放学的时候,吴起第一个收拾书包,蹭一下跑到校外回家的必经之路。安心的等着,时间不长,看到了丫丫。
没人同路。学校在县城的原因,寸土寸金,教育局财政也拨不出太多的款项来支持学校扩建。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住在校外。
于是就自然而然的沉默着跟着丫丫一起往前走,两个人都没说话,没签手。就一直往前走。好像本来就该这样。没有承诺我喜欢你,我要对你好这种话。只是沉默着向前。20多分钟的路很快就走完,送丫丫回到家,自己也回到租住的房子里洗菜做饭。
之后半个月,基本上都是这样,安安静静的相伴回家。偶尔会有那么一两句话。今天考试的题目有点难,这个问题我不是很懂。那也明天教你。上学期间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交流,只是偶尔问一下问题有个来往。
那仔细看的朋友已经知道,最后要和吴起结婚的是飞飞。所以这段感情其实也只是无疾而终。或者并不是感情,而是人在追逐信仰过程的无疾而终。
随着时间越长,两个人讲话越来越多,丫丫开始变成了一个话匣子,说她小学的事情,初中的事情。谈到他弟弟,她家在县城里开的小卖部,等等。当生活的琐碎一点点的傾吞神秘,走在旁边的女人变得毫无特色,没有才艺,不善言辞,脑袋还笨。有时候吴起甚至会想,是不是就是骗我教她做题目哦?
所以每个人现在很长的道路尽头,我们都会下意识的看一下身边的人,这就是之后一直陪着我的人吗?之后百年的人生里,我需要忍受多久的无趣。为什么我会选择在平静犯不起一丝波兰的日子里选择了一根定海神针。让整个大海里的水全部都固定在同一个地方。
终于,有一天放学,丫丫说一起去她的初中-五中走一走的时。吴起同意了,但在路上,丫丫想牵手示意两人的恋爱关系时。吴起假装没看到。他下意识想着,也没表白。这也不算拒绝。两个人躺在五中的草坪上。丫丫讲了她中考时候其实可以在五中,本校的学生只要成绩差不多就可以进五中实验班一类的。吴起没有仔细听。只是看着五中背靠着的群山。生出了无限的遐想。想着太白的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想着谢公宿处何处在。想着杜子美群山万壑。所有的各种关于山河云水的句子在应风的头脑里来回碰撞,碎成一笔一划,一笔一划继续碰撞变成了更碎的点。又从新组合成文字背后的梦幻场景。
于是在吴起长时间的沉默下,丫丫感受到了距离。和一开始的默契不同。只是一个人在叽叽喳喳,另一个人毫不在意。这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疏远。回去的时候,丫丫做了最后的尝试,想再牵吴起的手。
吴起依然假装看不见,此时的他告别脑海中那种幻想以后回归了现实。他在恐惧未来,和这个一天天,一年年,一辈子都是这样沉默寡言,说这些自己不关心的话题的女人的未来。
他害怕自己的生活变成这样。于是躲闪了。在他没有注意到的视角下是一个女生黯然神伤默不作声的悲哀。沿着穿过县城的河水,各自怀着自己的想法。吴起看着丫丫几步一回头,欲言又止的进入她温馨的小家。停留了一会儿。应风坐了一个大胆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