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回到乾清宫,已是申时。

凡册坐在御案旁翻看奏本,感觉有点累,就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

宫女小青、小怡在一旁伺候。

过了一会,司膳徐若婵走了进来,见“皇上”在龙椅上休息,示意二位宫女不要作声。

自从上次凡册赐了黄金腰牌,徐若媛便可直入乾清宫。

她悄悄走到“皇上”身边,伸出双手,帮凡册按起了双肩。

凡册突然睁开双眼,说道:“司膳来了,朕有点疲乏,稍作休息。”

徐若婵立刻下跪说道:“臣不该打扰皇上,请皇上恕罪!”

凡册一把扶起她说道:“徐司膳无罪,朕本就清醒,闭目养神罢了;司膳手法尚可,可否再按摩一阵。”

徐若婵说道:“禀皇上,臣遵旨。”

她站到凡册身旁,伸出白皙的双手,帮“皇上”按了起来。

徐若婵的手法确实老道,即让人感受不到有手的存在,同时又有轻微的按压感,那感觉就像是水,让人很是放松。

凡册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昏昏睡去……

过了一段时间,胡一山轻轻在旁边说道:“禀皇上,左副都御史朱存极于殿外等候。”

凡册醒来后见徐若婵已经退去,让胡一山将他领了进来。

刚进殿门,朱存极就激动得说道:“臣朱存极参见皇上,叩谢皇上天恩!”

凡册请他起来,说道:“朕力排众议,仍授你左副都御史之职,望朱御史不必惧怕,只需秉公而行,朕自会明察秋毫!”

朱存极起来说道:“禀皇上,臣定会秉公执法,不负皇上厚恩!”

凡册见他立在原地,问道:“朱御史可有话说?”

朱存极说道:“禀皇上,臣有一事,还需上奏。”

凡册看他有点犹豫,说道:“御史但说无妨!”

朱存极上奏道:“禀皇上,自努尔哈赤建国到皇太极时期,清军先统一满洲各部,再臣服蒙古、朝藓,不仅是强弓劲弩,清军重甲步兵及盾车也起了较大作用。”

凡册来了兴趣,因为在史书中也读到过盾车,但清军入关建国后,刻意篡改历史,抹杀盾车的存在,意在突出满洲八旗精于骑射,所以很少有记录。

他说道:“朱御史请讲!”

朱存极继续上奏:“禀皇上,盾车效仿自明朝偏厢车,只是略有不同;此车在前面竖一盾牌,高约两米且与车体同宽,由重甲步兵推着走于阵前,弓手则跟于车后放箭杀敌,骑兵则于两旁伺机冲杀。”

凡册觉得是否有所夸大,问道:“盾车虽有盾牌作为保护,可抵挡蒙古弓矢,但明军火炮也不能将其击穿?”

朱存极回复道:“禀皇上,该盾牌由厚十余厘米实木制成,再外包一层牛皮、一层铁皮,火铳、鸟铳皆不能入,至于灭虏、中佛郎机也不能一次将其击穿,需射击数次方可,实属防御利器。”

凡册一想,十余厘米实木已经很厚了,还外覆牛皮、铁皮,感觉此车防御能力确实较强,但再牛总比不过城墙,重炮定能将它击穿。

“朱御史,灭虏虽不可一次击穿盾车,但红夷大炮定能破之;朕以为盾车沉重,移动较慢,也是其短板。”

朱存极明白“皇上”此问的意思,说道:“禀皇上,臣也以为盾车防御虽好,但定比不过城墙,两米长红夷必可破之;但明朝财政已然崩溃,大凌河之战即因缺少重炮而被清军盾车击败,实为可惜。”

凡册想进一步了解这种战车,说道:“朱御史,可知清军盾车数量多少?如何配置?”

朱存极稍微回忆了下,说道:“禀皇上,臣听闻清军一牛录二百人,配八辆盾车;但几次对明作战取胜后,清军获得大量火器,且成功仿制红夷,无需再靠盾车进行防御作战,故使用渐少;但为防万一,我军需有破盾车之策。”

凡册觉得他说的在理,清军虽然暂时不用盾车,但依然可能重新启用,看来秦、汉二营还需配备一些红夷重炮,以增强火力。

他说道:“都察院署还未配备属官,御史可有人选?”

朱存极觉得自己作为明皇宗亲,当了左副都御史已经招人记恨,不能再插手属官事宜,说道:“禀皇上,臣无合适人选,请皇上定夺!”

去年大顺刚刚立国,军马调动较为频繁,于是兵部设了一位左侍郎、三位右侍郎,现在关中形式稍微缓和,四位兵部侍郎则稍显多余。

凡册想到这点,说道:“朕谕,兵部右侍郎王命诰调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明日上任;其余各级官员由你二人草拟,丞相牛金星拟定,而后上奏于朕。”

朱存极立刻回复:“遵旨!臣告退!”

等他退下后,凡册对胡一山说道:“速传工部蒋鹤龄觐见!”

过了一段时间,蒋鹤龄走进大殿,行礼说道:“禀皇上,臣蒋鹤龄参见皇上!”

“蒋从事,红夷炮厂建造可还顺利?”

蒋鹤龄知道“皇上”关心此事,说道:“禀皇上,红夷炮厂围墙已修建完毕,正在建造熔炉地基,随后将修建浇铸地坑;此地坑低于地面五米,将炮模竖于深坑内;浇铸时,数个熔炉将铁锭化为铁水,而后经地面沟槽汇流至主沟槽,再流至深坑炮模内,此坑足以浇铸四米长红夷巨炮。”

凡册一听四米,顿时来了精神。

他觉得如果能造出此等巨炮,火力、射程应能在明、清之上。

“朕听蒋从事所说,是准备铸造四米长巨炮?”

蒋鹤龄明白“皇上”是在变相下达命令,上奏道:“禀皇上,臣想凡事可以循序渐进;臣先铸三米长红夷,而后三米五,最后试铸四米长之巨炮,请皇上恩准!”

凡册觉得,确实可以一步步来,欲速则不达,便准许了他的方略。

蒋鹤龄还补充道:“禀皇上,关中缺乏铁矿,府库之内也无储备,故此次未建造炼铁高炉,只修建地基,预留空位;臣去武库查看,存有生铁三万余斤,只需修建熔炉,将铁锭化为铁水,即可铸造红夷。”

陕西贫铁,自古以来就如此,反而是黄河对岸的山西不仅铁矿丰富,而且煤矿也不少,完全是理想的原料基地。

随后凡册向蒋鹤龄讲述了清军盾车,并商量了如何破之。

蒋鹤龄认为红夷火力强劲,三米长度已属重炮,对付盾车大材小用,而且不便携带。

于是,他提议铸造一米五长红夷,不仅重量适中,携带起来也不算太难,且足以将清军盾车击穿。

凡册觉得也不无道理,三米长红夷可以击毁城墙,一米五对付盾车应该足够了,于是同意他去着手生产。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要求蒋鹤龄仿造几辆清军盾车,以作试验。

蒋鹤龄领旨后退出了大殿。

这时,高皇后走了进来,行礼说道:“臣妾参见皇上!”

从第一次见皇后,凡册就觉得有亲切感,估计是穿回来后成了“李自成”,然后由“他”的身体传达的感觉吧。

“皇后,可用了晚膳?”

“禀皇上,臣妾已于寝宫准备了土芋烧鸡,还有些膳食,请皇上用膳。”

凡册听到那四字后,心里一紧,说道:“皇后也喜欢土芋烧鸡?”

“禀皇上,臣妾听闻皇上喜欢此菜,故亲自向徐司膳询问,学了过来,并亲自烧制,特来请皇上品鉴!”

凡册终于明白了,从古至今女人都爱吃醋,于是说道:“皇后辛苦,朕与你前去品尝!”

到了皇后寝宫,膳桌上放着土芋烧鸡、清蒸全羊、烤乳鸽,还有其他几个菜肴,飘着阵阵香气。

皇后说道:“臣妾请皇上上座,品尝菜肴!”

凡册也不客气,坐下后开始动起筷子,同时招呼皇后坐下。

他吃了一口土芋烧鸡,真是香糯,确实是徐若婵的味道,看来是得了真传。

凡册夹了点土芋给皇后,觉得有些话还是可可以说明:“朕南征北战数年,皇后也是随朕一路操劳,劳苦功高;只是朕怕皇后操劳,日后如能多一人分担后宫事务,不是更好?”

高皇后见“皇上”已说此话,回复道:“禀皇上,臣妾并无意见;皇上勤政爱民,日夜操劳,臣妾恭祝皇上龙体安康,如多一姐妹能替臣妾分忧,则为更好。”

男人的心其实是柔软的。

凡册被高皇后的体贴大度感动了,心情比较舒畅,多喝了几杯,也吃了不少佳肴。

眼见夜已深,皇后深情地看着眼前的“夫君”,说道:“让臣妾替皇上沐浴更衣,请皇上恩准!”

凡册允许了皇后的请求,然后沐浴更衣,走进了寝宫内室。

那一夜,他们相拥在一起……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