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自从跟尉缭单独见过以后,只有在朝堂上才见过,今日尉缭突然求见,赢辉有点忐忑,那次见面貌似尉缭就在给他看面相,然后因为练兵的事两人各有各的意见,没聊到一块去,今天来是干嘛?

“微臣叩见陛下。”一上来,尉缭先规规矩矩的下跪磕头。赢辉有点蒙圈,上次虽说自己没管他,擅自就更改了练兵操典,也没见他有什么反应,现在自己还真有点发梦。

“平身吧。尉老爱卿,有何事要奏啊?”啥事说吧,别整些有的没的就行。

“陛下,自陛下改制了练兵操典,老臣本来呢,不以为意,可是近些日子老臣去看了,真不错,坐卧行立都很有章法,进退自如,不以严酷军法来立威,而是从根本上让士卒形成了自觉听从命令的习惯,以听从服从命令为荣,从根本上杜绝了违反军纪的事,战力还大幅度提升,老朽糊涂啊!”并没有起身的尉缭情绪激动的有点大,最近收到的刺激有点多。

前些日子,那个要死不活的老侍从去了尉府,跟尉缭谈了几句就走了,而尉缭在第二天就住进了军营,作为一名将军,还是一个能自己写兵书的军事家,岂能看不出现在的士卒的精神面貌和以往大有不同?不是说以前的秦军不勇猛,而是现在的秦军在纪律性上更强,在集群作战时。

尉缭观摩了几天,从周边县衙叫来了县兵,以同等人数和皇帝训练的士卒进行证明演练,结果可想而知,同样是秦军士卒的县兵一败涂地,他们看到对面的士卒踏着整齐的步伐缓缓推进的时候,哪怕只有一千人,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仿佛有千军万马在前进,还未接近,气势已经被压倒。

开始还以为是县兵不堪重用,随后就找了皇帝身边的虎贲军,这批人因为要护卫皇帝,被高武留下了,并没有参与到训练,结果,那批轮休的虎贲卫,以为会轻而易举的摧毁那批刑徒和奴生子,结果还是一样,虽然比县兵表现的好太多了,人家交上手了,但是在大部队集结作战方面完全不是对手。

通过两次的演练,尉缭服了,真的服了,所以就有了今天,拜见皇帝,跪地认错的一幕。

舒服啊!赢辉有点开始飘飘然了,这种被人崇拜的干净真不错啊,还没舒坦两分钟,老侍从在后面轻咳一声,微笑着摇摇头,这小子还是有点喜怒形于色呀,呵呵,年轻人嘛。赢辉听到咳声,里面回复原状,“尉老爱卿,快快请起,哎呀,都是废物?还不快扶着点。”说着,亲自过去搀扶尉缭。

“陛下...”尉缭有些脸红,本来以为皇帝是在过家家,没想到最后是他坐井观天了。

赢辉满不在乎的说“没事没事,快坐快坐,朕还有事求尉卿呢。”分别落座后,赢辉开始说出他的想法“老爱卿啊,部队的基本训练,差不多了,有件事想让您出马。”赢辉一本正经的说道。

“陛下请直言,但凡微臣能做到,必竭尽全力。”尉缭这下不敢怠慢了。

“也简单,希望您啊,去给各级将士上上课,教授兵法,毕竟在这方面,您是才是大才。”赢辉的想法就是让尉缭去教学,那些家伙不能只会干仗却不会动脑子,正好,冬天快来了,再要动兵就是明年开春时候的事了,这一个冬天能做的事可就太多了,自从招贤令颁布以后,虽然因为出题太难的缘故,只有那么一两个人在马屁股的问题上回答正确,也只能说明脑子比较灵活,大官当不了,去做个小吏还是可以的。

“臣遵旨,陛下放心,臣一定传授毕生所学。”让尉缭去教课,对他来说真是十拿九稳,皇帝没有因为以前他的态度怪罪他,反而让他去教授怎么打仗,尉缭真是老怀大慰,这个陛下,心中真是宽广。

送走了尉缭,赢辉回头看看站在那一动不动的老侍从,说道“您老行行好,找个地儿坐下吧,老这么站着,朕心里不舒服。”

“哦呵呵,陛下,无妨,老奴经得起。”老侍从边说经得起却让旁边的人搬过一把椅子,坐下。对于这个老家伙的说一套做一套,赢辉也没办法。“是您老去找过尉缭?”

“是老奴去的,那个东西,不敲打敲打他是不行的,是个人才,但是也有股子傲气,不让他亲眼看看,他才不会低头。”老侍从若无其事的说道,对于皇帝用新方法练就的新兵,他观察过,在体能和协同方面的确比以前的强,再加上刻意注重的袍泽之情,这支军队,将是大秦最一往无前的武器,所有他就自作主张去找了尉缭,让这个老小子好好的去看看。

“多谢您老了,朕也愁上哪去找老师去教那群家伙兵法,光会动手不会动脑子就是一群莽汉,现在问题解决了。”赢辉笑嘻嘻在殿里踱着步。

“好了,陛下,别转圈啦,老奴看着眼晕。”老侍从也笑呵呵的说道,现在的皇帝在某些时候还是喜怒形于色,不过在处理问题上也已经很可以了,自己没跟他说尉缭的事,他能猜到是自己去找过,在尉缭来认错的时候,他能将计就计让他去教授兵法。

“陛下,您是怎么知道老奴去找过他啊?”老侍从也有点好奇。

“这啊,从早上朕起床您老就一只跟着,要不就这么站着,尉缭在的时候,您还咳嗽两声,想想就知道了嘛。在平常,您老只在朕要吃饭的才露个面看一眼饭食。”赢辉颇有些无奈的说道。

“臭小子,还挺会琢磨人,不错,老奴聊到他今天会来,好啦,现在老奴放心啦,老奴接着去遛弯啦,到进膳的时候老奴再过来。”说完就让旁边的小侍从扶自己起来,慢慢悠悠的往殿外走去。

看着老侍从走远,赢辉心里是真是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到现在还不知道人家叫什么...又不好开口问,那多尴尬?

当勤政殿就只剩下赢辉的时候,紧了紧衣裳,坐在殿门的门框上,遥遥的看着天空,不知是从何时养成的习惯,就喜欢这么静静的看着天空,好蓝好蓝,比二十一世纪的强的不是一星半点,那个时代的夜空早就不见了星辰,现在的星空很美。

抖擞精神重新回到位置坐定后,继续看着各地凑报上来的文书,其中就有蒙毅送来的军报。

先是大体说了一下各地郡县驻军在剿匪的战绩,然后着重描述了从到达陈县一直到现在,他们在陈县的西边,静静的等待两股叛军分出胜负,来一个河蚌相争渔翁得利,可是因为天气越来越冷,刘邦的士卒在过冬方面的准备不是很充足,有些士气低落,打了那么久的陈县,城下的尸骨即使双方时不时的清理一下,还是会遗留一些,那种场面真是惨不忍睹,大部分的人都想回家,不想继续作战。而陈县城里的叛军,虽说被围困,除了粮食只消耗而不生产导致有点粮荒但是不严重,其余的都还是不错的,有房子住有冬衣穿,所以士气方面比刘邦强。刘邦想撤退却又怕城里的人出来追击,要不是老家那边萧何是不是的搞点粮食过来,早就支撑不住了,就这样,一只拉锯。

而后就是北边的蒙恬了,相比较陈县,他们和宣化在斥候方面的比拼以大比分获胜,当初自九原出发的部队早就和蒙恬率领的大军合兵一处,现在的问题就是冬天野外驻军消耗过大,如果撤退很可能明年开春的时候战线就不是在这里了,而是会向后退到雁门和云中附近了,如此只好上书皇帝,让皇帝来做决定。

消息最少的是西南方向,只有护军都尉的密探时不时传回一星半点的信息,只有等明年开春以后大军正式成军,派遣章邯,王离,司马欣他们南下了,在此之前只能让那边的密探保护好自己别暴露。

对于要不要蒙恬撤军,着实有些头疼,现在缺时间,大批的补给物资不是在生产就是在路上,那么就用空间换时间,退!退回雁门和云中,不能让将士们无意义的消耗生命。“来人,传旨蒙恬,撤军...”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气寒冷,将士困苦,命蒙恬率军回撤只雁门、云中,修养士卒,保存实力,以待来日再战,布告天下,咸使闻知。蒙将军接旨吧。”一个小黄门双手捧着圣旨交给蒙恬。

“臣,遵旨,谢陛下。”蒙恬结果圣旨,起身,如果还是撤军了,陛下还是爱惜士卒的。

“蒙将军,奴出来的时候,陛下特意嘱咐,在年关将至之时请将军回宫,但是要做好防备。”小黄毛嘱咐道。

“臣遵旨,不知皇上的意思是?”蒙恬有些拿不准,虽然现在匈奴屡有翻边,因为自己在这里,对方不敢大肆来袭,如果自己走了的话...

“将军,陛下说,若是将军不放心,只在年关那天回宫就行,想来应无大碍。”

“诺。”话都说成这样了,再不回去就不好了,想想自己,也的确有好些年头没有回去看看了。

“这天是越来越凉了,将军保证,奴这就回返咸阳了。”小黄门紧了紧领口,好像北边的天比咸阳还要冷上三分。

“保重!”蒙恬拱手一礼。

“将军保重!”小黄门也是行了一礼后,被人扶上车,原路返回。

片刻后,整个大军集结起来,巨大的嘈杂声,人声马鸣,远远的宣化城以为秦军要准备攻城了,准备了好久,才发现原来是撤军。不少人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秦军居然撤了。城内的姬安得到这个消息以后也是呼出一口气,应该能过一个好年了吧?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