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盐利之丰刘和不得不重视,唐朝以盐税可抵国家半个税收,历朝历代盐政都是个大问题,而大盐商根本不把地方官府放在眼里,甚至朝廷都要畏惧三分。

不过呢,水至清则无鱼,刘和只能尽量减少弊端,无法避免,只要是有人参与的,就难免会有偏差。

这些紧要之事处理完后,刘和又开始了平淡的生活,日常处理政事,探讨文学、星象、数学,其实也不是刘和不务正业,而是他发现后世的魏晋玄学已经有了发展的苗头,虽然魏晋玄学有利于哲学的发展,可不能整个社会都在谈论哲学啊,根基才更重要。

为什么刘和有这想法呢,主要是他新收了两个人才,一个叫刘邵,一个叫仲长统,别看他们俩年少,但是其思想却非常的先进,刘邵以道学阐述儒学,追求事物的本质,只是在刘和看来失去了根基。

而仲长统更是了不得,他否定了宗教神学,讲究自然之道,认为人要顺天时,而不是顺天命,不论王朝兴衰还是百姓收成都是人事,而不是天授。

这可就了不得了,不过也就是碰到了刘和,要是换成魏蜀吴那三位,他必定会被埋没,毕竟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天人感应盛行几百年了,虽然在如今的时代有被道学冲击的现象,但总体还是讲究天命的。

和他们俩探讨过后的刘和经过一番思量后发现,哲学需要发展,但是其他的学科也不能落后,而要想他们发展起来,就在于自己,从历史来看,当权者的喜好很大一部分会影响百姓的三观,历史上魏晋玄学兴盛,与曹操一家喜爱文人不无关系。

刘和就是要在邺城形成一股风气,各学科互相探讨争论的风气,民间那些后学着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喜好,也必然会关注这些学科,借用后世科举的名言,科举考的不止是学问,还有出题者的政治倾向还有个人喜好。

这就是潮流,潮流顺应时代,时代也应潮流而改变,而玄学与哲学的兴起正好可以让刘和带动物理学科的启蒙发展,你们不是要追求事物的本质吗,什么天道,我不知道,但是引雷、自燃、下油锅这些小道还是精通的。

中国五行不是讲究金木水火土嘛,刘和再给他引进光暗气风雷冰,谁能有后世经过大量魔法类小说熏陶过的刘和能讲,谁又能有学过自然与物理的刘和懂。

至于空间与时间就算了,虽然看过大量的科幻电影,但说实话,这时候说出来只会变成玄幻。

刘和也借此发出了他的几个问题,铁为什么比铜坚硬,为什么铁经过锻造后比没锻造的硬,为什么水能化冰,冰能化水,铁高温之后能化为铁水,为什么雷能接引下来,接引下来的雷又去了哪,为什么人不呼吸会死,呼吸的是什么,为什么屋内点煤炉不开门窗会死人,等等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快把这些文人学者逼疯了。

而那些看热闹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气象学家本来还在幸灾乐祸,结果刘和又抛给他们一大堆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为什么有时候是圆型有时候又是月牙,为什么太阳一直是圆形的,而星星只是个点,我们所在的这块土地又是什么形状,和太阳一样圆的还是方的,我们是在最中央吗?

天上有乌云为什么就会下雨,乌云是哪来的,风又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下雨天经常会伴随着气温降低,为什么会下雪,雪与冰与水是什么关系,怎么判断下雪还是下雨还是下冰雹,为什么会干旱,为什么会有洪涝,怎么能够提前预知。

而对于数学刘和也就剩初中的水平了,高中的全还给老师了,不过他也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三角形、圆形、梯形的面积怎么算,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线相等,那么长方形、梯形、圆形有什么特点,如果在不改变他们长度的前提下,能把他们拉成什么形状,他们又有什么特点。

什么三角函数之类的他都忘了,不过坐标系他还是知道的,平方立方开方也还记得,平方立方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很简单,但是开方就难了,刘和直接推出了坐标系和平方立方开方的概念,一的平方立方开方都是一,二的平方是四,立方是吧,那么开方是多少。

刘和这一系列操作差点把这些人逼疯了,与此同时别人也和看怪物一样的看着刘和,不是怪物,一个人哪来的这么多想法,而且其中有些想法简直就是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不过进过灵帝桓帝的几次党锢,本就对儒家思想形成了冲击了,而且刘和直接搬出了孟子的原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怼了回去。

这句话的原意就是要人放宽眼界,看的越多,眼界越广,刘和虽然也有这意思,不过更多的却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一帮井底之蛙的意思。

虽然这些文人想要反驳,但是却怼不过刘和啊,那边说雷乃是自然之产物,也有说是天罚的,这边刘和就引雷下来了,咋地,这是老天的亲儿子?

刘和给他们提出的还都是简单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刘和觉得这还不够深入,于是又出了本十万个为什么,当然了,是肯定没有十万个问题的,不过也不少,刘和也是绞尽脑汁,把能想到的,又助于学科发展的问题全写进去了,让他们去找答案去,就这,如果不是刘和表现的和往常一样,荀彧等人估计都以为刘和癔症了。

建安四年这一年在刘和看来是发展的一年,随着邺城各个学科的文人不断的争论,学科的发展也是有了开始,而同时,刘和也对医者伸出了魔爪,自古时候神农尝百草,以确定中药治病,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虽然也小有发展,不过很是差强人意。

刘和征召医者编写新书,参照神农本草经,直接取名本草全经,收集天下各种植物记录其名称,形状,性状,作用,就算没用,也早有记录。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算是植物大全,不仅需要遍查药书,还需要走遍天下,没有一定的毅力和热情是编纂不出来的。

所以刘和也没有直接任命,而是发文公告天下,从天下人中选择愿意者前来,刘和不仅是要编写植物大全,其实也是在钓鱼,其一是钓医术高明之人,其二是钓像张仲景和华佗这样的宗师人物。

整个天下都被刘和的动作惊到了,随着事情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由嗤之以鼻到沉默到向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九十月以后,不断的有人前来邺城招贤楼应诏。

这其中有治政之才,比如裴茂的二儿子裴潜,比如荆州司马氏的族人司马芝,都从荆州应诏而来,还有舞师冯肃,歌师尹胡也从荆州而来,这让刘和也终于补充了歌舞名家,翰林院下又多了一个分支,太乐署。

而令刘和惊喜的还有两人人,那就是鲁肃,终于也是应诏而来,刘和从初平三年开始派人下扬州,如今都快七年了,总算有位重量级的来了,和鲁肃一起来的是他的好友,不过不是周瑜,周瑜还是找他的小伙伴去了,不得不令刘和遗憾。

来的另一位也是汉室宗亲,本来在庐江太守刘勋麾下任职的刘晔,刘晔此人历史上的名头也不差,可以说其智谋也在一流之列,正好,太史慈部还缺一军师,就让刘晔去了,同时刘和也正好任命田丰、审配、董昭、刘晔四人入军机院,为军机参谋,这也意为着他们四人并不属于各军,而是朝廷直派人员,有军师之责,也不无监军之意。

还有一位让刘和颇为意外的人才,也在随后的时间来了招贤楼,那就是原本在外游学的诸葛瑾,他也没有去江东,而是来了邺城,愿为他效力。

其他特长人才也有不少,能工巧匠入了匠造暑,还有什么养羊的、养马的、还有养牛的都有,这类人刘和都送去并州了,并州盆地水草茂盛,地广人稀,比较适合养羊牧马。

这些人才的到来也标志着刘和势力的稳固,再加上他汉室宗亲的身份,可以说已经成了这天下权势最大的人,原本被看好的袁绍和袁术两兄弟都被刘和给毁了,刘表虽然能力不错,可惜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又没有识人之明,看看他错过了多少人才就知道了。

益州的刘璋就是个侧头侧尾的享乐之主,汉中的张鲁,五斗米教第三代天师,也还算有能力,可也不是良主,只能镇守一方,扬州的刘备,呵!算了吧,刘和在这摆着呢,何必去他那。

最后就剩江东的孙策和兖州的曹操,都是能力非凡之人,奈何起步晚了啊,现在天下人都在等着看刘和的下一步行动呢,他们猜测八成会是对曹操动手,所以曹操最近这两年都没有外人去投靠他了,只能啃老本。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