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下还在活跃的诸侯也只有孙策和曹操了,孙策是忙着收地盘,扩大势力,曹操现在是要自保,曹操这人本来疑心就重,如今刘和一点动静都没有,他反而很是忧虑。
因为他知道刘和不动则以,动则惊人,所以现在也不要什么面子了,派人四处出使,刘表、袁术、刘备、马腾、韩遂,甚至是匈奴、鲜卑,都在他的联络之列。
为的就是将来刘和打他的时候能有盟友,至于他出使的结果,刘和就不知道了,不过你能出使,我也能远交近攻,恩威并施,不过这些都有郭嘉等人负责实施,他刘和只要知道并同意就行了。
十一月,刘和鉴于麾下人才越来越多了,就开始对势力内的官员进行了一次大的调动,原本地方的县令、郡守一部分调回邺城任职,一部分进行轮调,还有原本在邺城的部分人员进行了外调,这都是根据他们的能力和政绩来的。
比如司马朗就接替了徐邈任邺城令,而徐邈接替了华歆任冀州刺史,华歆则入朝进入上三品之列,这也是刘和体系除了荀彧以外目前唯一一位入朝位列上三品的之人,主持吏部,不过并不是尚书,而是吏部左侍郎。
而鲁肃、裴潜等人刘和也没有给什么优待,直接派遣出去任县令去了,谁叫他们投靠的这么晚呢,要是当初刘和去请就来了,说不得现在不是一州刺史也是一郡太守了。
至于为什么刘和选择十一月,因为交接需要时间,他不可能让麾下的所以官府主官统一时间一次性调动,那是真的会出大乱子的。
过年他们也还要休年假。这是免不了的,谁要是敢让他们取消年假,他们就能和你拼命,所以说刘和从不怕过年的时候有人打他主意,敢在官员休沐的时候动手的,天下的官员和读书人会让你永远的休息,让你知道什么叫规矩。
刘和这个年也没出去浪了,刘和与甑洛安安静静的留在了邺城,邺城如今随着那些文人及其家眷的到来,已是恢复了几分元气,不再显得萧条。
只不过美好的时光还没过几天,刘和遇到了一件烦心之事,招贤楼来了一位特殊的人才,其名佛那坨,是名僧人,从西域而来。
虽然刘和后世对于佛教和道教都是无所谓的态度,不过这一世可不一样,刘和极为厌恶佛教,最主要的还是这个时代的佛教从西域而来,还没有汉化,而且当年窄融兴佛,在徐州中饱私囊,收刮民脂民膏大肆修建佛寺庙宇,举办佛会,让刘和对佛教的观感不要太差。
再加上这个叫佛那坨的僧人来汉朝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当时天下大乱之时,他隐居深山,如今刘和势力刚稳定下来,他就来了,刘和能有好脸色就怪了。
而且因为佛教在西方的地位崇高,所以所建寺庙都颇为奢华,这也是刘和不爽的一个原因,一个佛像竟然想要渡金身,作为当权者的刘和来说是极为不爽的,奈何道家不争气,现在处于萌芽阶段的正一道,还因为入道需缴五斗米被人戏称为五斗米道。
刘和没见佛那坨,不过也没赶他走,这样翻山越岭而来的人身上情报可不少,刘和派人与他交好,打探出沿途的国家部落,风土人情,佛教如今的状况等等,同时通知荀彧在朝廷官员守则中加入一条,凡他麾下之官员,不得信奉佛教,否则革职。
荀彧等人虽然不知道刘和为什么这么厌恶佛教,但是他们也无意间,本来汉朝官方就打击明见佛教的,只不过从汉文帝开始信佛,佛教才开始有了发展的苗头,不过也仅限于上层的一些人,后来还因为各种原因废止了。
下了命令的刘和还是不放心,也可以说气不过,苦思冥想了几天后,他决定干一件事,道教不是没发展起来嘛,那我就帮你发展,后世那么多小说不是白看的。
于是封神演义提前一千多年出炉了,不过这版封神演义可是和明代的不一样,他是和希腊神话一样有众神起源的,刘和给其取名为神仙志。
不过在后世看来就是老一套,宇宙初成,一片混沌,然后盘古开天地,鸿钧老祖成圣,之后巫妖争霸,龙凤相争,之后在鸿钧老祖教化下,女娲借造人之功德成圣,接着三清成圣,再接着是准提和接引两位道人成圣。
再之后就是女娲与鸿钧退居幕后,三清在中土大地教化生灵,准提与接引前往西方创立佛教,然后中土经历了多个时代,出了三皇五帝,一直到量劫来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封神,最终三清门徒死伤惨重,佛教跑出来捡豆子,拐跑了大批的道家门徒化为佛教众佛陀罗汉,燃灯道人化身佛教燃灯古佛,多宝道人化身佛如来佛祖。
而中土封神之后,天庭归于天界,六圣随鸿钧隐居天外,不得插手人间之事,剩余的幸运儿也隐居界外,不再出现,中土大地由人族自理,千余年后,女娲有感于众仙神离去,人间一片混乱,祈求鸿钧老祖传道,鸿钧老祖于是命太上老君化身下凡。
太上老君化身从天外而来,先是落于世界的中心,中土之地,这里有人王传下的礼法,
虽然战乱,但是并不混乱,天界也与人间没有往来,只负责天道运行,于是太上老君化身老子传下道德经,又点化了人族贤者孔子与鬼谷子,之后在函谷关传尹喜道德经原本,之后西出函谷关,中土紫气有感于圣人出行,绵延浩荡三千里为太上老君送行。
太上老君向西而行,经过印度时感叹印度种姓之苦,同时也察觉了当初准提与接引道人的道场灵山与诸佛陀罗汉,于是太上老君开灵山,让如来转生为释迦牟尼,于人世间传播佛教,点化众生,又把灵山道场升入天外天,之后在天界开辟一方极乐净土,为凡间修行有成之佛陀,罗汉飞升之地,受天庭管辖,又由于他们只是功德之法,无大修行之法,唯有大功德之人,或者大毅力的苦行者才能得道飞升。
之后太上老君继续西行,发现这里有小仙卡俄斯,并未去往界外,而是贪恋人欲,与凡人女子生下了二子儿女,卡俄斯又教导他们修行之道,卡俄斯一边享受着百姓的供奉,却又不思人间疾苦,于是太上老君开奥林匹斯山,从他众多修行有成的后代中选出了宙斯作为新的神王,卡俄斯和他的其他子女们因触犯天条被太上老君放逐到了天外。
宙斯也不负太上老君之期望,建立起了众神制度,众神各司其职,开始引导人类,不过太上老君见众神之间太过糜烂,于是削去了他们的修行之法,他们只有力量,无修行之法,其后代的能力将会逐渐减弱,直到沦为凡人。
他又令宙斯化身朱庇特前往罗马传递神意,教导人类,而太上老君这一趟人间之行,于修行一道上颇有感悟,又因传道之功德,修为有了晋升的迹象,于是直接飞升天外,随鸿钧老祖继续修行去了。
至此,刘和把道教的神话体系与西方的佛教、希腊神话、罗马神话都给串联起来了,而印度神话直接被归于上古神话巫妖大战里去了,这就相当于给世界定位了,我大汉是天下中心,得传的是正宗道法,佛教也不过是道的一种,至于希腊和罗马,就没有修行之法,除了原本的众神,都是普通人。
这一套体系传播出去还不唬的他们一愣一愣的,刘和也想打压下佛教的地位,可是人家现在已经发展起来了,教义又多,传播范围也广,实在没办法,在修行上只能和道教并列,但是要比道教难修行的多,光靠所谓的悟是不够的,能开悟者逝去后还要去地府超度大量亡灵,以积累功德飞升天界,而且地位上,还是要受天庭管,又拿出了地藏菩萨的大宏愿,彰显成佛之难。
刘和干脆根据中国神话把天庭和灵山放一起了,地府和十八层地狱在一起,这样道教和佛教的神话体系就统合了,信谁都行,但必须尊玉帝。
然后刘和又编排了诸位先贤如孔子、鬼谷子等飞升仙界之后的神职,还有自尹喜以后的道法传人,什么庄子、徐福、黄石公,最后传到张良之手,张良得道之后,其修行之法一直由其子孙保存,到其第八世孙张道陵之时,忽有所感,原来是太上老君自上次回归天外之后就闭关修行,出关之时,与其凡间所传道德经感应,张道陵得太上老君隔界传道,修行大成,于是创立道教,传下太上老君修行之道,之后飞升天界。
刘和看着自己写完的神仙志,感觉颇为满意,后世的小说没白读,有了这本书,管你们是什么神话,统统是道教体系内的,虽然你佛教教义与修行之法与道教不同,不过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遁其一,你也只是其中一条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