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一脸的委屈,“父皇,儿臣也是无能为力啊!看来二牛他们是凶多吉少了!”“哼!”
李承乾见李二面色不愉,赶紧找了个借口掏出来皇宫,甩掉包袱的他看到路边的野花都感觉美艳了许多,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愉快的向翠青楼走去!
而在皇宫,在李承乾走后,高子洪才又走来出来,
“太子还真是顽皮啊!”
李二微微冷哼一声,“一些小聪明罢了!”
高子洪乐了,摇了摇头,
“这可不是小聪明,制纸厂与印刷厂还有造酒厂,这些可不是凭借小聪明就能建出来的,何况他才多大年纪,就已经奠定了在这年轻一代的地位,世民你当初都不一定有他那么出色!”
李二闻言有些尴尬,却也没有反驳,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个位置,出来有那位的铺垫,这个人可谓是头功了,
当初他虽然在军中有着极大的微威信,可一个人得到了世民,就一定会失去什么,当时他在朝廷中的话语权少的可怜,李建成作为太子在朝廷中是呼风唤雨,在李渊的默许下肆意的培植他的党羽,
而他则是吃了身份的亏,手下只有那些只知道打仗的武将,依附他的文官两只手都数的过来,这个时候是高子洪占领出来,凭借在前隋时期积攒的底蕴,为李二在朝廷中挣来了些许话语权,
也是他为了李二在朝廷中与李建成和李元吉斗争,这才有了玄武门之变,才让他能够迅速的控制住朝纲,所以李二对他一直十分恭谨,而高子洪也每每能够提出治国之言,
更更主要的是他曾经是唯一能过与旧隋的锦衣卫单线联系的人,而这锦衣卫正是如今百骑司的前身,可是据高子洪所说,还有一部分的锦衣卫已经渡海前往大洋彼岸,完成旧隋皇帝的遗愿去了,至今没有消息!
然而当时并没有能够穿越大洋的大船,也不知道大海的另一边是否有另一片大陆,更加没有路线图与补给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都要用人命来探索,
当李二知晓这一切的时候,内心是震惊的,当时的他还在忙于和李建成争夺皇位,也没有时时间去寻找他们的痕迹,却为隋炀帝御下的手段所震惊,即使已经去世了那么多年,却依旧还有人秉持着他的遗愿在无声的奋斗着!
等到他登上皇位,不久又迎来了颉利的洗劫,之后又与世家门阀斗智斗勇还忙着覆灭了突厥,一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找锦衣卫的痕迹,
若不是李承乾意外发掘了张二牛等人,而疑心重的李二又去派人查找了他们的出身,也不会发觉当初被隋炀帝隐藏颇深的航海署就这么出现在世人眼前!
而李二也清楚航海署中官员的生活费用皆是由锦衣卫在负责,找到了航海署那就意味着锦衣卫离他们不远了。
所以李二才会任意李承乾将李泰他们取代张二牛等人的位置,并有意无意的将他们引向泉州。如此,他才可展开他的计划!
..........
夜晚,
“二郎,承乾如今也已经大了,我们是否可以为他物色一个太子妃了!”
长孙无垢乖巧的躺在李二的怀里,悄声问道,
李二握住她的小手,“恩~观音婢可有些好的人选!”
“秘书丞苏之女苏婉就不错,前几日臣妾就将他召进宫建立几次,举止端庄、知书达理、还聪明贤惠,以后定能成为承乾的贤内助!”
长孙无垢已经这么说了,必定是对这个女孩十分满意,所以李二也没有反对,
“寻个时期朕看看吧!”
就这样,李承乾下半生的幸福生活被他们定了下来,而毫不知情的当事人此刻正寻思这该怎么赚钱呢!
老实说,其实这些年来,印刷、制纸厂和酒厂的收益已经让他赚的盆体满钵,可是他需要花销的地方更多,就说火药的研发,虽说有着现代人王曾的帮助,可是依旧花费了许多,
人力物力更是没少,王曾虽然当初在李承乾面前胯下海口,说他精确的知晓火药的配方,还知道能将摆闸效果发挥到更大的配药比例,
当初还年轻的李承乾就这样受了他的忽悠,可火药的发明哪有那么简单,固然刚开始的确配置除了火药,可是由于现在工艺的落后,导致材料的极为不纯净,火药的威力小的可怜,
无奈之下只好一步步的从如何提炼精纯的原料开始,接着就是储藏和运用了,这些还并没有花费过多的钱财,占了巨头的是接下来对火药和各种武器的改进等等,
张二牛不负众望,将火药造出来之后,由于思想和知识的限制,对火药的改进一筹莫展,而李承乾自然也是不愿这么一个人才被闲置,在上书李二,并通过允许后将他带到了大唐的兵器库,
这里存放着如今大唐最为先进的武器,也放着已经被淘汰的旧式武器,而李承乾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将大唐的武器看看能否在改进一下!
而在一次对投石车改良的实验中,张二牛突发奇想,如今他们的hei火药虽然威力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可每每想到在要背负着那么一大坨、数斤重的炸药包就十分不便,
可当他看到投石车投出来的石头明明没有那么大,可是其杀伤范围却比石头的直径大了许多,这是因为一块巨大的石头碎成了数块杀伤力惊人的碎石!
那么能否在这火药的周围围上铁片,铁钉之类的,这样当炸药落入敌群的时候不是能够发挥更大的效果了吗!
于是他们开始寻找用量少,可威力更大的火药,不再只是用皮革将火药包裹起来,而是掺加了瓷片、铁片等。
在改进弓弩的时候,他们发现一把弓不说他的制造过程又多困难,只是后期的护理就要花费一大笔银子,然后他们就想着能不能用铁器来代替木头,可是铁器又没有那么好的柔韧性,
于是,他们大嘴一张,手掌一伸,李承乾手里大把的银子就被他们剥夺了。
此事他不是没有想户部申请过银子,不过戴胄那个老抠直接会以没钱,将李承乾气得要死,要知道印刷厂制纸厂还有酒厂,户部可都有股份在里面,还比李承乾多,况且这些股份还是当初从他手中抢过去的!
如今李承乾去申请‘资金’,却被无耻的驳回,气不过的李承乾就去找了李二,
“看在你们发明了火药的份上,朕已经放出去了一个伯爵和众多七品官职,你如今还来向朕要钱,过分了吧!”
“可”
“没什么可是的,朕没钱!”
“........”
然后,李承乾知道了张二牛他们以后都要靠他来养了,以后的研究经费也全部靠他了!
当然这样的好处也不是没有,每当他们研究出更便利、杀伤力更大的武器,李承乾的太子六率总是最先配备的,
对此无论是李二还是朝中的大臣们都挑不出刺来,毕竟无论人力还是物力都是人家出的,先给自己的人装备没什么好的,何况打造兵器的钱也不是从国库里出,也是太子的,
反正现在大唐也无仗可打,让你们先装备也没什么,还省了不少国库的银子,何乐不为呢!
说起太子六率李承乾还是不免有些骄傲的,在王曾与他的教导下,他们不再是那群只会看门、为太子开路的士兵了,如今的他们及时比之十六卫也是不遑多让,
只不过他们没有上过战场,少了那股百战之军的气息,除此之外,有过之而无不及!
.........
对于赚钱,李承乾还是有几分心得的,就比如那已经失传的琉璃的治法,短时间之内就可以让他筹足建立书院的钱财,
而如何让书院出名就不是靠他就能够完成的了,此前就说过,他身为太子,不能以他的名义来开书院,甚至就连《唐颂》这本书对外宣称都是一个仙人告诉他的,而不是他自己写的,
就是怕那些儒家子弟还没等这新学崛起呢,就给掐死在了萌芽里!
这也是李承乾让李泰举行算学大比的原因,——为《唐颂》打出第一枪!而李泰成功了,因为子那日过后,《唐颂》的销量暴增,简直是供不应求,
可在李承乾看来,还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