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入了夜后的病毒研究所停车场极为冷清,但今夜的不同,半个小时的光景,便有十数辆车出入于此。
李和年拎着今天关于新型病毒的情况梳理下了车,一直没有言语的齐延默默跟在老师身旁,虽说不言不语但神色平静了不少。
李和年明白,童凡这个事足够在齐延心中开山断河,感情这事外人没法劝也劝不了,只能让他自己明白。
“李主任!”
在心中重担异常的两人快步走向病毒研究所大门时,一阵急促的呼喊声从身后传来。
李和年循声望去借着摇曳灯光分辨清了那人身份,王济献。
王济献神情凝重,头发上汗水未干,显得有些慌张。
李和年不解问道:“王主任你这是……”
王济献长叹口气,沉重道:“今天下午,城南医院两例病患突然进入病情危重状态,转入ICU了,但更重要的是……”
王济献欲言又止,神色凝重又加重了几分:“同病房病患,出现了初期轻微症状。”
又一个人传人的例子。
李和年眉头紧锁,从一开始卫健部门通报消息起,李和年就注意到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外省市的感染患者。
除武汉本地外,孝感市通报了一例、广州新增疑似两例、香港新增疑似三例,通过简单的行程踪迹调查,这些疑似感染者均有武汉出行史。
这些人是都接触了最初始的自然病原体?还是被通过人传人传播途径后以至感染?
这一切李和年不得而知,但如果说如今的童凡疑似感染是巧合,那城南医院出现病患也是巧合?
李和年越想越感觉心惊肉跳,这种呼吸系统病毒传播起来的可怕程度是难以预估的,SARS、MERS都是最好的例子。
特别是眼下的时间段,正值新春佳节,是全国各地人口流动性最大的时间,如果人传人的风险确认,那第一批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被传染的病患数量将更大,人员也会更为分散,如此下来这场旋涡的波及面将会更广。
寒风中面目深沉的三人快步进了病毒研究所大门。
还是早上那间会议室,可人数与之前比少了大半,大部分是省市两级防疫部门的专家,余下的医疗专家基本上都是有发现或是有最新消息要进行汇报。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和意见比较紧急,呼吸系统泰斗南镇岳深夜亲赴武汉也是为了在最快时间内了解分析这种突如其来的新型病毒,为了汇报资料的全面性所以将电子档汇报转为了当面。
众人脸上弥漫着一股莫名的担忧,显然在场诸位呼吸系统专家已经知道城南医院关于同病房患者出现初期症状的消息,在场众人都是在呼吸系统中钻研了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专家权威,自然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李和年几人刚进会议室便跟几位参与过抗击03年非典型肺炎的前辈交流着眼下的发现和对病患病情的研判。
大概四十分钟左右,身着厚重防护设备的病原学教授张承亭有些急切的迈入会议室。
原本低声细语的众人陡然一滞,众人极为默契都没有什么多余的寒暄客套,对眼下的关键是在最快时间内推敲出病毒的细致状况。
张承亭微微扬手道:“南老马上就到,诸位将手中的信息整理一下,争取时间准备会议。”
时间不长,会议室门被人推开。
同样身着厚重防护设备的庞亦带领着一名发丝斑驳的老者和一位略显手忙脚乱的中年男人进了会议室。
李和年望着那熟悉面庞上的倦色心中五味杂陈,但老者身后的中年男人让李和年一愣。
王庆阳!?
他什么时候成了老师的助理了!?
怀里捧着厚重文件手中拎着几个电脑包的王庆阳与李和年目光相融,挤出一个似笑非笑的奇怪表情。
老友相见笑容是必不可少的,可如今这环境怕是没谁能笑得出来。
呼吸系统泰斗南镇岳刚一进入会议室便有数人起身冲老者微微鞠躬,以示心中敬仰。
不消介绍,在场的医疗专家几乎无人不知南镇岳之名。
对于这个在国内呼吸系统贡献卓著的老者来说,汉末时期出自于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中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似乎是最好的证明。
老人南镇岳,出生医学世家,父母皆是医疗系统中赫赫有名的泰山北斗,南镇岳从小对呼吸系统情有独钟,一生致力于钻研呼吸系统学术的南老可谓是誉满天下。
03年,年过花甲的老者站在了抗击非典的最前端,时隔十七年,已是年过耄耋的老者,不远千里连夜奔赴而来,只为这种新型病毒。
风尘仆仆的老者还未入座,便开口问道:“目前状况怎么样?”
张承亭将手中资料投射至大屏幕上,道“目前已经在核酸检测结果成阳性的病患样本内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
一张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图片出现在屏幕中心,张承亭向众人介绍道:“这是种变异概率高的单链RNA病毒,没有基因修复功能,如果在复制过程出现错误那就只能将错就错,因此比其他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改变传染范围。”
“另外,就是感染的动物种类广。除了人类外,不同种类的冠状病毒还可以感染猪、牛、猫、狗、骆驼、蝙蝠、老鼠等哺乳动物,以及鸡、鸽子等多种鸟类。”
“综合现有病例,目前已经模拟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内的行动轨迹。”
说罢,投影仪上的资料转换,一个人体剖面模拟图出现在屏幕上,一团团细小的斑点代表得就是这种新型病毒。
张承亭鼠标轻点,这幅模拟图开始运转起来,身着厚重防护设备的权威教授朗声道:“当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呼吸道后,首先会刺激、损伤气管的粘膜细胞,使病患发生炎性反应如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
屏幕上人体模拟图逐渐放大,细小病毒缓缓深入,气管上的粘膜细胞微微变色,张承亭的声音又起:“随着这种损伤的进一步加重,特别是逐步损伤毛细支气管和肺泡之后,周围的结缔组织也会发生炎症性反应从而受损。”
“之后就会有大量富含蛋白的炎性粘液渗出物便会渗出到肺泡当中,使肺泡失去了容纳空气的场所,当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无法完成,就会造成了呼吸困难直致人体缺氧从而危及生命。”
屏幕上,肺部模拟图上的白色物质越来越多,从一点蔓延至全肺,在肺部模拟图的旁边出现了一张患者的肺部CT造影。
张承亭指着肺部CT的弥漫性白色印记,沉声道:“影像学检查结果上会看见肺泡之中充斥着大量的液体,这就是病患肺部呈现为毛玻璃状的白色印记的原因。”
“除肺部外,免疫系统也是病毒的主要攻击目标,按现有病患的检查结果来说,大多都出现白细胞、淋巴细胞减少,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
张承亭在屏幕上连续圈出两大类,缓缓道:“之后的临床症状定义将会在肺部CT造影和血常规实验室检查上入手。”
这场会议不仅是对于南老亲赴武汉后的意见听取,也是向省市两级防疫部门的信息汇报。
南老轻轻点头,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体内的伤害模拟没有问题,老者开口问道:“如今武汉的情况怎么样?”
张承亭摇头道:“不太乐观,目前的确认人数依旧呈上升趋势。”
庞亦翻出资料,朗声念道:“今日我市共新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9例,累计报告共62例,重症患者17例,危重患者3例,死亡1例。”
“死亡病例男,五十四岁,有多年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因发热数日不退入院,入院后,进行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常规手段治疗效果不佳,抗生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转入重症监护ICU,进入重症监护ICU后病患出现血氧饱和度、心率等功能下降,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现不知新型冠状病毒与病患本身的病学史是否有关联。”
庞亦顿了顿,将今天李和年提供的信息宣告给众人:“按照目前本市确诊病患来说,病患之中的性别比例均衡,年龄跨度是最小的38岁,最大的89岁,日期均在1月17日之前,以目前情况推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发热。”
“但在目前重症患者中,部分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南老微微颔首,从王庆阳手中接过电脑将得出的研判结果告知给众人,“综合以上病例和特点,研判出以下结果,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是九天,部分病例疾病进展比较迅速,从发病到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仅用时七天左右,患者年龄集中在40到60岁之间,其中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为多发人群,按目前病患比例推算,危重症患者为百分之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