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变化朱钲知道的时候已经是继位之后的事情,天顺元年三月初一,京城被身穿大明棉甲的大明“禁军”封锁,新修的长安街水泥路面整洁干净,街道两侧每隔半米就有一名挺拔精神的禁军驻守。
而禁军之外,不限制百姓观看,不过但凡进入长安街两侧观看的百姓都需要有坊官、兵马司联合开具的证明。
这两个月的时间,京城里的变化巨大,首先是各个坊官已经到任,他们的主要职责便是负责统筹各衙门在坊市的负责人。
而坊官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统计坊内的人口,实际人口,必须一家一户的走到位!
也因此,实际上这些坊官都是各地的老油条,也只有他们才能够对坊市内的各种小道消息、八卦了如指掌。
城道司、兵马司、巡检司在各个坊市都有负责人,有的负责清扫、有的负责巡防、有的则是负责监督官员,总体而言,各司其职,务实为主。
街道变的非常干净,而治安……别说那些青皮混混,就是纨绔也少了很多,主要是有纨绔儿子的老爹都进了刑部大狱和诏狱,他们自然也就嚣张不起来了。
新的官员都是小吏出身,街坊邻居的都是七大姑八大姨,别说还有巡检司的巡检盯着,就是没有,他们也不好意思朝着七大姑八大姨耍威风。
往日关系不好的,现在更不敢针对人家,现在的官虽然不值钱了,可也是香饽饽,可不是哪都能够安安稳稳的一个月能够拿二三两银子。
宫里,即将登基的朱钲却是不慌不忙,早上外面一片忙碌的时候,朱钲还是按照往常的时间起床,随后在资深太监的服侍下穿好衣服,这才不慌不忙的走出了门。
按照21世纪的时间现在已经是7点30,于谦等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京城三品以上的官员早在5点的时候便已经齐聚京城。
朱祁钰也时隔三个月第一次出现在紫禁城,瞧着面容憔悴的朱祁钰,同样起来很早来到皇极殿的朱祁镇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朱祁镇看到朱祁钰的时候,朱祁钰自然也看到了哥哥,不过他的神色很是复杂,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
上面的两位尴尬,下面的群臣更是尴尬,那位小爷怎么还不来?
而就在这样的期盼中,朱钲乘坐龙辇来到皇极殿,站在了朱祁钰的身边,而朱钲的另外一侧则是安稳坐在那里的太上皇朱祁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诘诎聱牙的一堆文字从朱钲的左耳出右耳冒,不过下面的群臣倒是恭敬的紧,而旁边的资深老太监念的也非常的有气势,这让朱钲莫名的想起之前曾经听的一段希特勒演讲。
虽然听不懂讲的是啥,可的确气势非凡,一停一顿都莫名的有魅力。
长达小半刻的圣旨念完,朱钲松口气的功夫,下面已经开始磕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这时候不用教朱钲也知道说什么,待群臣起来,朱祁钰再看一眼自己台阶下的群臣,怀念一下自己五年的皇帝生涯,摇摇头,由一名太监扶着下去了。
一个时代的落幕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下面的群臣心情极度复杂,台上的那位给了他们非常大的权利,可是同样也让整个大明走向了一条未知的道路。
此时,他们不知是该恨还是应该感激!
朱钲没有理会他们,接下来就是跑去太庙祭拜列祖列宗,坐在龙辇上,朱钲首先关注的还是系统,这才是他在大明的立身根本。
列表没有任何的变化,不过俸禄改变了,直接从1000万变成了6000万,后面括弧标注着6000万的来源。
皇帝的俸禄并非固定,而是来自人口,一人一两银子,如果年底系统统计大明的人口为一个亿,那么第二年朱钲能够领取的俸禄就是一亿。
也就是说,现在大明一共是6000万的人口?
按照一人一年定额10石的粮食,那一年就是6亿石?
之前朱钲也看过一些内阁总结出来的奏折,现在大明的在册耕地面积大约是500万顷(5亿亩),不过朝廷现在丈量统计的数量肯定不对,因为明初的时候就已经800余万顷,现在怎么可能反而少了?
无需问,必然是为了逃税隐匿了。
朱钲估计,现在大明的耕地面积应该超过了1000万顷,也就是10亿亩,按照一亩3石的稻米收成,那一年就是30亿石,足够养活整个帝国6000万人口。
可实际上从明初开始,大明的百姓就一直处于饥饿当中。
灾荒不是问题,因为灾荒抹掉一半的粮食,那也还有15亿石粮食,足以养活1.5亿的人口呢。
主要原因还是大量的粮食都在粮商、地主乡绅的手中,他们不但存储,还勾结境外出售粮食。
这些人着实可恨,应该全部杀掉!
来到太庙,群臣瞧着突然散发着杀气的朱钲,有些莫名,而于谦则皱起眉头,内心满是担忧。
虽然于谦效忠的是大明,但朱祁钰对他好歹也有知遇之恩,同时朱祁钰也是他推上去的,如果真因此被杀了,于谦心里自然过意不去。
朱钲自然不知道下面的群臣因为他的杀意而产生了误会,站在太庙,磕了几个头,祭太庙就算是完结了。
值得一说的是,这时候主持的并不是宗室,而是成国公朱仪,这也是几大开国公爵最主要的职责。
登基大典实际上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不过这些都被朱钲最大化的缩减了,否则按照以前的流程,到现在他还站在皇极殿呢。
台面这里,成国公朱仪说几句话,朱钲磕几个头,就算是结束了。
不过其他的都可以省,但是阅兵不行,这是彰显大明武略,镇压附近敌国的最好的途径。
为了今天,鸿胪寺特意把诸国还留在京城的使臣都叫了过来。
没有东瀛,因为东瀛的使臣因为掠夺大明百姓的财货,殴打致死明官指挥使被朱钲砍了脑袋。
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朱钲本以为东瀛好歹也会遣人过来责问一番,可直到现在东瀛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这让朱钲非常的失望。
现在当了皇帝,俸禄增长了这么多,接下来就是打造北洋、南洋水师的时候了,你东瀛不来责问我,我怎么攻打你的国家、霸占你的土地、掳掠你的人口呢?真是过分!
下面的群臣可不知道朱钲都在想什么,那些鸿胪寺的外国使臣也有些迷糊的跟着朱钲来到承天门上。
虽然距离较远,但是提前占好位置的大明百姓还是瞧见了坐在龙椅上的朱钲,那个小娃娃就是皇帝?
一辈子也没有瞧见皇帝的百姓第一次看到皇帝不免有些失望,不过很快,他们的失望就被抛到了一旁。
因为随着朱钲和群臣、外国使臣的到来,强化训练列队的京营士兵终于可以登场了。
咚咚咚!
战鼓如雷的敲响,随后就是悠长沉闷的战争角号!
瞬间,半个京城陷入了一种肃穆紧张的状态当中,那还在说悄悄话、交谈的百姓、使臣都瞬间安静了下来。
踏踏踏!
整齐划一的牛皮靴踏地的声音传来,由远到近、右弱到强,人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声音传来的方向,随后……
看着龙威火铳枪的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从东往西而来,面容冷漠坚毅,腰板挺直,百姓们觉得震撼,而使臣则有些吓到了。
军阵他们也见过,但那样的军阵能够和这样整齐的步伐相比?虽然这样的方队并不能体现出什么战斗力,可是视觉感却是十足。
使臣面面相觑中,京营士兵已经来到朱钲的面前,啪的一声,他们敬了一个举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