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春日的夜里,人心最是思动,躺在床上的人儿,总是辗转反侧,久久难眠,听窗外十里春风,撩动花枝惹人愁。

齐大计算机系的女生寝室里,本来就睡得很晚的魏君倾、邱丹、何之水、云中燕、应彩衣五人,依旧难以入眠。

傍晚时分,飞燕归巢的她们,在寝室里,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天,不知是谁扯开了话头儿,众人就说到了牛魔王,一阵唏嘘不已。

邱丹在盛世集团齐州分公司上班以来,接触了很多人,也遇到了很多事儿,比起其他四人来,她自认见多识广,就给大家仔细的说了说牛为乐的事儿,众人听起来有理有据,头头是道。

牛为乐的事故,就是别人嘴里的故事,邱丹说的绘声绘色,她说,关于牛为乐的各种消息是层出不穷,今儿给公司里的同事们聊天,大家说的都是牛为乐,兴高采烈的,像讲传奇故事一样,充满了奇幻色彩,好似他牛为乐就真的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能飞天入地,来无影,去无踪,夜必杀人,酒必饮血!大部分人也只当是奇经怪谈,工作之余拿来笑谈,缓解一下紧张的压力,不过还是有人懂案子,照着咱们南平的律法,逐条给牛为乐进行了比对。

他们说,齐州警局的赵浩南局长讲的明白,牛为乐虽然有杀人嫌疑,但也仅仅是嫌疑,一切得靠证据说话儿,可从警局透露的蛛丝马迹来看,想要给牛为乐定个杀人的罪名,就目前的情形证据还不足,既没有现场目击证人,也没有监控,更关键的是警局死了的那个警察,自身行为也有异常,所以咱们可以断定,只要牛为乐咬死了没杀人,就难以处极刑,可这件事儿,短时间内又无法破案,最终的结局就只是牛为乐受罚,先关上个三五年,给齐州的老百姓一个交代,给南平的舆论一个交代,若是警局只是为了草草结案,不愿再在此事上纠缠,真相到底是什么,恐怕就永远无法得知,若是警局有心,就会继续再详查,早晚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定论,是杀是放,时间早晚而已。

邱丹话一说完,其余三人倒还坦然,只不过是有些担心的,偷偷瞅了眼魏君倾,就见魏君倾眉头紧皱,面有戚戚。

于是,邱丹察言观色,就赶紧补了一句,我说这话儿,大家也别伤心,兴许警察们破案快,牛为乐没事儿呢,说不定明天就放出来了。

此话而一出,如画蛇添足,魏君倾转身上床,上午牛为乐不死的大好心情,已然烟消云散,便说了句,时间不早了,大家早点而休息,大家心知肚明,邱丹说的好听,可哪有那么多如果,照她的同事们所说,牛为乐此番必定不会善了,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平日里嘻嘻哈哈爱开玩笑的邱丹,更不敢在这个时候打趣魏君倾,深怕一不小心再说错了话儿,给她伤口上撒盐。

大家就赶紧洗洗涮涮,不一会儿就躺在了床上。

邱丹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只要魏君倾不主动与宴平乐走近,她就有更大的希望,忧的是,魏君倾要是为了牛为乐,有个三长两短,他宴平乐会不会怒急发疯,失了心,再容不下他人。

云中燕翻来覆去睡不着,就琢磨着,该想个什么样的办法,宽宽魏君倾的心,她知道,但凡牛为乐被定个丁点儿罪,别管大小,身上只要有了污点,倾姐再情愿,两人将来走到一起的可能性,都几乎为零了,堂堂南平魏家千金,要找乘龙快婿,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就能进他魏家的大门,得讲究个门当户对,然后才是两情相悦,就如宴家大少,跟她家倾姐,那才是天设地造的一对儿!

应彩衣想的简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于魏君倾她虽深表同情,但作为一个外人儿,却无能为力,老话儿说的好,心病还需心药医,她只能祝她魏君倾,早日自愈,至于牛为乐,不过是人生中的又一过客,来也好去也罢,一面都未见过,只闻其名,与她何干?

何之水睡得最香,想不明白的复杂事儿,等醒来再问清楚就是,反正靠自己,是如何都想不通,不如就先放放。

魏君倾闭眼皱眉,努力的回忆,与牛为乐相遇的点点滴滴,少女已知愁滋味,不思窗外春风,百花盛开,心心念念心上人,振振有词,愿他平安早归!

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

此刻,病房里的牛为乐,听着豹子如雷的呼噜声,脑子里想的最多的人,居然不是他的师傅,而是魏君倾。

从初次相见,到校园相遇,两人的见面,总共才不过两次,可牛为乐在脑海里,却留下了很多记忆,魏君倾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像放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回放!

相遇虽短,却已挂心上!

牛为乐自小跟师傅在齐州西南那边乡下的卧牛山上生活,齐州西南多山,翻过那些山,再往前便是南平的西南边陲,那里山很多峰很高,层层叠叠连绵不绝,与西州云州的山,一脉相连。

除了一日三餐,必要的读书学习和练功习武,师傅就把他扔在大山里放养,小庙和大山随他去,爱上哪玩儿就去哪里玩儿,记得回来吃饭睡觉就行,顶了天再嘱咐几句,路陡石多,多注意脚下,深一脚浅一脚的,别冒冒失失摔了跟头,擦破点儿皮倒无妨,要是伤筋动骨,那得多疼?真这样了,师傅可不会为他小牛掉眼泪,也别想得到师傅的安慰,疼就对了,自己忍着,当面儿掉泪喊疼的事儿别干,看师傅骂不骂他!

刚开始的时候,牛为乐还听的板板正正的,上山的次数多了,各种小道儿也就熟悉了,爬陡崖上大树,如履平地,来去自如,就觉的也没师傅说的那么吓人,再听这些话儿,总是嬉皮笑脸的说,知道啦知道啦,师傅啊,您老人家都说的嘴皮子起茧子了,小牛都长大了,快变成大牛了,还不嫌烦吗?

师傅就眼珠子一瞪,山羊胡子一撅,袖子一撸,抬起手就做事欲打,嘴里还念叨着,你个小兔崽子,别不知好歹,换旁人儿,师傅才懒得说!

小牛就跑,边跑边回头,也不跑远,瞅着与师傅拉开了距离,就站定身形,转身看着师傅,两手放在脸上,大拇指一左一右抠着嘴角儿,往斜上角拉,食指一边儿一个,拽着眼角儿往下走,舌头往外一吐,做上一个大鬼脸儿,长啦一声“哎”,便嘲笑的跟师傅说,还换旁人?整个庙就咱俩人,一年到头见不了几个生面孔,除了我你还跟谁说去?

师傅也不追,每次看到小牛这样儿,就气的撇嘴歪鼻子,大喊一声,小兔崽子,你给我站住,便环顾左右,从地上捡一个最小的土块儿,隔老远就朝着小牛扔过去,邪了门儿了,别看师傅扔的漫不经心,可每次都必中小牛的脑门儿。

脑袋一疼,牛为乐立即就清醒,身形一板正,冲师傅就来一句,师傅别打了,小牛错了,都听您的还不行嘛!

站好了的小牛,就听师傅一脸严肃的又说,还有啊,最最重要的事儿,山高林深,毒虫猛兽多,些许毒物到不怕,伤不了咱家小牛,可别光贪玩儿,不长眼睛,专往老树林儿里跑,要是一不小心钻进了兽窝子,别叫师傅,没用,就是喊破了天,师傅也听不到,撒丫子跑就行,能不能跑的了小命儿,就自求多福吧。

小牛就,板板正正的回一句,师傅放心,小牛谨遵师令!

双手一抱子午拳,齐眉而举,躬身下揖。

师傅往台阶上一坐,就摆起手,去,去,去,赶紧滚蛋,眼不见心不烦!

在小牛的记忆中,能跟师傅开玩笑的机会,多不胜数,可时间长了,都是老生常谈,经年累月,类似这样的玩笑,两人乐此不疲,一个假装生气,一个假装顽皮,老牛放得下师傅的架子,小牛很珍惜开心快乐的光景。

对于小牛来说,再清净的日子,有师傅陪着,也不觉困苦,再黑的夜有师傅在一旁鼾声大作,也不会孤独。

从小到大,平日里见的人,最多的就是师傅,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师傅的道观,还有道观背后的大山,渐渐的就习惯了一个人走很远的山路,爬,上大山的山顶看风景,也习惯了坐在道观的院子里,在深夜坐井观天,一个人凝望着天边的月。

山上月下,那个小道观里,一老一少,所有的苦乐,都在这些点滴小事里,粗茶淡饭吃的津津有味儿,花鸟鱼虫处的和睦融洽,一杯热茶,暖身,一句贴心话儿,暖心。

后来,去了寄宿学校上学,师傅就交代他,要跟同学们好好相处,融洽好关系,牛为乐不负师命,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讨人喜欢的外表,与同学们相处的极为和睦,可他内心深处,始终独来独往,大门紧闭,除了学校和学习的事儿,只字不提。

夜深人静的时候,睡不着觉,他就会双手交叉垫头,定定的睁着眼,透过寝室的窗户,凝望着天边的月,想着山上的月。

每逢放大的节假,他就一个人走很远的路,回山上看一眼道观,见一见师傅。

看着辛苦而回的小牛,开始的时候师傅还常说,山上离得远,没必要常回来,想师傅了,打个电话就行。

牛为乐便轻轻挪开抚摸着他头的手,倔强的说,外面很热闹,可没有他牵挂的人和事儿,这辈子,心里就只念着师傅,走多远的路都不怕,就怕一回来,见不到您老人家。

师傅便轻叹一声,又抬起手抚摸着小牛的头说,小牛还小,念着师傅正常,可咱家小牛的心里,不能只装着师傅和山上的事儿,还应该装下更多的人和事儿,等小牛长大了,有了可以放在心上的心上人,一定要记得,就把师傅先放下,现在不懂不打紧儿,先记下,等到将来再明白也不迟!

牛为乐也不说话,就只是摇头。

一路长大,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儿也多了,可以放在心上的人也就多了,可就像当年,师傅始终排在榜首,是他心里最大的牵挂。

可今夜,心里不知不觉的就多了个魏君倾,师傅也不知不觉的失了踪影。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