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臞儒。
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劲气锺义士,可与共壮图。
坡陀咸阳城,秦汉之故都,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
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
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先当营七庙,次第画九衢。
偏师缚可汗,倾都观受俘。上寿大安宫,复如正观初。
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螘殊。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
上回说到承宣使李世辅在同州劫持撒离合背叛金国。
原来金人虽然打下了陕西大部分土地,受降了不少宋人,但是有很多宋人并不是心甘情愿为金国效命,这里就引出了一位豪杰。此人名叫李世辅,字君锡,陕西青涧人。本是党项人。
从唐朝开始,李家就世袭苏尾九族巡检,也算是当地的世家大族了。李世辅的父亲李永奇还曾担任过宋朝同州观察使、延安巡检使等职务,官虽然算不上显赫,但李家在清涧地区是有名的大族。
李永奇的妻子生李世辅的时候难产,一连几天都生不下来。
恰好此时有个和尚路过见了此景便道:“夫人要生的乃是一个奇男子,只要把刀剑放在孕妇身边,这孩子就能生下来了。”
李永奇照此而做,果然生下一个男婴。生来伴随着刀剑,这也决定了李世辅刀光剑影的一生。
李世辅自小便胆略过人,武艺超群,17岁时即随其父李永奇出入战阵,此时金人攻陷延安,李世辅和李永琪帅军与金人作战,因寡不敌众失败被金人抓住。
由于李世辅家族在当地颇有名气,金人为了拢络宋军民心,授李世辅父子为官。恰在此时,金人征调中原民兵,想大举攻宋,也为了调离关中豪杰到中原更方便监视,于是就命令李世辅率延安军马赶赴东京。
李世辅将行时,李永奇私底下告诫李世辅道:“此次东行,若有机会即南归宋朝,不要因为我在敌手而改其志。若南归事成,我也将名留后世。”
李世辅到了东京,完颜兀朮见其年龄虽然只有二十左右,但武艺绝伦,沉稳寡言,觉得是个能办大事的人才,授官以南路钤辖协防淮河军事。
李世辅却密派其心腹雷灿带蜡书赴临安,告以南归之事,若不是因为全家两百多口在延安被金国做人质,李世辅早就帅本部人马南下投宋了。
完颜兀术自从黄天荡之战和建康之战以后,女真名将有的战死有的卧病不起,完颜兀朮开始重用汉将,命李世辅在江淮一线驻扎。
恰巧一日完颜兀朮前来淮河视察军情,李世辅负责此处防区,必须要陪同完颜兀术视察。
几位将军沿着淮水打马视察地形,李世辅突然新生一计。李世辅见此时已是春天淮水不是太深,便暗中命部将雷灿骑马入淮河,试一下淮河水位的深浅,看看骑马能否渡过淮河。
雷灿回来秘密告道:“今年大旱,淮水不深,骑马可以直接过去。”
李世辅大喜面部却不漏声色。
雷灿小声道:“将军莫非是要劫持兀朮骑马过淮水?”
李世辅微微点头,小声道:“若我半日尚未回营,你即刻帅本部人马渡淮河归宋。”
雷灿会意即刻回营布置不提。
李世辅见完颜兀朮身边还有十余个军士,虽然不惧怕,但是怕耽误时间兀术必然会逃掉那就功亏一篑了,便近前道:“四太子,小将有要事禀告,希望借一步说话。”
完颜兀朮让周边军士在原地等候随李世辅到岸边一个僻静处。
李世辅刚要动手发难,突然自己的马躺在了地下。
李世辅一看原来是马蹄被岸边的竹竿给刺破了,这马已经不能用了。
完颜兀朮忙招手让那十几个军士过来给李世辅换马说道:“一会回到大营再说事情吧。”
李世辅见事已不成只好从命,心中懊恼不已。回到大营完颜兀朮问何事。
李世辅怕事发,要到外敌去避难,便说道:“如今宋人自保尚且困难,何暇它顾。但西夏猖獗,臣是西北人氏,在当地颇有威望,臣若去西北任职,西夏小丑必然不敢再侵犯。”
此时完颜兀朮也正在为西夏不断袭扰边境而不断烦恼。金国此时南有南宋,西有西夏,北有蒙古,边境无日不宁。
听闻李世辅愿防御西夏也是不由得大喜,也深知李世辅武艺高强,即刻授李世辅为承宣使,治管同州。
李世辅赴同州后,随即派心腹之人人持密书信由四川转至临安行在,向宋廷呈报南归之事。
这李世辅自从有了南归之心以后便日夜计划如何南归。等到了仙人关大战之后的一天小校来报:左副元帅完颜撒离喝不日将到同州视察军情,请将军做好迎接准备。
李世辅听后心中暗喜,派雷灿去延安通知父亲李永奇离开延安在洛水附近汇合做好由四州入宋朝的准备。
不几日完颜撒离喝和完颜活女帅五百骑兵来到同州地界。
李世辅早就在三十里外的长亭等候多时,施礼完毕便要请金人进同州城内。
完颜活女道:“我等因仙人关失利,心情不佳,需要寻一个打猎之处散散心,此地山林高大如今是冬季正好可以围猎一番。”
李世辅此时已在府衙中安排好了军士,怕围猎时间一长有人告密,便推脱道:“下官前几日坠马,伤及肋骨,不能骑马,府中已经备下酒宴,专等给二位元帅接风洗尘,不如先接风洗尘后再围猎如何?”
完颜活女执意要去围猎一番,便帅一半金兵往山林而去。
李世辅见完颜活女如此只能引着完颜撒离喝帅人进入府内。
完颜撒离喝到了府中,分宾主而坐,见李世辅的府上都是年轻精壮的军汉,不禁诧异道:“李将军这府上难道一个侍女丫鬟没有?”
李世辅感觉完颜撒离喝已经有些疑心忙道:“家中女眷正在后堂奉酒专侯元帅。”忙请完颜撒离喝和左右军士到后堂。
金人刚进后堂宋军军士从屏风后涌出将完颜撒离喝如同捆猪一般捆住。李世辅摔杯为号庭院中的宋军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将金军杀的干干净净,只留下一个完颜撒离喝做人质。
李世辅即刻派人先去接应父亲李永琪以及家眷。
众人押着完颜撒离喝出了西城门直往洛水而走。再说完颜活女正在山中围猎,能有两个多时辰不见李世辅派人来供应酒水菜肉,不由得疑心,派人去城中打探,不一时回报城中变故,完颜撒里赫被李世辅劫持。
完颜活女大惊帅人急急忙忙赶到同州,见马蹄和车轮印是往西而走。
先派人就近征兵堵截李世辅,再派人去延安劫杀李世辅的家眷。
完颜活女自己帅两百骑兵直奔洛水而来,追了一个时辰远远望见李世辅等三千军士。
完颜活女命金军远远呐喊,并不进攻。
李世辅见金人骑兵已经追来命人严阵以待。可是金人只是在远处呐喊,李世辅帅人要前行时金人又靠的近便一些摇旗呐喊。
李世辅方才明白道:贼人如此这般,想来是人数不多虚张声势在等待援军,若严阵以待必然中其计。命全军只管前行不必理睬金军。
完颜活女见李世辅不中计,只好帅金国骑兵冲倒距离不到一百步的时候开始放箭,放完一通乱箭之后,一击就走。
宋人不胜其扰,且战且行。
行至洛水岸边已是黄昏时分但见天空飘来鹅毛般的大雪。
但是岸边却无船只接应。李世辅心慌有种不详的预感担心雷灿和自己家眷安危。命军士做竹筏渡河,到初更天时,周边的金国援军赶来。
李世辅见竹筏也做的差不多了,举刀便要杀完颜撒离喝。
完颜撒离喝哭道:“以我一命换的你们几千将士性命总可以吧?”
李世辅也知道硬拼是要死于此处,将手中的刀放下喝道:“不仅仅要全我军性命,还要保证同州百姓不受杀戮还有要不杀我家眷。”完颜撒离喝为了活命急忙听从,二人折箭为誓。
李世辅将完颜撒离喝推到山崖下乘坐竹筏往四州而来,完颜活女等人忙下山去寻找完颜撒离喝。
第二日李世辅等人行至渭南家丁来报:李氏一门两百多口和雷灿等人全部被地方官府捕捉到,已经全部遇害。
李世辅虽然心中早已有些准备,但还是一口气没上来晕倒在地。
众人急忙救醒。校尉陈起道:“如今金国已有准备,地方决然不会再让我等轻易过去,四州之路必然被封住,将军要早作打算。”
李世辅痛不可挡,但见这几千人的性命还在自己手里寻思道:南归之路已然不通不如借道西夏再徐图南归。
李世辅便道:“我本党项人,远来势穷投西夏,西夏国主必然不疑待得在西夏站稳脚跟再徐图南归,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众人都以李世辅马首是瞻。当下李世辅帅三千人马直奔西夏而来。
西夏国主李乾顺久闻李世辅大名见李世辅千里来投不由得大喜过望,亲出三十里迎接。
劳问已毕问道:“李将军为何千里来投我国?”
李世辅流泪道:“臣李世辅本是党项人,全家两百余口遭金贼杀害,臣与金贼有不共戴天之仇,李世辅恨不能立刻去死,但尚有杀亲之仇要报,愿得五万精兵生擒撒离喝与完颜活女取陕西五路之地归于大夏国。”
李乾顺道:“李将军若能立功,朕自然会借兵。”正在商议之时,殿外有人来送上紧急公文。李乾顺接过公文看后笑脸立马变得阴沉不定。李世辅道:“陛下为何如此忧虑?”
李乾顺道:“金将温迪撒堇号称青面夜叉,自富平之战以后便屡屡袭扰我边境,我国不得已攻打金国。
此贼前五天攻下我朝夏州,杀戮军民数万,此贼若是不除必然是我朝心腹之患,我国无宁日。”
李世辅道:“臣初来投奔,深感陛下圣恩,无以为报,愿为大夏国和陛下除了此贼。”李乾顺大喜道:“将军要多少人马?”
李世辅道:“给我的本部军士全都配上马匹足矣,再找两个向导过来,此贼必破。”
李乾顺即刻调拨战马给李世辅。李世辅帅人马拜别西夏国主帅三千轻骑昼夜疾驰奄至夏州。
将书信射入城中便埋伏了起来,金国军士将书信交给青面夜叉。那信里是写着要明日到城外十里处的树林边决战。
青面夜叉哈哈大笑:“鼠辈不知死活,这夏国哪个人不知我青面夜叉之名,既然送死明日便送他们上路。”吩咐全军饱食一顿准备明天决战。
到了第二日到了约定的战场,青面夜叉见西夏人马不到两千而且都是宋人的打扮不由得好笑道:“你们党项人都不是本将军的对手,换成宋人岂不更不经打。”
吩咐全军不必列阵直接骑兵冲锋,对冲了一个回合,陈起便帅人败走。
青面夜叉派大军紧紧跟随,大军追出去一刻钟之后,宋军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青面夜叉见宋军远走,觉得无聊见旁边树林里正好有野兽在叫。
青面夜叉大喜留下其他军马在此等消息,自己帅五十名亲兵进入树林中开始围猎。
到了中午时分青面夜叉围猎完毕便将捕获的野猪,山鸡,等就地火烤,全军下马卸甲开始野炊。
李世辅在远处的山坡上看的清清楚楚见金人防守松懈帅一千轻骑疾驰奄至如同天兵下凡一般,外围放哨的金国兵措手不及,很多都是没反应过来已被斩于马下。
李世辅一千军马将金人围住大砍大杀。
李世辅手持双刀血染征袍,直奔大旗处。见一人衣着华丽飞马便战,那青面夜叉一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二一个是见李世辅凶神恶煞一言不发明显就是来要人命的心中畏惧,来不及披挂慌忙上马挥棍抵挡。
二人斗到五回合,青面夜叉的狼牙棍被李世辅左手单刀抵住,右手一刀下去朝青面夜叉的胳膊砍来。
青面夜叉为了保住胳膊弃棍于地,李世辅张开猿臂将青面夜叉扑到在马下,马上用绳子捆住托在马后,在外面的其他金军见青面夜叉被擒纷纷前来相救。
李世辅飞舞双刀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左突右杀,金人纷纷败退。
李世辅三千人马除了少数伤亡外几乎是全军回到西夏,李乾顺见李世辅三千人马活擒了青面夜叉不禁大喜。
李乾顺烹煮了青面夜叉之后便命李世辅为延安招抚使,以文臣王枢为监军,大将移讹为陕西招抚使,率兵十余万骑,择日起程。
李世辅帅大军浩浩荡荡来到延安城下准备和金人大战以报家仇,到了城下将军队列于城下。李世辅哪里知道他去西夏的这半年南宋已经与金国有协议,金国已经将延安割让给了南宋。
宋朝延安路总管赵惟青见李世辅和前军都是宋人的打扮便高喊道:“延安路如今已是复归大宋,今已有赦书在此,你等皆是宋人,为何要助夷狄霍乱自己的国家。”
李世辅在城下大惊,不一时延安城门打开,一个小校手捧赦书出来给李世辅看。
李世辅看到赦书不禁下跪痛哭,那三千军士也下跪大哭。
李世辅虽然不能报仇了但见所部民心还是思念宋朝,便退回二十里安营扎寨,派人去请王枢和移讹来军中议事。
二人前来。李世辅也不隐瞒,直接开门见山道:“李世辅自由受儒家影响深知忠君爱国,今日欲归大宋,请二位老爷同去,若不同去请二位自回,李世辅即日要南归。”
王枢大怒道:“偏的你赵宋会忠君爱国,我大夏国都是背主求荣的贰臣不成,你李世辅莫不是要做那反复无常的慕容翰不成?”
移讹也怒喝道:“当初,你李世辅穷途末路来归我大夏国,欲要乞兵报仇,且助我国攻取陕西,现在你到了延安路,却要南归,我们回去之后该如何向我家国主交代?”
移讹刚说完,李世辅知道劝降二人无用只能劫持他二人二话不说,抽刀就朝他砍去。
虽说事发突然,但移讹也是马背上长大的党项人颇有勇力,反应自然不慢,见李世辅的刀砍来慌忙闪过夺路而逃。
王枢是文臣,平时只知道坐在机关单位缺乏体育锻炼,被李世辅将绑成了粽子,押着南下。
移讹逃出后,马上率夏军精锐五千铁鹞子来追。这铁鹞子乃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所创的重装骑兵部队。
除了用它作为西夏最高统治者的护卫、仪仗外,后来发展成为西夏的主力军,作为冲锋陷阵、突击敌阵的前军。
铁鹞子的军士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步兵挟骑以进,与金国的铁浮屠类似。
是整个西夏最王牌的骑兵,但到了此时铁鹞子军中汉化已久战斗力已经远远不如李元昊时期。有很多军士也是行贿高官在这军中任职,战力远非亡命之徒可比。
李显忠带所部人马见铁鹞子追来,带头手舞双刀驰入敌阵,也不仰视,只砍马脚。
铁鹞子都是用铁链相连一起,一匹马倒其余的全倒。
李世辅众人英勇奋战,夏兵大溃,被杀死、践踏的夏兵约有好几千人。移讹单骑逃出战场。
李世辅帅军士又行出十里,后面的西夏轻骑兵又追了上来,李世辅在地上插了一把匕首,骑马跑车一百步多,
大声喝道:“夏主待我李世辅不薄,今日李世辅不愿再多伤人命,我若在这百步以外射中这匕首柄你等就不必再追了,你们的脑袋自然是要比这匕首要好射的多,若我李世辅射不中任你来追赶。”
说完弯弓搭箭一箭正中刀柄,西夏追军大惊,谁能想到这李世辅有如此高超的箭法,又见铁鹞子军都败了只好任其南归。
李显忠获夏人战马约400匹。李显忠沿途不断出榜招兵,十几日内竟招募万余人,一路招兵买马,等到了鄜州,队伍已扩大到四万多人。
此时完颜撒离喝在耀州,听说李世辅要来了,内心想起被李世辅刀夹在脖子上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连夜奔逃,生怕跑的慢点,被李世辅逮个正着。完颜兀术正要继续与吴玠对抗,听闻李世辅在后方作乱即刻发兵攻打,李世辅此时早已进入宋朝地界。
到了成都以后,吴玠见了李世辅见其英武绝伦,听完南归之路更是叹服不已,二人互相结为异姓兄弟,每次宴会时都对外人称赞李世辅:“忠义归朝,惟君第一。”
李世辅在成都住了一个月后顺流东下之后到临安,赵构派王洋之三十里郊外迎接。
王洋之见李世辅相貌与中原人相貌有差异,交谈之间才知道李世辅是党项人,不由得大惊,心道:这华夏文明真是厉害,可以将周边死心塌地的为华夏之国来卖命。
李世辅面见了皇帝赵构,这时的他正值不到三十岁青年时期,赵构感念他的忠勇,赐其名为李显忠。
正是:万里归国英雄在,三江故土忠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