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亚平读研究生以后,弟弟志元骑着小三轮车突然来到罗家村,将两个大西瓜放到地下。
“志元,你不是上学吗?是妈让你来的?”朱梅递给志元毛巾,让他擦擦汗。
志元没回答她这个问题,他四顾了一下房间:“红红、敏敏呢?”
“跟她爷爷去镇上玩去了。”朱梅将一个西瓜放在水桶里,用手洗了洗,然后放在案板上。
“姐,我没考上初中。我想找个工作。姐夫现在上研究生了,你问问姐夫,能不能在他原单位给我找个工作?”亏志文想得出。
“你先歇歇,我一会就回来。”朱梅将切好的一块西瓜递给志元,然后,将另一个西瓜给婆婆送去。
婆婆听说她弟弟来了,就让朱梅给公公打电话,让他从镇上买两个烧鸡来---公公退休后,被镇上的一个铜厂返聘当财务顾问。
“妈,我弟弟不是外人,随便吃点就行了。”朱梅摆摆手后,就回到自己房间。
朱梅用毛巾擦了擦手。
“志元,你先在家坐一会儿,我去镇上电话亭给你姐夫打个电话。”朱梅嘱咐了几句后,就骑着志元的三轮车到镇上去了。
十分钟后,她将三轮车停在电话亭旁边后,就进了电话亭,给亚平打电话,可是拨了几次电话,对方却没回音。
“可能是亚平正在上课,”朱梅想:“停一会再打电话吧!”她的心里砰砰直跳。
过了五分钟,她拨了两次,亚平终于接电话了。
“亚平,你可回电话了。。。。。。”朱梅激动地语无伦次地说:“你在上课吗?要吃好,喝好。。。。。。”
亚平问她有什么事吗?她这才把志元的事跟他说了。亚平告诉她,原单位现在已经“改制”为民营企业,自已已与原单位没什么联系了,至于志元的工作,他放假后,回家住几天,帮他租个门头,干个烟酒糖茶什么的,现在干这个比挣死工资都挣钱。
朱梅还想再说几句,亚平已经挂了电话。
朱梅到铜厂将两个女儿接过来放在三轮车上面,然后,买了鱼肉,还有孩子爱吃的食品,就回家了。
两个外甥女一见舅舅,亲不够。志元给两个外舅女一人一个玩具。
中午,朱梅做好中午饭后,让两个女儿喊奶奶过来吃饭。
吃饭的时候,朱梅谈到弟弟的工作的事。
“要不,让红她爷爷操心看看能在镇厂子里找个工作不。”婆婆关心说。
“不麻烦爸了,亚平说晚两天回来帮我弟弟找个门头开门市。”朱梅将一块没骨头的肉放在婆婆碗里。
“亚平回来多住几天吧?”婆婆一听儿子要回来,脸上绽满了笑容。
。。。。。。
十天后,亚平回家了。他好象过了几个春秋一般,趁孩子不在跟前时,从后面紧紧抱住妻子,妻子闭上眼睛,急促地喘息着。。。。。。
第二天上午,给娘家大队打了个电话,给志元捎了信,约好明天去县城,跟他姐夫一块找门头。
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志元骑三轮车来到罗家村,姐姐、姐夫坐在三轮车后面,由志元骑着三轮车来到了县城。
由于亚平一直在县城工作,对县城的各个街道都比较熟悉,因此,不到三个小时,就定下了一个门头----在县城凤凰街东头。
亚平与朱梅商量了一下,把这几年的积蓄----四千多元拿出来帮志元置办了开门市所需要设备、烟酒糖茶等;又马不停蹄地帮他办理了营业执照。
在朱楼村当支书的岳父为了儿子能“立业”,也辞去了“公职”,在门市部帮儿子创业。
朱梅为了能让亚平安心读研,想到县城干点生意,跟公公婆婆商量了一下,公公说他有退休金,可以每月给亚平寄点生活费,朱梅说,自己趁年轻干点,能给家里贴补点家用;再说,红红的姥姥、姥爷都在县城,两个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正好到县城上学,由两个老人帮着照顾点。
公公婆婆只得同意了,只是心疼儿媳太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