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为了解除妻子的后顾之忧,亚平又把岳母接到县城,一方面做饭,另一方面照顾一下红红和敏敏,为此,亚平租了一个小院,六口人住在一起,互相照应。

一开始,志元的生意非常惨淡,一个月挣的也就够付房费的。

朱梅也为弟弟担忧:过几年弟弟年龄也大了,连个事业都撑不起来,怎么找个对象;再则,住房费还得一个月一付;幸亏公公早晚贴补俩钱,要不然,日子怎么过呀!

一天上午,朱梅去赶集,发现在集市的一个路口围着一群人,喇叭里在循环喊着什么。

她以为有什么便宜货,就走到了跟前:原来他们正竞相买热腾腾的玉米!一位长得胖乎乎的妇女忙得不亦乐乎!

她这才听清喇叭里喊的是:“棒子,热棒子,刚出锅的热棒子!”---在当地,玉米又叫棒子。

“对呀!我为什么就不能卖棒子挣钱呢!”

朱梅这样想着,又伸头仔细看了看,很简单:一辆三轮车,一个小喇叭,一个盛玉米的大盆。除了需要买个小喇叭以外,一切都是现成的!

朱梅回到门市以后,把自己的想法给父母、弟弟一说,都说是个好主意。

“小梅,你就放心去干吧,我在家会看好红红和敏敏的。”母亲拍着两个外孙女的肩膀说。

“妈,我要吃棒子!”红红、敏敏伸着小手闹着要吃棒子。

“只要听姥姥的话,让你姐俩吃个够!”朱梅搂着两个女儿说。

“姐,你到哪里进棒子去?”志元从柜台里走出来,递给姐一个雪糕。

两个外甥女伸手要吃,被姥爷制止了:“刚才两个人一人吃了一个,再吃就拉肚子了!”

“那我也不吃了。我的肠胃也不好,”朱梅将雪糕又还给志元:“你一说,提醒我了,我光看她们卖棒子了,还不清楚她们是在哪里进的,我这就去打听打听去。”

朱梅骑着三轮车又去市场卖棒子的地方,发现那个胖妇女推着三轮车准备“收摊“。

“还有热棒子吗,来一个!”朱梅紧走两步,递给她一元钱。

“哎呀,大姐你来晚了!”胖妇女抱歉地说:“不大热了。”

“凉点不要紧。”朱梅掀开盆子上的盖头:还有两三个。

“这样吧,大姐,我给你两个吧!”胖妇女接过钱来放进挂在胸前的钱包里;又将两个棒子递给朱梅。

朱梅接过棒子,又给胖妇女要了旧报纸包上。

“我想问一下,你的棒子从那里进的?”朱梅不经意地问。

大概意识到自己这样问会使对方不乐意,朱梅脸上掠过一丝“讪讪”的表情。

“是俺家自己种的。”胖妇女低倾着头,骑上三轮车就走了。

朱梅多了个心眼,骑上三轮车“尾随”着她进了一个小胡同,只见几个妇女正从一辆货车上“抢”棒子,旁边有一个男子正在过磅。

朱梅恍然大悟,她推着车子,迅速来到货车旁边,提着两个编织袋子,从货车上装了满满两袋子玉米;过了磅以后,又问他们每天什么时间过来,然后便心满足地回家了。

当她回到家,将三轮车上的两袋玉米扔下来时,两个女儿蹦蹦跳跳地抱着玉米就啃,被朱梅夺了过来。

“哎呀,两个小馋猫,这是生的,不能吃。”她从怀里掏出暖得有点热气的玉米,塞给两个“小馋猫”。

“小梅,你从那里弄的?”妈刚做完饭,撩起围裙擦了擦手。

“路上检来的。”朱梅开了个玩笑。

“检来的?”红红信以为真,她拉着妹妹一人拿着一个编织袋就往外跑。

“您两个干嘛去?”朱梅喊道。

“检棒子去。”红红头也不回地应道。

“回来,妈妈是骗你两个的。”朱梅紧跑两步,将姐妹俩拉回家。

不一会儿,爸从门市部回来了。

吃饭的时候,朱梅谈到了卖棒子的计划。

“我下午在院子里给你盘个炉灶,”爸抽着卷好的香烟:“晚上我回老家一趟,把那口锅带来,顺路把西屋里的那一堆木柴也带来,够烧几天的。”

“爸,你让志元回去吧,这晚上黑灯瞎火的。”朱梅给爸爸盛了一碗玉米粥。

“还有,把那个大面盆也带来,盛棒子用,挺瓷实的。”还是妈细心。

吃完饭后,朱梅帮着爸爸和泥,搬砖。不到两个小时,炉灶就盘好了;又用大塑料纸四面围起来。

朱梅给爸爸端来了洗脸水,红红给姥爷拿来了毛巾。

“还是俺红红有眼力架,没白疼。”姥爷接过手巾擦了擦手。

敏敏从饭桌上给姥爷端来了一杯水。

“俺敏敏也没白疼。”姥爷接过水杯,拍了拍敏敏的脑袋。

下午,朱梅到门市部替志元值班,志元骑着三轮车就回老家了。

大约晚上八点左右,志元就将煮玉米所需的东西都带来了。

第二天上午,爸爸将大铁锅扣在炉灶上。

朱梅将四五十个玉米摆放到锅里,然后,倒进凉水,水位大约高出玉米二指左右。

朱梅往炉灶口塞木柴时,爸爸拍了拍膝盖,叹了一口气:“忘了带来风箱了!放风箱的口我都留出来了。”

“对啊!”朱梅也拍了拍脑门。

没办法,朱梅只好用芭蕉扇对着炉灶上下扇风。还好,炉灶口正好得风,不一会儿,木柴火焰跳跃着舔着锅底。

大约二十分钟后,整个院子里便弥漫着玉米香。

朱梅掀开锅盖,让热气在空气里跑了一会儿后,便用木夹子将玉米一个一个盛到大盆里,上面盖上纱布,然后,将大盆放进三轮车里。

朱梅推起车子正想出门,爸爸招呼她停一下。

“什么事,爸?”朱梅调转身子问。

“给你个包,里面有零钱。”爸爸交给朱梅一个带着长带子的粗布钱包。

“还是爸想得周到。”朱梅接过钱包,然后,挂在胸前。

“妈妈,我也去。。。。。。”红红、敏敏闹着也要跟着去。

还没等妈妈同意,两个淘气包就爬上了三轮车。

当朱梅带着孩子骑到市场上时,只见市场上相差不远停着几辆三轮车,几个喇叭清一色播放提前录好的“广告语”----“棒子,热棒子,刚出锅的热棒子!”

前面围着买玉米的男男女女。

朱梅在离他们不远处将三轮车停下后,将两个孩子从车上抱下来。

她眼睁睁地看着买玉米的人们来来往往,而自已的一大盆玉米却无人过问。

她后悔自己忘了买个小喇叭。

“棒子,热棒子!刚出锅的热棒子!”红红用稚嫩的声音学着喇叭喊道。

“棒子,热棒子!”敏敏也跟姐姐学,却怎么也学不全。

别说,两个孩子的呼喊还真起了效果---不一会儿,一群人便将三轮车围得水泄不通。

“给我两个。。。。。。”

“我要三个。。。。。。”

两个孩子看妈妈有点手忙脚乱,懂事地帮妈妈从盆子里拿玉米。

不到十分钟,一大盆玉米就被抢购一空!

就在这时,从西南面突然铺过来一片乌云,不一会儿就漫过头顶,布满了整个天空,转瞬间电闪雷鸣。

朱梅赶紧把两个孩子抱到三轮车上,骑上三轮车向市场里面的一个车棚驶去----回家是来不及了,得赶紧找个避雨的地方。

然而,还差五十多米时,大雨点便倾盆而下,朱梅情急中将大盆子盖在孩子头上。。。。。。当她驶到车棚时,自己已经成了落汤鸡,还好,两个孩子还没完全淋透。。。。。。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