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原来,母亲当年在大队当接生员,有一次去县里参加全县接生员培训班,在那里结识了一位老乡――大王庄大队的接生员刘素云。论起年龄来,母亲比刘素云大两岁,两人当时一见如故,非常谈得来。因为培训进行两天,两人安排在一个房间里。刘素云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她突发奇想,提议二人“义结金兰”――说来也巧,母亲虽然有哥哥有弟弟,唯独没有姐姐妹妹;而小梅也跟自己一样的命,如果与素云“义结金兰”,小梅也算有个姨了,想到这里,她欣然答应了;没想到素云是个“得寸进尺”的人,她又提出了一个建议―――给朱梅的弟弟订个娃娃亲。母亲问女方是谁?素云说是她大姐素玲的女儿崔玉凤,论年龄比志元大一岁,十二岁;论模样在村里也是“顶子缨”。母亲当时只当玩笑,哈哈一笑了之。

想不到,当年大年初二,玉凤两手提着礼物来走亲戚,见了她,姨长姨短的,母亲见玉凤长得水灵灵的,又这么懂事,这回儿是真“相中”了!玉凤走后,母亲问小梅的父亲:“你看玉凤这孩子怎么样?”爸爸当时回答了一句:“等志元大了,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吧!”

母亲曾玩笑地问志元:“将来让玉凤当你的媳妇吧?”

志元当时还没大人心眼,嘿嘿一笑,算是回答了。

第二年秋天,两位“干姐妹”又因为参加县里计划生育会议相逢。

“大姐,玉凤这孩子不错吧?”素云将削好的苹果递给母亲。

母亲点了点头:“说起来素云这孩子,论长相,论聪明都不错,但不知素云是哈想法?”

“大姐,我问过我姐了,她说只要咱这边没意见,玉凤那里你就不用操心了。”素云拍了拍母亲的肩膀说。

……

“现在不知道你姨是啥意见,”母亲皱了皱眉头:“我担心你弟弟这里再找对象,人家说你弟弟是陈世美。”

朱梅一听这句话,笑得直不起腰来。

“傻妮子,做梦捡着元宝了,看你把你笑的?”母亲扯了扯女儿的耳朵。

“妈,我弟弟又没跟玉凤结婚,他当谁家的陈世美?”朱梅揉搓着母亲的肩膀:“再说了,说不定人家玉凤压根就没把弟弟当回事呢!”

一句话提醒了母亲:“那我抽空看看你姨,探探她的口气……你还别说,你这一揉,浑身很舒服。”

“妈,舒服吧?”朱梅又在母亲后背上按摩着:“我看还是我去吧,您走路没我方便。”说着,又是一阵咳嗽。

“还说比我方便呢,”母亲心疼地摩娑着女儿的手背:“你都咳嗽快一星期了,听妈的话,找个时间去医院看看去吧。”

“妈,我答应你,从我姨那里回来后,就去医院看看。”朱梅拿起梳子来给妈妈梳了梳头发。

第二天上午,朱梅买了些水果和糕点,骑着三轮车驶向大王庄。

一个小时后,朱梅就到了干姨家门口。只见红色大门上着锁。因为出嫁的原因,朱梅大约有好几年没去干姨家了,现在才来看姨,她总感觉有些愧疚。

“闺女,你找谁?”一位大约五十多岁的妇女问。

“姨,我是小梅,你不认得我了?”朱梅摇晃着她的手。

“小梅,死妮子,这么多年也不来看你老姨,我上那认去?”干姨眼里闪着泪光,一边说一边拉着朱梅就往家走。

朱梅将三轮车推进院子里后,就跟干姨拉起了家常。

“小梅,我也多年没见你母亲,她现在还好吧?”干姨给朱梅倒了杯茶,抹着眼泪说:“你不知道,这么多年来,我经常在梦里梦见我那老姐。”

“姨,我妈也是天天念叨您,这不,叫我给您带了点吃的。”朱梅从篮子里把水果和糕点拿出来,又给干姨削了个苹果。

“你看又不是外人,还拿东西干哈?”干姨接过苹果来咬了一口:“你弟弟志元上高中了吧?”

“他现在县里开门市……”朱梅闪烁其辞,欲言又止。

一阵沉默。

少顷,干姨将苹果核扔到垃圾桶里,又坐下来抚摸着朱梅的手,埋下头说:“小梅,干姨有件事不瞒你,就是玉凤这孩子叫我不省心”

“姨,是不是玉凤有对象了?”朱梅感到有一种“期望”提到了嗓子眼。

“小梅,你妈没跟你提过志元跟玉凤的事儿?”干姨拍了拍朱梅的手。

“我好象听妈提过。”朱梅喝了口水。

“当年我跟你母亲感觉他俩挺般配,就订了娃娃亲,没想到,玉凤这孩子心野,”干姨低下头显得一脸愧疚:“没想到她在砖厂谈了个对象,我真没脸见你妈。”

“姨,你不用愧疚,是他俩没这个缘份,”朱梅竭力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再说,玉凤也没错,年轻人时兴‘婚姻自主’嘛!”

“你这么想得开,老姨心里好受多了。”干姨站起来说:“小梅,你坐着喝水,中午咱娘俩边吃边聊。”……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