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九月中,距离杨锦醒来已经一个多月。

这些日子以来,凤霞庄刚刚完成秋收,庄户们在新管事张老汉的安排下自觉缴纳完今年的租子。

眼看着主家果然说到做到,除开一成半的租子外分毫不取,庄户们一个个不由得感叹主家仁义,日子是愈发好过起来了。

感念于主家恩德,要不是杨锦已经言明府中暂时不再招纳人手,这些庄户们恨不得都把家里的娃子送去替杨锦办事。

如今整个大晋国,低至一成半的租子只怕也只有凤霞庄才有了。

如今年成不错,每户都有二三十亩良田,除开给主家的租子外,一年下来能得余粮八九十石,足够养活一家数口外还有富裕。

凤霞庄前任管事王友德的院子如今已经改成了一处偌大的作坊,张铁每日带着24个少年在外院演练杨锦定下的操练之法。

如今张铁已经成了杨家的外院管事兼任护卫头领,他手下那24名从凤霞庄遴选的青壮少年都成了杨家第一批护卫。

杨锦利用所知的后世练兵方略,结合这个时代的作战方式制定了一套独有的操练之法。

这套操练之法共分为5个方面,体能、队列、骑术、刀枪搏杀以及阵法。

其中体能训练主要是每日早晚五公里的负重奔跑,配合上杨锦不计成本的伙食投入,从一日两餐改为一日三餐,且保证了每日都有肉食摄入,让这些少年的身体素质得以快速提高。

而队列则是杨锦交代的重中之重,严苛程度堪比军法,张铁等人虽然觉得新奇,但想到自家少主乃是军伍世家出身,治下严肃些倒也说得过去。

骑术训练则是杨锦特地从凤鸣庄调来的优质俊马亲自教授骑术,刀枪搏杀之术是杨锦从家传武学中筛选出一些最基础实用的部分总结而来。

除开上面这些操练项目之外,杨锦还格外增加了一项阵法演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熟练掌握。

这套阵法其实就是另一个世界戚大帅的鸳鸯阵,鸳鸯阵灵活多变,分为刀盾手、长枪手和狼筅手,6人12人24人皆可成阵,还可以一分为二一分为三变成两仪阵、三才阵,是冷兵器对抗的不二法宝。

刘三则整日往返于京都店面和凤霞庄,内院中数十个庄户已经成了第一批作坊工人。

这作坊每日都会有许多车辆从外面运来源源不断的盐矿,然后再由作坊的工人经过一道道杨锦亲自设计的流水线过滤提炼环节最终制作成可供食用的矿盐。

如今作坊院子中已经堆积了成车成车的矿盐,只等开始上铺出售,就能替杨锦换来源源不断的财货。

杨锦此时正带着兰儿巡视作坊,刘三跟在身后。

“少爷,今年收成不错呢,凤霞庄今年上缴的租子折银共3185两,凤鸣庄按照少爷你的吩咐继续扩大马场,府中拨下银钱共1200两。”

兰儿手中捧着账本,说到收成不错的时候开心不已,但提到给凤鸣庄拨钱的时候又是一阵心疼,活像一个守财奴似的,逗得杨锦哈哈大笑。

见自家少爷笑话自己,兰儿不服气的嘟着嘴囔囔道:“本来就是嘛,少爷,凤鸣庄的马场可比庄稼值钱多了,怎么反倒还要从主家拨钱?”

杨锦没好气的捏了捏小丫鬟的脸蛋,解释道:“就是因为马儿值钱,对少爷有大用,才要多下本钱去扩张。”

杨锦深知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马匹的重要性堪比后世的飞机坦克。

打发完小丫头,杨锦这才朝刘三问道:“京都近日盐价如何?”

杨锦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最近京都流传大晋与西楚南吴两国关系又开始紧张起来,而大晋大部分的食盐来自于南吴,导致盐价开始上涨。

刘三恭敬地行了一礼,回道:“回少主,如今市面上的盐价已经涨到了100文一斤,而且有价无市。”

“朝廷可有应对之策?”杨锦继续问道。

“朝廷已经拿出了储备盐平价出售,并且政事堂发出了严查恶意囤积哄抬盐价的政令,已经有好几家小商号因为溢价售盐被京府查办了。”

杨锦听完点点头,这倒是在意料之中,自古以来财帛动人心,总是有人要钱不要命的。

朝廷的应对还算及时,但大晋缺盐却是不争的事实,杨锦之所以首先选择制盐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赚银子。

更重要的是让朝廷看到他的作用,让皇帝陛下看到他的忠心,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带领杨家重新踏入大晋国的权力阶层。

杨锦深知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手中无权,再多的财富也都是肥羊。

而没有武力加持的权,则如同无根之木一般朝不保夕。

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没打算将制盐之法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而是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利用制盐之法博取一个进身的机会。

眼看时机已然成熟,杨锦转身下令。

“刘三,从明日开始,安排各处商铺开始售盐,定价60文一斤,每户每旬限购5斤。”

“是!少主。”

这个定价是杨锦深思熟虑后决定的,60文一斤是寻常老百姓能够承受的合理价格,限购则是为了避免初期有人恶意囤积哄买。

如今凤霞庄的制盐作坊每天可产盐5万斤,一个月就是150万斤盐,一个月就能有9万两银钱进账,除掉成本开销后至少也有8万余两。

这笔钱对于曾经杨家这种顶级门阀来说虽然不算夸张,但胜在源源不断,名利双收。

眼看天色将晚,杨锦再次对张铁、刘三两人叮嘱一番后便带着兰儿准备回府。

与此同时,大晋政事堂司衙中,本该下值回家的执政大人唐渊明正皱着眉头翻阅文书。

准备例行清扫的吏官在门外瞧见唐渊明辛勤的身影不由得心生敬意,当即小心地掩上房门,避免外面的寒风吹了进去。

“唉……这样下去不是个法子,国朝虽有储备,但也只能解一时之急,还得从根子上解决才行……”

唐渊明一声轻叹,放下手中文书,将目光望向一旁的地图。

地图上有着一个显眼的红圈,是用朱笔圈出,红圈中,江陵府三个大字十分显眼。

唐渊明注视着江陵府三个字,眼中徒然爆发出一股浓烈而决然的战意。

“大晋必须拿下江陵!”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