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的一缕阳光照在朝堂内“圣神文武”的匾额之上,满朝文武正在垂拱殿聆听道君皇帝的朝训。
朝堂之上,道君皇帝倾坐龙椅,伸了个腰,懒洋洋地说道:“宣旨吧,梁大人。”
“咳咳!”一旁侍立的梁师成捋了捋衣袖,展开诏书,清了清嗓门,尖声道:“朕膺昊天之眷命,在熙宁初,有诏厘改公主、郡主、县主名称,时群臣不克奉承。近命有司稽考前世,周称'王姬',见于《诗·雅》。'姬'虽周姓,考古立制,宜莫如周。可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其称大长者,为大长帝姬,仍以美名二字易其国号,内两国者以四字。”
朝堂之下幞头攒动,臣子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君皇帝今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婺州观察使王禀愁眉紧缩,紧紧握住手中写满密密麻麻字的玉笏板,若有心思地站立不安。
赵佶朝堂下的蔡京使了个眼神,蔡京心领会神,上前一步,御史中丞王黼见状亦步前趋奉承道:“臣等附议,恭贺道君皇上明鉴礼制,圣神文武!”随即百官磕头附议,朝堂传来一阵山呼圣主英明之声。
原来,今日之旨乃系道君皇帝和蔡京早已商议好的结果。前些日子赵佶闲着突发奇想,觉得“公主”两个字不甚优雅,跟蔡京说了一下,蔡京便投其所好,跟他提及了周制里“帝姬”的典故,二人一拍即合,随兴叫翰林院草拟了这么一道圣旨。
“好!众爱卿明白事理,不似前臣愚昧,朕甚感欣慰。因此次册封乃稍作厘改,故仪式从简。册封的诏书已经拟好,宣朕的公主们觐见。”道君皇帝龙颜大悦,欣喜地说道。
“宣公主觐见!”太监尖细响彻的声音穿过垂拱殿前的回廊,等候在紫宸殿内的珠翠罗绮的众公主在太监的引导下排成整齐的队列,徐徐走向朝堂。排在队列前首的是皇嫡长女荣福公主赵金奴,乃先皇后显恭皇后的独女,已嫁左卫将军曹晟,位列其后的是现任郑皇后的嫡长女嘉福公主赵玉盘,也已嫁予左卫将军曾夤,其后是待字闺中的安福公主赵金罗、昌福公主赵瑚儿,此二位公主皆是郑皇后所出,再后便为各宫嫔妃之女。
太监引公主等于拜位北面行三跪九叩礼,礼毕起身,再进至朝堂前跪,听宣制册。
梁师成侧身从一旁的小太监手中取出圣旨,冉冉宣曰:“朕绍膺骏命,爰思浚哲之朝,已重肃雍之德。载稽令典,用涣恩纶。资尔秾华,婉娩天资,才明夙赋。为表帝女之贵,特封荣福公主赵金奴,赐号荣德帝姬,赐黄金五百两,绸缎两千匹。特封嘉福公主赵玉盘,赐号嘉德帝姬,赐黄金五百两,绸缎两千匹。特封安福公主赵金罗,赐号安德帝姬,赐黄金五百两,绸缎两千匹,赐居琼华园……”
云顶檀木作梁,金漆雕龙宝柱,自打投胎皇室,还是头一次见到父皇处理政务的地方。时年七岁的柔福公主赵多富依偎在姐姐康福公主赵福金身后,有些胆怯,目光游离于朝堂内拥挤的绯色罗袍官服者,渴望能找到熟悉的面孔。
柔福公主赵多富,乳名嬛嬛,是懿肃王贵妃的第三女,因懿肃贵妃前两个女儿都不幸夭折,所以从小跟年长六岁的康福公主赵福金一同玩耍,两人亲近得犹如同母姐妹。她有一个同母哥哥,名叫赵楷,是道君皇帝在世的次子,也是他最为宠爱的儿子。昨晚赵楷告诉她,今天早朝皇上也叫上了他们几个年长的皇子参加。
“嬛嬛妹妹,嬛嬛妹妹。”
赵多富听见官袍群里有人轻声地呼唤他的名字,声音嘶哑而不刺耳,是刚入青春期男孩的变声。赵多富环视四周,并没有看到呼唤她的人。
“嗨!我在这儿!”男孩调皮的朝她挥了挥手。
原来是赵构哥哥,柔福公主俏皮地跟他眨了眨眼睛。
“特封华福公主赵小金,赐号华福帝姬,赐黄金一百两,绸缎五百匹,钦此……”朝堂上梁师成尖细的声音缓缓降低,直至拖至空荡的回音。
听到名字的公主们欣然上前接受敕封,偌大的殿前只剩下柔福公主一个人茕茕孑立。
“嘿!杵在这发什么愣呢!”冷不丁从身后蹦出一个绯色罗袍官服的爽朗少年,原来是赵楷哥哥。
“看来父皇把你遗忘了,哈哈!”赵楷戏谑道。
“哇……”原本就害怕孤单的柔福公主眼泪一下子就蹦出来,泪流不止。自从前年母妃薨后,柔福公主从来没有如此悲伤过。
“嬛嬛乖,嬛嬛不哭。”赵构从群臣中径直地走过来,一把抱住柔福公主拥入怀中,“嬛嬛有九哥在,九哥不会丢下你。”
“赵构哥哥,是不是父皇不要我了?”柔福公主瞪大澄亮的双眼,一脸天真无邪地问道。
“怎么可能!父皇比九哥更爱嬛嬛!”赵构宽慰道。
“那你说,父皇为何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
赵构抱着柔福公主,凝神思索,连尚在襁褓中的华福公主都有了新封号,为何父皇却忘了比她年长七岁的嬛嬛……
赵构眉头紧锁,握紧拳头,随即放下柔福公主,毅然朝殿内走去。
“站住!”赵楷一把拉住赵构,斥问道:“你要做什么?”
赵构甩开赵楷,坚毅地回答:“我要去向父皇讨个公道。”
“父皇,您不能这么草率地册封!”赵构跑进殿内,叩地跪拜道。
一霎那,庄严肃静的朝堂唏嘘起来,众臣窃窃私语,议论赵构年少鲁莽,冒犯龙颜。
只见道君皇帝整了整衣袖,不紧不慢地问道:“哦?你倒是说说朕哪里草率了?”
“您册封了所有的公主,唯独遗落下柔福公主,您不能这样对她,她也是您的女儿啊!”赵构含泪抱拳道。
“那你也是朕的儿子啊,你可知道做儿子的冒犯父亲是不孝吗?”道君皇帝正声道。
“儿臣自知鲁莽,但身为兄长,不能眼见妹妹平白无故受欺而不作为。儿臣甘愿受父皇任何处罚,但求父皇给柔福公主补个册封。”赵构说罢长叩在地。
朝堂气氛异常宁静,仿佛时间凝结,久久不见人动,不闻声响。
良久,道君皇帝干咳一声,梁师成从龙案上托起一卷圣旨,面色焦灼地对赵构说道:“哎呦,九皇子您这是错怪皇上了,皇上单独为柔福帝姬拟了旨,留着最后给她最高的赏赐呢!”
“啊!”赵构脸色灼烧了一般红到耳根,无地自厝。
“念吧。”道君皇帝道。
“诺!”梁师成遵命道,随即缓缓舒展开圣旨,宣曰:“朕膺昊天之眷命,爰思浚哲之朝,已重肃雍之德。柔福公主赵多富,知书识礼,珩璜有则,礼教夙娴,冰雪聪颖,谦虚恭顺深得朕心,现在奉为圣谕册为咨尔柔福帝姬,赐黄金一千两,赐绸缎两千匹,赐居菡萏园,赐侍女一十二名。钦哉!”
柔福公主在引赞官的引导下,姗姗地步入朝堂。道君皇帝望着眼前的垂髫幼女,脸型的轮廓中隐约有着其母妃懿肃贵妃王氏的身影,脑海中回想起十九年前初见她时的邂逅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