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早自习是班主任难得亲自参与的课时,所以学生们离家上学的时间往往会比平时早上十分钟。
林夏心情畅快地在田埂之间穿行。
林秋离家已将近一个月,虽然从前他在家的时候自己的待遇也比他好一些,但是总不如自己一个人在家,母亲想疼小儿子都找不到对象是不?
至少这个月零花钱就比三月多了两块。
离学校已经不远了,前面路边有一座十来米高的残坟,据说是明代一个王爷的陵墓,不过多次被盗又没有妥善保护,连考古的价值都没有,历经多年风化,现在看起来就是一座高一点的土堆。
林夏沿着土堆旁的路绕行,不远处是一小片蓖麻树林,蓖麻树枝上抽条的新叶已经很明显了,等到夏天到来的时候,会有一种很特别的香味。
再拐过一个弯就是学校的围墙,沿着围墙边的小路走不到十分钟就是大门了,林夏一直觉得自己还是很受老师重视的,毕竟他的成绩在全年级两个班里还是排得上前20,虽然学校每年高考难得有一两个考上大学的,林夏仍然觉得自己的机会比较大。
猛然一声脆响打断了林夏的思考。
学校围墙边的路上有两个青年在打架,都是手里拎着一根钢管,叮叮当当地互相碰撞出清脆的响声。
两个人你来我往,动作激烈而效果只有钢管交击发出的声响,就像戏台上两个单挑的大将,跳来跳去的很是好看。
这两个人林夏都没有见过,不过口中不断吐出的芬芳之语让林夏认识到他们肯定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于是下意识地贴着路边想要绕过去。
这条土路宽度大约三米多,那两人要是规规矩矩按照杨家枪或者岳家枪的套路互殴,留出来的位置应该是够一个人通行的,就算五郎八卦棍也占不了那么多空间。
可惜这两个青年对谁家的枪法谁家的棍法似乎都不熟练,翻翻滚滚斗了好几个回合,忽然就打歪了方向,两根钢管同时敲在正偷偷溜过去眼看就要脱离这个修罗场的林夏右腿上。
两声清脆的咔擦声几乎同时响起,剧痛刚刚传到林夏的大脑,那两个青年已惊呼一声,转身就跑,瞬间就消失在学校围墙的另一个方向。
林如海收到学校传来的消息时,已是九点多,忙慌地请了假,骑着自行车朝医院赶去。
几乎同一时间,上午第二节课下课铃声响起,除了曾志强因为值日留下之外,林秋跟着班上的其他同学向操场跑去。
这是每天课间操的时间,有整整二十分钟,今天是周一,是升旗仪式。
若非值日或者特别的事情,缺席的要被记过的。
林秋的心情和他的脚步一样畅快,因为今天的《融城日报》二三版中缝刊登了他花30元投放的《断绝父子关系公告》,两份样报其中一份,他中午就打算去邮局寄回家里,附上的还有一张纸条,提醒林如海注意中缝的公告,并且要求约定一个时间去派出所办理分户手续。
不管林如海是否同意,协议加上公告,除了赡养外,在法律意义上他已对林如海没有义务;至于赡养问题,有前世的经历,林秋相信林如海活不到需要自己赡养的年龄。
就算因为重生而改变,林如海不再被肺癌困扰,他一样活不到退休年龄。
简短的升旗仪式都快结束了,乱哄哄的学生方阵才勉强安静了下来,因为他们注意到操场的讲演台上不是课间操的领操同学,而是笑吟吟站在上面的校长。
曾校长对学生们的纪律和秩序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一大早就被告知林秋又连续有两篇作品发表,这是锦上添花的事儿啊!
“老师们,同学们,”曾校长手里没有任何发言稿,作为一个校长,这点脱稿讲话的能力他是毋庸置疑的,“我是曾世勤,耽搁大家几分钟时间,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曾校长顿了片刻,认为已经吸引了台下众人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我们学校的、初八九级六班的林秋同学,课余时间练习写作,最近连续有三篇作品分别在《当代》、《诗歌》和《融城日报》获得了发表!”
带头鼓掌。
虽然有高音喇叭加持,但是八十年代扩音设备的质量使得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听清楚曾校长讲的内容,不过校长大人都鼓掌了,大家好歹要给个面子不是?
于是热烈的掌声响起。
曾校长满面笑容地双手压了压,待掌声轻下来,补充说道:“可能很多同学都不清楚这几家杂志或者报纸的分量,我可以告诉大家,其中《当代》杂志是国内文学的顶尖刊物,能够在上面发表作品的人,已经可以被称为国内的优秀作家了!”
于是热烈的掌声再度响起。
在娱乐方式极度缺乏的现在,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地位一天天在提高,阅读成为了除了看电视、跳舞之外最受欢迎的打发业余时间的项目。
至少就林秋所知,初中阶段的女生们放学后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各种书店,里面除了课业参考书外,还有各种言情小说、通俗小说、诗歌等等,还有花花绿绿的各种卡通不干胶贴纸……
初中男生?爱学习的都回家做作业看书,不爱学习的都钻游戏厅和录像厅了,书店基本不去的。
这么说,林秋现在就可以被称为“作家”了?
有几个初二六班的同学是听清楚了校长的讲话的,不禁窃窃私语起来,然后所有人的目光就投在因为个子矮而站在行列第一位的林秋。
林秋只感觉如芒刺在背,冷汗都流下来了。
如果可以,接下来的日子里,林秋宁愿被称为“做题家”,作家什么的,虚名就免了吧,稿费给丰厚点就够了。
课间操结束后,刚回到教室,还没来得及坐回座位,林秋就被同学们包围了。
当然,男生们对作家是不感兴趣的,虽然也好奇地议论,但是绝对做不出来围拢这种事情的。
除了孙海,包围林秋的全部是女生。
李洁:“看不出来啊——哎哎哎,谁踢我屁股?”
岑小雨:“有空能教教我怎么写作文不?”
丁佩:“有稿费不?”
陈娅:“都让开啊!要上课了!!!”
孙海:“下一部主角一定要是我啊!”
……
林如海赶到医院的时候,林夏的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
右小腿胫骨骨折,腓骨粉粹性骨折,需要立刻动手术,最好的结果是不落下严重残疾,但以后行走肯定是会受影响的。
不动手术的话,这条腿都有可能保不住。
也就是说,林夏今后会变成一个瘸子,这还是立刻手术治疗的情况。
林如海先向送林夏到医院的学校教务主任道了谢,并且还上了教务主任垫付的检查费,当面对自己的大儿子时,林如海的耐心和修养还是足够的。
医生说,动手术加住院治疗,药费什么的,大概需要四五百块钱,叫林如海赶紧把钱交上,医院才能最快安排手术,对孩子的影响也最小。
家里大概有七八千块钱存款,做手术还是够的,林如海赶忙应下来,请医生先做好手术安排,自己这就回家拿存折取钱。
教务主任离开医院的时候告诉林如海,林夏这是遭了无妄之灾,属于被误伤,学校已经报了警,但是能不能抓到人、得到赔偿不好说。
毕竟林夏也不认识那两个打架的小混混。
林如海往家里赶的时候也没觉得多憋屈,天灾人祸嘛,躲不开就算了,只是小儿子一向不太瞧得上他哥哥,这下哥哥半残了,肯定更加不放在眼里。
回到家林如海让荣晓睿赶紧去医院照顾林夏,自己拿了存折去银行取钱。
交了费用,知道大儿子明天就能手术,林如海想了想,叫林母今天跑一趟十三中把林秋带回家,就说他哥哥住院了,这个当弟弟的来探望一下总是应该的。
林如海准备晚上回家把林秋的右腿也打断,正好明天一起动手术。
大家腿都瘸了,就不存在谁瞧不上谁了。
毕竟是兄弟,一家人这样整整齐齐当瘸子,挺好。
快到放学的时候,林秋正在收拾书包,李洁又带着四五个女生把林秋堵在座位上。
“说说呗,这作文怎么写能得高分?”李洁一只手撑在课桌桌面上,一只手握着一本卷成筒状的作文本,还有一条腿踩在课桌下面的木条上,活像一个拦路打劫的女恶霸。
李洁成绩非常好,唯一可惜的就是每次40分的作文最高只拿到过27分,所以对提高作文成绩非常有执念。
后面几个女生七嘴八舌,问的也是类似的问题。
林如海看着自己的“二姐”,笑了笑,帮助自己的姐姐提高成绩当然没问题,只是自己作为一个男生,不方便主动对女生太热情。
李洁能主动接近自己,正是一个契机,毕竟前世这三个姐姐对自己真的都是蛮好的,如果有可能,这辈子再认她们一次又何妨。
“嗯,”林秋默默组织了一下语言,“其实要写好作文,最重要的是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当你从文字里深刻地理解了作者写作的本意,再回过头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慢慢地就会有提高。当然自己也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别心里想得到却写不出来。”
“词汇量就得靠大量的阅读,可以多看看课外书、小说什么的。有空的时候要自己多练习写作,笔头子是越练越硬的。”林秋认为自己应该是没有说错的,虽然前世的经历导致自己重生后拥有比较雄厚的文笔底蕴,但是前世自己不也是每个月都要读几百万字的书么。
丁佩插了句嘴:“你举个例呗,这么干说我们不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