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早有人报到许昌,说刘备有诸葛亮、庞统为谋士,招军买马,积草屯粮,连结东吴,早晚必兴兵北伐。

曹操闻之,就聚众谋士商议南征。

荀攸进言道:“丞相,周瑜新死,可先取孙权,次攻刘备。”

曹操对荀攸说道:“我若远征,恐马腾来袭许都。前在赤壁之时,军中有讹言,也传西凉入寇之事,今不可不防。”

荀攸对曹操说道:“以愚所见,不若降诏加马腾为征南将军,使讨孙权,诱入京师,先除此人,则南征无患矣。”

曹操大喜,即日遣人赍诏至西凉召马腾。

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父名肃,字子硕,桓帝时为天水兰干县尉,后失官流落陇西,与羌人杂处,遂娶羌女生了马腾。

马腾身长八尺,体貌雄异,禀性温良,人多敬之。

灵帝末年,羌人多叛,他便招募民兵破之。初平中年,因他讨贼有功,拜征西将军,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弟兄。

当日奉诏,马腾便与自己的长子马超商议道:“我自与董承受衣带诏以来,与刘玄德约共讨贼,不幸董承已死,玄德屡败。我又僻处西凉,未能协助玄德。今闻玄德已得荆州,我正欲展昔日之志,而曹操反来召我,当是如何?”

马超对马腾说道:“曹操奉天子之命以召父亲。今若不往,他必以逆命责我矣,应当乘其来召,竟往京师,于中取事,则昔日之志可展也。”

马腾兄长的儿子——马岱谏言道:“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马超对马腾说道:“儿愿尽起西凉之兵,随父亲杀入许昌,为天下除害,有何不可?”

马腾对马腾说道:“你自统羌兵,保守西凉,只教马休、马铁并马岱随我同往。曹操见有你在西凉,又有韩遂相助,谅不敢加害于我。”

马超对马腾说道:“父亲欲往,切不可轻入京师,当随机应变,观其动静。”

马腾对马超说道:“我自有处,不必多虑。”

于是,马腾便带着西凉兵五千,先让马休、马铁为前部,留马岱在后接应,迤逦向许昌而来。

离许昌二十里处,马腾便屯住了军马。

曹操听知马腾已到,唤门下侍郎黄奎,吩咐道:“目今马腾南征,我命汝为行军参谋,先至马腾寨中劳军,可对马腾说:西凉路远,运粮甚难,不能多带人马。我当更遣大兵,协同前进。来日叫他入城来面君,我就应付粮草与之。”

黄奎领命,来见马腾,马腾置酒相待。

黄奎酒到半酣,说道:“我父黄琬死于李傕、郭汜之难,尝怀痛恨。不想今日又遇欺君之贼!”

马腾故意问道:“谁为欺君之贼?”

黄奎对马腾说道:“欺君者曹贼也。公岂不知之,而问我吗?”

马腾恐是曹操使来相探,急忙止之道:“耳目较近,休得乱言。”

黄奎叱责道:“公竟忘却衣带诏吗?”

马腾见他说出心事,便密以实情告之。

黄奎对马腾说道:“曹操欲公入城面君,必非好意,公不可轻入。等到来日的时候,你当勒兵城下。待曹操出城点军,就点军处杀之,大事济矣。”

他们商议已定。

黄奎回到家,恨气未息。

其妻再三问之,黄奎不肯言,不料其妾李春香、与黄奎妻子的弟弟苗泽私通。

苗泽欲得李春香,正无计可施。

李春香见黄奎愤恨,就对苗泽说道:“黄侍郎今日商议军情回,意甚愤恨,不知为谁?”

苗泽对李春香说道:“汝可以言挑之道:‘人皆说刘皇叔仁德,曹操奸雄,何也?’看他说什么言语。”

当天晚上,黄奎果到李春香房中,李春香以言挑之。

黄奎乘着酒醉言,说道:“你乃妇人,尚知邪正,何况我吗?我所恨者,要杀曹操!”

李春香问道:“若欲杀之,如何下手?”

黄奎如实回答道:“我已约定马将军,明日在城外点兵时杀之。”

李春香告于苗泽,而苗泽报知曹操。

曹操得知后,便密唤曹洪、许褚吩咐如此,又唤夏侯渊、徐晃吩咐如此。

各人领命去了,而曹操一面先将黄奎一家老小拿下。

第二天一大早,马腾领着西凉兵马,将次近城。

这时,前面一簇红旗,打着丞相旗号。

马腾只道曹操自来点军,拍马向前。

这时,只听得一声炮响,红旗开处,弓弩齐发。

只见有一将当先,乃曹洪也。

马腾急忙拨马回去时,两下喊声又起:左边许褚杀来,右边夏侯渊杀来,后面又是徐晃领兵杀至,截断西凉军马,将马腾父子三人困在垓心。

马腾见不是头,便奋力冲杀。

马铁早被乱箭射死,而马休随着马腾,左冲右突,不能得出。

他们身上带着重伤,坐下马又被箭射倒。

父子二人全被曹操的手下给擒拿了。

曹操命人将黄奎与马腾父子,一齐绑至。

黄奎大叫道:“我无罪!”

曹操命苗泽出来对证。

马腾大骂道:“竖儒误我大事,我不能为国杀贼,是乃天也!”

曹操命人将马腾等人给拖出去。

马腾骂不绝口,与其子马休及黄奎,一同遇害了。

苗泽对曹操说道:“不愿加赏,只求李春香为妻。”

曹操笑道:“你为了一名妇人,害了你姐夫一家,留此不义之人何用!”

他便让人将苗泽、李春香与黄奎一家老小并斩于市,观者无不叹息。

曹操命人去招安西凉兵马:“马腾父子谋反,不干众人之事。”

他一面使人吩咐把住关隘,休叫走了马岱。

马岱亲自带着一千兵在后。

早有许昌城外逃回军士,报知马岱。

马岱大惊,只得弃了兵马,扮作客商,连夜逃遁去了。

曹操杀了马腾等人之后,便决意南征。

忽然,有人来报:“丞相,刘备调练军马,收拾器械,将欲取川。”

曹操大惊道:“若刘备收川,则羽翼成矣。将何以图之?”

话音刚落。

这时,阶下有一人进言道:“丞相,我有一计,使刘备、孙权不能相顾,江南、西川皆归丞相。”

曹操视之,乃治书侍御史陈群,字长文。

曹操问道:“长文有何良策?”

陈群对曹操说道:“今刘备、孙权结为唇齿,若刘备欲取西川,丞相可命上将提兵,会合淝之众,径取江南,则孙权必求救于刘备。刘备意在西川,必无心救孙权。孙权无救,则力乏兵衰,江东之地,必为丞相所得。若得江东,则荆州一鼓可平也。荆州既平,然后徐图西川,天下定矣。”

曹操对陈群说道:“长文之言,正合我意。”

于是,他便起大兵三十万,径下江南,令合淝张辽,准备粮草,以为供给。

早有细作报知孙权,孙权聚众将商议。

张昭对孙权说道:“可差人往鲁子敬处,叫他急发书到荆州,使刘备同力拒曹操。子敬有恩于刘备,其言必从,况且刘备既为东吴之婿,也会义不容辞的。若刘备来相助,江南可无患矣。”

孙权从其言,便立即遣人谕鲁肃,使他求救于刘备。

鲁肃领命,随即修书使人送刘备。

刘备看了书中之意,留使者于馆舍,差人往南郡请诸葛亮。

诸葛亮到荆州,刘备将鲁肃书信与他看。

看毕,诸葛亮对刘备说道:“也不消动江南之兵,也不必动荆州之兵,自使曹操不敢正觑东南。”

于是,他便回书与鲁肃,让他高枕无忧。若但有北兵侵犯,皇叔自有退兵之策。

使者去了。

刘备问诸葛亮:“如今曹操起三十万大军,会合淝之众,一拥而来,军师有何妙计可以退之?”

诸葛亮对刘备说道:“曹操平生所虑者,乃西凉之兵也。如今曹操杀了马腾,其子马超现统西凉之众,必切齿曹贼。主公可作一封书信,往结马超,使马超兴兵入关,则曹操又何暇下江南?”

刘备瞬间大喜,便立即写了一封书信,遣一名心腹之人,径往西凉州投下。

马超在西凉,夜感一梦。他梦见身卧雪地,群虎来咬。

他惊惧而觉,心中疑惑,聚帐下将士,告说梦中之事。

这时,帐下有一人应声道:“将军,此梦乃不祥之兆也。”

众人视其人,乃帐前心腹校尉,姓庞,名德,字令明。

马超问道:“令明所见若何?”

庞德对马超说道:“雪地遇虎,梦兆殊恶。莫非老将军在许昌有事?”

话音刚落。

这时,有一人踉跄而入,哭拜于地道:“兄长,叔父与贤弟皆死矣!”

马超视之,乃马岱也,便惊问何为。

马岱哭着对马超说道:“叔父与侍郎黄奎同谋杀曹,不幸事泄,皆被斩于市,二弟也遇害。我扮作客商,星夜走脱。”

马超闻言,哭倒于地,众将将他救起。

马超咬牙切齿,痛恨曹贼。

这时,有人来报,说荆州刘备遣人赍书至,马超拆视之。

上面写着:伏念汉室不幸,曹贼专权,欺君罔上,黎民凋残。备昔与令先君同受密诏,誓诛此贼。今令先君被操所害,此将军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仇也。若能率西凉之兵,以攻操之右,备当举荆襄之众,以遏操之前:则逆操可擒,奸党可灭,仇辱可报,汉室可兴矣。书不尽言,立待回音。

马超看毕,便立刻挥涕回书,发使者先回,随后便起西凉军马。

正欲进发,有人来报,说西凉太守韩遂使人请马超往见。

马超至韩遂府中,韩遂将出曹操的书示之。

上面写道:若将马超擒赴许都,即封汝为西凉侯。

马超拜伏于地,对韩遂说道:“请叔父就缚我兄弟二人,解赴许昌,免叔父戈戟之劳。”

韩遂扶起马超,对马超说道:“孟起,我与你父亲结为兄弟,安忍害汝?汝若兴兵,我当相助。”

马超立刻拜谢。

韩遂便将曹操的使者推出去斩之,便点手下八部——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的军马,一同进发。

那八将随着韩遂,合马超手下庞德、马岱,共起二十万大兵,杀奔长安来了。

长安郡守钟繇得知马超和韩遂带领大军杀奔洛阳,就飞报曹操,一面引军拒敌,布阵于野。

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

钟繇出马答话。

这时,马岱使宝刀一口,与钟繇交战。

不到一个回合,钟繇大败奔走,马岱提刀赶来。

马超、韩遂引大军都到,围住长安,钟繇上城守护。

长安乃西汉建都之处,城郭坚固,壕堑险深,急切攻打不下。

马超、韩遂大军一连围了十日,不能攻破。

庞德进计道:“长安城中土硬水碱,甚不堪食,更兼无柴。今围十日,军民饥荒。不如暂且收军,只须如此,长安唾手可得。”

马超说道:“此计大妙!”

他便立即差“令”字旗传与各部,尽叫众人退军,而自己亲自断后。

各部军马渐渐退去。

第二天。

钟繇登城看时,军皆退了,只恐有计,便令人哨探,果然远去,方才放心。

他纵令军民出城打柴取水,大开城门,放人出入。

到了第五日,有人来报,说马超兵又到,军民竞奔入城,钟繇仍复闭城坚守。

钟繇之弟钟进,守把西门。

将近三更时分,城门里一把火起。

钟进急来救时,城边转过一人,举刀纵马,大喝道:“庞德在此!”

钟进措手不及,被庞德一刀斩于马下,杀散军校,斩关断锁,放马超、韩遂军马入城。

钟繇从东门弃城而走。

马超、韩遂得了城池,赏劳三军。

钟繇退守潼关,派人去飞报曹操。

曹操得知失了长安,不敢复议南征,就唤曹洪、徐晃,吩咐道:“你二人先带一万人马,替钟繇紧守潼关。如十日内失了关隘,皆斩,十日外,不干汝二人之事。我统大军随后便至。”

他们领了将令,星夜便行。

曹仁向曹操谏言:“丞相,曹洪性情暴躁,诚恐误事。”

曹操对曹仁说道:“你与我押送粮草,便随后接应。”

曹洪、徐晃到了潼关,替钟繇坚守关隘,并不出战。

马超领军来关下,把曹操三代毁骂。

曹洪大怒,要提兵下关厮杀。

徐晃谏言道:“曹将军,此是马超要激将军厮杀,切不可与战。待丞相大军来,必有计划。”

马超军日夜轮流来骂。

曹洪想要下去厮杀,却被徐晃苦苦挡住。

到了第九日,曹洪和徐晃在关上看时,西凉军都弃马在于关前草地上坐,多半困乏,就于地上睡卧。

曹洪便叫人备马,点起三千兵杀下关来,西凉兵弃马抛戈而走,他则迤逦追赶。

此时,徐晃正在关上点视粮车,听闻曹洪下关厮杀,大惊,就急忙引兵随后赶来,大叫曹洪回马。

这时,背后喊声大震,马岱引军杀至。

曹洪、徐晃急忙回走时,一棒鼓响,山背后两军截出:左边是马超、右边是庞德,混杀一阵。

曹洪抵挡不住,折军大半,撞出重围,奔到关上。

西凉兵随后赶来,曹洪等人弃关而走。

庞德直追过潼关,撞见曹仁军马,救了曹洪等人。

马超接应庞德上关。

曹洪失了潼关,奔见曹操。

曹操问曹洪:“与你十日限,如何九日失了潼关?”

曹洪对曹操说道:“西凉军兵,百般辱骂,因见敌军懈怠,乘势赶去,不想中贼奸计。”

曹操看向了徐晃,对徐晃说道:“我弟曹洪年幼躁暴,徐晃你须晓事!”

徐晃对曹操说道:“我累谏不从。当日晃在关上点粮车,比及知道,曹将军已下关了。晃恐有失,连忙赶去,已中贼奸计矣。”

曹操大怒,喝斩曹洪,众官告免,曹洪服罪而退。

曹操进兵直叩潼关。

曹仁对曹操说道:“丞相,可先下定寨栅,然后打关未迟。”

曹操令砍伐树木,起立排栅,分作三寨:左寨曹仁,右寨夏侯渊,而自己自居中寨。

第二天一大早,曹操带着三寨大小将校,杀奔关隘前去,正遇西凉军马。

两边各布阵势。

曹操出马于门旗下,看西凉之兵,人人勇健,个个英雄。他又看见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

曹操暗暗称奇,便亲自纵马,对马超说道:“马超,你乃汉朝名将子孙,何故背反啊?”

马超咬牙切齿,大骂道:“曹贼,你欺君罔上,罪不容诛!你害我父弟,有我不共戴天之仇,我当活捉生啖汝肉!”

他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

两马交战,斗得八九合,于禁败走。

张郃出迎,战了二十个回合也败走。

李通出迎,马超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他一枪刺李通于马下。

马超把枪望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曹兵大败。

西凉兵来得势猛,左右将佐,皆抵当不住。

马超、庞德、马岱引百余骑,直入中军来捉曹操。

曹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道:“穿红袍的是曹操!”

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但又听得大叫道:“长髯者是曹操!”

曹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

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

马超得知后,就令人叫拿曹操:“短髯者是曹操!”

曹操闻知,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曹操正走之间,背后一骑赶来,回头视之,正是马超,大惊。

左右将校见马超赶来,各自逃命,只撤下曹操。

马超厉声大叫道:“曹操休走!”

曹操惊得马鞭坠地。

看看赶上,马超从后使枪搠来。

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搠在树上,急拔下时,曹操已走远。

马超纵马赶来,山坡边转过一将,大叫道:“勿伤我主,曹洪在此!”

他轮刀纵马,拦住马超,曹操得命走脱。

曹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合,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加,夏侯渊引数十骑随到。

马超独自一人,恐被所算,便拨马而回,夏侯渊也不来赶。

曹操回寨,却得曹仁死据定了寨栅,因此不曾多折军马。

曹操入帐,叹息道:“我若杀了曹洪,今日必死于马超之手!”

他就唤曹洪,重加赏赐,并且收拾败军,坚守寨栅,深沟高垒,不许出战。

马超每日引兵来寨前辱骂搦战,曹操传令教军士坚守,如乱动者斩。

诸将对马超说道:“丞相,西凉之兵,尽使长枪,当选弓弩迎之。”

曹操对诸将说道:“战与不战,皆在于我,非在马超也。马超虽有长枪,安能便刺?诸公但坚壁观之,马超自退矣。”

诸将皆私相议道:“丞相自来征战,一身当先,如今败于马超,为何如此之弱也?”

过了几日,细作来报:“丞相,马超又添二万生力兵来助战,乃是羌人部落。”

曹操闻知,大喜。

诸将问曹操:“丞相,马超添兵,丞相反喜,何也?”

曹操对诸将说道:“待我胜了,却对尔等说。”

三日后,马超又报关上又添了军马。

曹操又大喜,就于帐中设宴作贺,诸将皆暗笑。

曹操问道:“诸公笑我无破马超之谋,公等有何良策?”

徐晃进言道:“今丞相盛兵在此,马超也全部现屯关上。此去河西,必无准备。若得一军暗渡蒲阪津,先截马超的归路,丞相径发河北击之,马超两不相应,势必危矣。”

曹操对徐晃说道:“公明之言,正合我意。”

他便让徐晃引精兵四千,和朱灵同去径袭河西,伏于山谷之中。

曹操嘱咐徐晃和朱灵:“待我渡河北同时击之。”

徐晃、朱灵领命,就先引四千军暗暗去了。

曹操下令,先让曹洪于蒲阪津安排船筏,留曹仁守寨,而自己领兵渡渭河。

早有细作报知马超,马超对韩遂说道:“如今曹操不攻潼关,而使人准备船筏,欲渡河北,必将遏我之后。我当引一军循河拒住岸北,曹兵不得渡。不消二十日,河东粮尽,曹兵必乱,却循河南而击之,曹操可擒矣。”

韩遂对马超说道:“贤侄不必如此。岂不闻兵法有云:‘兵半渡可击。’待曹兵渡至一半,汝却于南岸击之,曹兵皆死于河内矣。”

马超对韩遂说道:“叔父之言甚善。”

他立刻派人探听曹操几时渡河。

曹操整兵已毕,分三停军,前渡渭河,比及人马到河口时,日光初起。

曹操先发精兵渡过北岸,开创营寨,而自己带着亲随护卫军将百人,按剑坐于南岸,看军渡河。

这时,有人来报:“丞相,后边白袍将军到了!”

众人皆认得是马超,一拥下船。

河边军争上船者,声喧不止。曹操犹坐不动,按剑指约休闹。

只听得人喊马嘶,蜂拥而来。

船上有一将跃身上岸,呼道:“马超杀到了,请丞相下船!”

曹操视之,乃许褚也。

曹操口内犹言道:“马超杀到又何妨?”

曹操回头视之,马超已离不得百余步。

许褚拖曹操下船时,船已离岸一丈有余,就背起曹操,一跃上船。

只见随行将士尽皆下水,扳住船边,争欲上船逃命。

船将要翻时,许褚掣刀乱砍,傍船手尽折,倒于水中,急忙将船望下水棹去。

许褚立于梢上,连忙用木篙撑之,而曹操伏在他的脚边。

马超赶到河岸,见船已流在半河,就拈弓搭箭,喝令骁将绕河射之。

许褚恐伤了曹操,以左手举马鞍遮之。

马超箭不虚发,船上驾舟之人,应弦落水,船中数十人皆被射倒,其船反撑不定,于急水中旋转。

许褚独奋神威,将两腿夹舵摇撼,一手使篙撑船,一手举鞍遮护曹操。

此时,有渭南县令丁斐,在南山之上,见马超追曹操甚急,恐伤曹操之命,遂将寨内牛只马匹,尽驱于外。

西凉兵见之,都回身争取牛马,无心追赶,曹操因此得脱。

曹操方到北岸,便把船筏凿沉。诸

将听得曹操在河中逃难,急来救时,曹操已登岸。

许褚身被重铠,箭皆嵌在甲上,而众将保曹操到野寨中,皆拜于地而问安。

曹操大笑道:“我今日几为马超所困啊!”

许褚对曹操说道:“若非有人纵马放牛以诱马超,马超必努力渡河矣。”

曹操问道:“诱贼者是谁?”

有知者回答道:“渭南县令丁斐。”

少顷,丁斐入见。

曹操谢道:“若非公之良谋,则我被马超所擒矣。”

他就封丁斐为典军校尉。

丁斐对曹操说道:“丞相,马超虽然暂去,明日必复来,须以良策拒之。”

曹操对丁斐说道:“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唤诸将各分头循河筑起甬道,暂为寨脚。马超若来,陈兵于甬道之外,里面虚立旌旗,以为疑兵,更沿河掘下壕堑,虚土棚盖,河内以兵诱之。

曹操对众人说道:“马超急来必陷,陷便可击矣。”

马超回见韩遂,对韩遂说道:“叔父,贤侄几乎捉住曹操,但有一将奋勇负曹操下船去了,不知何人。”

韩遂对马超说道:“我闻曹操选极精壮之人,为帐前侍卫,名为虎卫军,以骁将典韦、许褚领之。典韦已死,今救曹操者,必是许褚也。此人勇力过人,人皆称为虎痴。孟起,你如遇之,不可轻敌。”

马超说道:“我也闻其名久矣。”

韩遂对马超说道:“如今曹操渡河,将袭我后,可速攻之,不可令他创立营寨。若立营寨,急难剿除。”

马超对韩遂说道:“以侄愚意,还只拒住北岸,使曹贼不得渡河,乃为上策。”

韩遂问马超:“贤侄守寨,我引军循河战曹操,若何?”

马超对韩遂说道:“我令庞德为先锋,跟叔父前去。”

于是,韩遂与庞德将兵五万,直抵渭南。

曹操令众将于甬道两旁诱之。

庞德先引铁骑千余人,冲突而来,喊声起处,人马俱落于陷马坑内。

庞德踊身一跳,跃出土坑,立于平地,立杀数人,步行砍出重围。

韩遂已被困在垓心,庞德步行救之。

这时,曹仁部将曹永杀到,但被庞德一刀砍于马下,夺其马,杀开一条血路,救出韩遂,投东南而走。

只见背后曹兵赶来,马超引军接应,杀败曹兵,复救出大半军马,并战至日暮方回。

韩遂计点人马,折了将佐程银、张横,陷坑中死者二百余人。

马超与韩遂商议道:“叔父,若迁延日久,曹操于河北立了营寨,难以退敌,不若乘今夜引轻骑去劫野营。”

韩遂对马超说道:“须分兵前后相救。”

于是,马超自为前部,令庞德、马岱为后应,当夜便行。

曹操收兵屯渭北,对诸将说道:“诸位,马超欺我未立寨棚,必来劫野营。可四散伏兵,虚其中军。号炮响时,伏兵尽起,一鼓可擒也。”

众将依令,伏兵已毕。

当夜,马超却先使成宜引三十骑往前哨探,成宜见无人马,径入中军。

曹军见西凉兵到,就放号炮。四面伏兵皆出,只围得三十骑,成宜被夏侯渊所杀。

马超从背后与庞德、马岱兵分三路,蜂拥杀来。

双方兵马混战到天明,各自收兵。

马超屯兵渭口,日夜分兵,前后攻击。

曹操在渭河内将船筏锁链作浮桥三条,接连南岸。曹仁引军夹河立寨,将粮草车辆穿连,以为屏障。

马超闻之,让军士们各挟草一束,带着火种,与韩遂引军并力杀到寨前,堆积草把,放起烈火。

曹兵抵敌不住,弃寨而走,车乘、浮桥,尽被烧毁。

西凉兵大胜,截住渭河。

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

荀攸对曹操说道:“丞相可取渭河沙土筑起土城,可以坚守。”

曹操拨三万军担土筑城。

马超又差庞德、马岱各引五百马军,往来冲突,更兼沙土不实,筑起便倒,曹操无计可施。

此时是九月尽,天气暴冷,彤云密布,连日不开。

曹操在寨中纳闷。

这时,有人来报:“有一老人来见丞相,欲陈说方略。”

曹操将其请入。

那人鹤骨松姿,形貌苍古。

曹操问之,乃京兆人也,隐居终南山,姓娄,名子伯,道号梦梅居士,便以客礼待之。

娄子伯对曹操说道:“丞相欲跨渭安营久矣,今何不乘时筑之?”

曹操请教道:“沙土之地,筑垒不成,隐士有何良策赐教?”

娄子伯对曹操说道:“丞相用兵如神,岂不知天时乎?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风起之后,驱兵士运土泼水,比及天明,土城已就。”

曹操大悟,厚赏娄子伯,娄子伯不受而去。

当天晚上,北风大作。

曹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为无盛水之具,作缣囊盛水浇之,随筑随冻。

比及到天亮,沙水冻紧,土城已筑完。

细作报知马超,马超领兵观之,大惊,怀疑有神助。

第二天。

曹操集大军呜鼓而进,他则乘马出营,只有许褚一人随后。

曹操扬鞭大呼道:“我单骑至此,请马超出来答话。”

马超乘马挺枪而出。

曹操对马超说道:“马超,你欺我营寨不成,如今一夜天已筑就,汝何不早降!”

马超大怒,意欲突前擒之,看见曹操背后有一人,睁圆怪眼,手提钢刀,勒马而立,怀疑是许褚。

马超扬鞭问道:“闻你军中有虎痴,是哪一位?”

许褚提刀大叫道:“我就是许褚也!”

说着,他目射神光,威风抖擞。

马超不敢动,便勒马回去了,而曹操也带着许褚回寨了。

两军观之,无不骇然。

曹操对诸将说道:“马超也知仲康乃虎侯也!”

自此,军中皆称许褚为虎侯。

许褚对曹操说道:“丞相,我来日必擒马超。”

曹操对许褚说道:“马超英勇,不可轻敌。”

许褚对曹操说道:“我誓与马超死战!”

曹操立刻使人下战书,说虎侯单搦马超来日决战。

马超接书,大怒道:“何敢如此相欺!”

于是,他立即批明天誓杀许褚。

第二天一大早,两军出营布成阵势。

马超分庞德为左翼,马岱为右翼,韩遂押中军。

马超挺枪纵马,立于阵前,高叫道:“许褚快出来与我决一胜负!”

曹操在门旗下回顾众将,说道:“马超不减吕布之勇!”

话音刚落。

这时,许褚拍马舞刀而出,马超挺枪接战。

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

许褚和马超的马匹困乏,各回军中,换了马匹,又出阵前。

他们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

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又斗到三十余合,许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

马超闪过,一枪望许褚的心窝刺来了。

许褚弃刀,将枪挟住。

他们现在在马上夺枪。

许诸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

曹操恐许褚有失,就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

庞德、马岱见曹将齐出,便麾两翼铁骑,横冲直撞,混杀将来,曹兵瞬间大乱。

许褚臂中两箭,而诸将慌忙退入寨。

马超直杀到壕边,曹兵折伤大半。

曹操令坚闭休出。

马超回至渭口,对韩遂说道:“叔父,我见恶战者,莫如许褚,真虎痴也!”

曹操料马超可以计破,便密令徐晃、朱灵尽渡河西结营,前后夹攻。

有一日,曹操于城上见马超引数百骑,直临寨前,往来如飞。

曹操观良久,掷兜鍪于地,说道:“马超不死,我无葬地矣!”

夏侯渊听了,心中气忿,厉声道:“丞相,我宁死于此地,誓灭马超小儿!”

他就立刻带着本部千余人,大开寨门,向马超的营寨冲去了。

曹操急止不住,恐其有失,慌忙上马,前来接应。

马超见曹兵来,乃将前军作后队,后队作先锋,一字儿摆开。

夏侯渊到,马超接往厮杀。

马超于乱军中遥见曹操,就撇了夏侯渊,直取曹操。

曹操大惊,拨马而走,曹兵瞬间大乱。

正追之际,忽报曹操有一军,已在河西下了营寨。

马超大惊,无心追赶,急收军回寨,与韩遂商议。

马超问韩遂:“叔父,曹兵乘虚已渡河西,我军前后受敌,如之奈何?”

部将李堪对韩遂说道:“主公,不如割地请和,两家且各罢兵,捱过冬天,到春暖别作计议。”

韩遂对李堪说道:“李堪之言最善,可从之。”

马超犹豫未决,杨秋、侯选皆劝求和,韩遂就派遣杨秋为使,直往曹操营寨内下书,说割地请和之事。

曹操对杨秋说道:“汝且回寨,我来日使人回报。”

杨秋辞去了。

贾诩入见曹操,问道:“丞相主意若何?”

曹操反问道:“公所见若何?”

贾诩对曹操说道:“兵不厌诈,可伪许之,然后用反间计,令韩、马相疑,则一鼓可破也。”

曹操抚掌大喜道:“天下高见,多有相合。文和之谋,正我心中之事。”

于是,他遣人回书,并一面让人搭起浮桥,作退军之意。

马超得书,对韩遂说道:“曹操虽然许和,奸雄难测。倘不准备,反受其制。我与叔父轮流调兵。今日叔向曹操,我向徐晃,明日超向曹操,叔向徐晃:分头提备,以防其诈。”

韩遂依计而行。

早有人报知曹操,曹操对贾诩说道:“我事成矣!来日是谁向我这边?”

说着,他就看那人。

那人对曹操说道:“韩遂。”

第二天。

曹操带着贾诩出营,左右围绕,而他独显一骑于中央。

韩遂部卒多有不识曹操者,便出阵观看。

曹操高叫道:“诸军欲观曹公乎?我非常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谋耳。”

诸军皆有惧色。

贾诩对韩遂说道:“丞相请韩将军会话。”

韩遂立即出阵,见曹操并无甲仗,也弃衣甲,轻服匹马而出。

他们马头相交,各按辔对语。

曹操对韩遂说道:“我与将军之父同举孝廉,我尝以叔事之。我与公同登仕路,不觉有年。将军今年妙龄几何?”

韩遂回答道:“四十岁矣。”

曹操对韩遂说道:“往日在京师,皆是青春年少,何期又中旬,安得天下清平共乐!”

他们只把旧事细说,并不提起军情。他们相谈有一个时辰之后,方回马而别,各自归寨。

早有人将此事报知马超,马超连忙来问韩遂:“叔父,今日曹操阵前所言何事?”

韩遂对马超说道:“只诉京师旧事。”

马超问道:“安得不言军务?”

韩遂对马超说道:“孟德不言,我何独言之?”

马超心甚怀疑,不言而退。

曹操回寨,问贾诩:“文和啊,你知我阵前对语之意否?”

贾诩对曹操说道:“此意虽妙,尚未足间二人。我有一策,令韩、马自相仇杀。”

曹操问其计。

贾诩对曹操说道:“马超乃一勇之夫,不识机密。丞相亲笔作一书,单与韩遂,中间朦胧字样,于要害处,自行涂抹改易,然后封送与韩遂,故意使马超知之,马超必索书来看。若看见上面要紧去处,尽皆改抹,只猜是韩遂恐马超知甚机密事,自行改抹,正合着单骑会语之疑,疑则必生乱。我更暗结韩遂部下诸将,使互相离间,马超可图矣。”

曹操说道:“此计甚妙。”

他便写书信一封,将紧要处尽皆改抹,然后实封,故意多遣从人送过寨去,下了书自回。

果然有人报知马超,马超心愈疑,径来韩遂处索书信看。

韩遂将书信给马超看。

马超见上面有改抹字样,问韩遂:“叔父,书信上如何都改抹糊涂?”

韩遂对马超说道:“原书如此,不知何故。”

马超对韩遂说道:“岂有以草稿送与人吗?必是叔父怕我知了详细,先改抹了。”

韩遂对马超说道:“莫非曹操错将草稿误封来了。”

马超对韩遂说道:“曹操是个精细之人,岂有差错?我与叔父并力杀贼,奈何忽生异心?刚才我听到城里有曹操之人在城中散步流言,说叔父和我父亲以前有过纷争。”

韩遂大怒,将他手中的毛笔扔到了桌案上,站了起来,怒道:“我有一百张嘴也难以变白。你若不信我心,来日我在阵前赚曹操说话,你从阵内突出,一枪将他刺死。”

马超听了韩遂的话,将他手中的书信丢到一边,对韩遂说道:“若如此,方见叔父真心。”

第二天一大早,韩遂带着侯选、李堪、梁兴、马玩、杨秋五将出阵,而马超藏在门影里。

韩遂来到曹操寨前,高叫道:“请丞相攀话。”

曹操乃令曹洪引数十骑径出阵前,与韩遂相见。

马离数步,曹洪在马上欠身道:“夜来丞相拜意将军之言,切莫有误。”

说着,他便回马。

马超听此话,大怒,挺枪骤马,便刺韩遂。

五将拦住,劝解回寨。

韩遂对马超说道:“贤侄休疑,我绝无歹心。”

马超哪里肯信,恨怨而去。

韩遂与五将商议道:“这事如何解释?”

杨秋对韩遂说道:“马超倚仗武勇,常有欺凌主公之心,便胜得曹操,怎肯相让?以我愚见,不如暗投曹公,他日不失封侯之位。”

韩遂对杨秋说道:“我与马腾虽然在过去有过纷争,但捐弃前嫌,结为兄弟,安忍背之?”

杨秋对韩遂说道:“马腾虽然讲情义,但马超不无情义。”

韩遂问众人:“谁可以通消息?”

杨秋对韩遂说道:“我愿往。”

韩遂便乃写密书,派遣杨秋径来曹操营寨,说投降之事。

曹操大喜,封韩遂为西凉侯,杨秋为西凉太守,其余皆有官爵,并且约定放火为号,共谋马超。

杨秋拜辞,回见韩遂,备言其事:“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

韩遂大喜,就令军士于中军帐后堆积干柴,五将各悬刀剑听候。

韩遂商议,欲设宴赚请马超,就席图之,犹豫未去。

不想马超早已探知备细,便带亲随数人,仗剑先行,令庞德、马岱为后应,而自己则潜步入韩遂帐中,看见五将与韩遂密语。

马超只听得杨秋说道:“事不宜迟,可速行之!”

马超大怒,挥剑直入,大喝道:“群贼焉敢谋害我!”

众人大惊。

马超一剑向韩遂的面门剁去,韩遂慌忙以手迎之,左手早被砍落。

韩遂的五将挥刀齐出,去杀死马超。

马超纵步出帐外,那五将围绕混杀。

马超独挥宝剑,力敌五将,剑光明处,鲜血溅飞。他砍翻马玩,剁倒梁兴,其他三将各自逃生。

马超复入帐中来杀韩遂时,早已被左右之人救去了。

这时,帐后一把火起,各寨兵皆动。

马超连忙上马,庞德、马岱也杀到,互相混战。

马超领军杀出时,曹兵杀到:前有许褚,后有徐晃,左有夏侯渊,右有曹洪。

西凉之兵,自相并杀。

马超不见庞德、马岱,便带着百余骑,截于渭桥之上。

天色微明的时候,李堪领着一军从桥下而过,马超挺枪纵马去追。

李堪看见马超追来了,就拖枪而走,恰好于禁从马超背后赶来。

于禁开弓,用箭去射正在追赶李堪的马超。

马超听得背后弦响,急忙闪过,却射中前面的李堪,落马而死。

马超回马来杀于禁,于禁拍马走了,他回桥上住扎。

曹兵前后来到,虎卫军当先,乱箭夹射马超,马超以枪拨之,矢皆纷纷落地。

马超令从骑往来突杀,怎奈曹兵围裹坚厚,不能冲出。

马超于桥上大喝一声,杀入河北,从骑皆被截断。

马超独自在阵中冲突,却被暗弩射倒坐下马,堕于地上,曹军逼合。

正在危急之时,西北角上一彪军队杀来,乃庞德、马岱也。

他们救了马超,将军中战马给马超骑了,翻身杀条血路,向西北而走。

曹操得知马超走脱,便传令诸将:“无分晓夜,务要赶到马超。如得首级者,千金赏,万户侯,生获者封大将军。”

众将得令,各要争功,迤逦追袭。

马超顾不得人马困乏,只顾奔走,身旁的骑兵渐渐皆散,只剩下三十余骑,与庞德、马岱向陇西临洮而去了。

曹操亲自追至安定,知道马超去远,方收兵回长安。

众将毕集,韩遂已没有左手,做了残疾之人,曹操就让他于长安歇马,授西凉侯之职,而杨秋、侯选皆封列侯,并令其守渭口。

曹操下令班师回许都。

凉州参军杨阜,字义山,径来长安见曹操。

曹操问之,杨阜对曹操说道:“丞相,马超有吕布之勇,深得羌人之心。如今丞相若不乘势剿绝,他日养成气力,陇上诸郡,非复国家之有也,还望丞相且休回兵。”

曹操对杨阜说道:“我本欲留兵征之,怎奈中原多事,南方未定,不可久留,君当为我保之。”

杨阜领诺,又保荐韦康为凉州刺史,同领兵屯冀城,以防马超。

杨阜临行时,请于曹操道:“丞相,长安必留重兵以为后援。”

曹操对杨阜说道:“我决心已经定下,你可放心。”

杨阜告辞曹操而去了。

众将皆问曹操:“当初马超占据潼关,渭北道缺,丞相不从河东击冯翊,而反守潼关,迁延日久,而后北渡,立营固守,何也?”

曹操对众人说道:“当初马超守潼关,若我初到,便取了河东,马超必以各寨分守诸渡口,则河西不可渡矣。我故盛兵皆聚于潼关前,使贼尽南守,而河西不准备,故让徐晃、朱灵得渡也。我然后引兵北渡,连车树栅为甬道,筑冰城,欲让马超知我弱,以骄其心,使不准备。我乃巧用反间计,畜士卒之力,一下击破之。正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

众将又问道:“丞相每闻马超加兵添众,则有喜色,何也?”

曹操对众人说道:“关中边远,若马超各依险阻的话,征之非一二年不可平复。如今皆来聚一处,其众虽多,人心不一,易于离间,一举可灭。我故喜也。”

众将拜道:“丞相神谋,我等不及也。”

曹操对众人说道:“也赖你等众文武之力。”

说着,他就重赏诸军,并且留夏侯渊屯兵长安,所得降兵,分拨各部。

夏侯渊保举冯翊高陵人,姓张,名既,字德容,为京兆尹,与他同守长安。

曹操班师回都,汉献帝排銮驾出郭迎接,并诏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自此,曹操威震中外。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