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却说何嘉乐欲受计于关子仪,唤他上前,关子仪不信,沉声问道:“你有何计策?”

因为他实在想不通,如果何嘉乐真有才具,也不会去刺杀海图了。就做事这么冒失而言,也敢嘲笑我没有才具?真是莫名其妙。

“王爷可曾记得子午谷奇谋?”何嘉乐双手虽然被反绑起来,但身子依旧挺直,就连说话也是不吭不喘,“我们可派出说客,前去游说吴三桂,令其兵分两路,一路均是老弱病残,并大张旗鼓地杀向陈仓,另一路遣派精兵猛将,奔子午谷而来,进军长安!”

关子仪用手捻着刚刚泛起的胡须,沉思有顷,开口说道:“此计无异于是引狼入室啊!”

“文宣王!”何嘉乐提高声音,打算用语言煽动他,“你就这么怕吴三桂?这吴三桂是狗是狼,尚且不知,就算他是一匹狼,也已经老了,其爪牙早已不如当年。你与他排兵布阵,他也未必是你的对手。”

关子仪听闻此话,低下头去,思考半天,才算有个决断:“好!在下明日就去寻能言善辩之士。”

本来在关子仪心目中,于淮就是最佳人选,可是他被表为荆州总兵,吴三桂恐怕早已知晓。至于周培公、宋腾飞,二人均有此能,可是前番用料过猛,如若再去,想必无人会信了。

就在关子仪沉思的时候,何嘉乐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文宣王?”何嘉乐阴阳怪气地笑着,目光斜视过来,“我为你刺杀海图,你欠我个人情,而你出面保我,就算两清了。但是,我为你想办法打赌获胜,你可就又欠我个人情咯?”

关子仪被他弄得哭笑不得,苦笑一声,说道:“话说,你心可真够大的,你就那么肯定,在下能救你出去?”

“就算不大,又有什么办法呢?此番只有你能救我了,我逃也逃不出去啊。”何嘉乐无奈地说道。

关子仪摇摇头,叹道:“真是拿你没办法。”言讫,转身离去。

“别走啊。”由于何嘉乐双腿也被捆住,只能蹦着前行,边说边蹦到关子仪面前,“反正现在你也没事干,就和我讲讲你怎么当的文宣王吧?”

关子仪回过身子,给他一个笑,随后敛住笑,说道:“是文宣王,不是文宣王吧。不过既然你想听,告诉你也无妨。”

“五年前。”关子仪开始故弄玄虚了,为自己脸上贴金,“当今圣上,为了早晚听从在下的教诲,才愿意提拔在下的,但是唯恐老臣不服,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下面是关子仪阐述的画面:

玄烨望着关子仪,开口问道:“你为何要参加殿试?”

关子仪答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中兴社稷,报效国家,同理,如若不能干涉政务,何以报效?”

玄烨点点头,继续发问:“你对高官有何看解?”

关子仪继续答道:“凡高官者,应当秉行政令,上不负皇上给予的重任,下能对得起黎民百姓。比如让我当权,绝不作奸犯科。”

玄烨追问:“那你对目前的大清国可有意见?”

关子仪答:“意见不敢,看法倒是有。今大清地形,断长续短,方数千里,名师数百万,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

玄烨问:“你认为礼节重要吗?”

关子仪答:“固然重要,因为礼乐崩塌,固始小人争先恐后算计他人,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其原因所在。”

玄烨问:“你对朕的言谈举止感觉如何?”

关子仪答:“皇上所言如行云流水,让在下受益匪浅。”

玄烨问:“如果你得到职位很高。会不会看不起别的王爷?”

关子仪答:“当然不会,因为我大清同心协力方可渡过难关,所谓三根筷子折不断。”

玄烨问:“那你会为了一个女人与朕翻脸吗?”

关子仪答:“皇上一言如九鼎,贱内聊生如草芥,孰轻孰重,一看便知。”

玄烨问:“那你想要什么?”

关子仪答:“出将入相,卫我大清。”

综上所述,只是关子仪的内心想法。其实当年关子仪的父亲,生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且文采无双,因此被封为文宣王。后来因为染病去世,关子仪袭爵而已。

“等等。”何嘉乐发现问题,开口问道,“五年前你不过十五岁,难道你十五岁就有如此见解了?什么‘天下不能兼而有也!’那也是你说的?”

“当然了。”关子仪义正言辞地说道,“你当在下这文宣王是世袭罔替的啊?”

何嘉乐想不通,要知道,他与关子仪不过分开八年,他就有了变化?看来还是京城人杰地灵啊!时间长了,傻子都能变聪明。

关子仪说完,脸上浮出笑容来,心道:“想我不过二十出头,这人生四大喜,便已得到三喜:进京赶考,无非就是为了金榜题名,而金榜题名,为得就是封侯拜相,光宗耀祖。今我已然成王,比封侯拜相还要威风,也算完成金榜题名应该完成的了,所以四舍五入,我也算金榜题名了;后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吴家小姐喜结连理,因此洞房花烛夜也有了;此番遇见何嘉乐,算是他乡遇故知。如今我远在军旅,一年不曾开荤了,等平定三藩之乱,怎么着也得两三年啊!到时候可就是久旱逢甘霖了。”关子仪想到此处,笑容逐渐变得猥琐。

“喂,喂。”何嘉乐见关子仪嘴角上扬,不由自主地喊道,“笑什么呢?我可是男的啊!”

关子仪听到喊声,‘哧溜’地吸走挂在嘴边上的口水,尴尬地看着他,说道:“昨夜至此,在下可一夜未睡,如今说也说完了,在下可要回去睡觉了,告辞。”言讫,转过身子,锁上牢门,翻身上马,直奔青楼而去。

“算了,直接久旱逢甘霖吧。”关子仪一边纵马,一边说道。

那马不知怎地,竟是热血沸腾,浑身上下好似触电一般。奔驰起来,行走如风,比在战上的表现更为出色。神奇的是,它居然能够轻车熟路的驮着关子仪前往青楼。

正是:牢狱故友献计策,为集四喜去青楼。

未知关子仪此去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