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庞青立即脸红得说不出话,细想一下,姬发确实没有违背他的这些誓言,只是东国各个邦君的情况似乎更糟了,可她却说不上反驳的话来。

“诸侯伯没有兵权,那还能称为君侯吗?”墨允反驳说。

“侯伯需要制止的不过是国人的暴动或缉捕盗匪而已,每个大宗族里设置家臣百人,足以应付,大事发生,就从镐邑或牧邑出兵,不过二日就可抵达!”姬发针锋相对。

“既然姬鲜等世子负责保护大商王畿不受蛮人侵扰,为何偏要守在殷都周围,万一淮夷和荆楚蛮人劫掠,两日哪里到得了!”少司命此时也开始出声,曾侯望着她,记起了她说过要使渭水诸邦内乱的誓言,不由得为他们今后的去向担忧。

“我本就是阑伯,可把我兵马分派到河下阑地驻扎!”姬鲜立即大声回应,“我五弟六弟可封为祭伯和霍伯,他们也会派人驻军荆楚的历地和昆吾!”

“我不信你们周人,你们擅自更改誓师的决定,令诸侯伯心寒!”墨允大喝一声,飞身出了大堂,墨达和庞青都大叫着跟了出去,泰逢也追女儿而去。

其余诸侯伯都唏嘘了一阵,接着又细细质问了一些裁撤细节和各个臣属的兵权,争吵了三个时辰,总算勉强达成和解,各自散去。随后,苏侯、微伯等邦君麾下兵马都被解散,复归为民夫从事农事,而戎马和耕牛则被带走,准备放归在河东河西交界的华山和桃林等崇山峻岭之中。姬发安置好姬鲜兵马之后,就把巨桥的鱼粮都分配给了苏侯、柞氏、微伯等心有不满之人,以及封父氏、昆虫氏、昆吾氏的旧族,然后便率领人马回渭水去了。到六月,大军裁撤兵马后,姬发抵达毕地,奉上帝辛妲己和莘妃人头,并雨师妾、唐臣、岁崇等妲己臣属,来氏、邮氏、费氏等帝辛臣属的人头,告祭于上帝。

姬发在祭天仪式后便称王,告祭于太祖和文王庙,而在有邰氏族人的建议下,后稷不但被尊为太祖,配享于上天,还被定为谷神,立农祀,以邰伯配享,以昭扬从他开始,把一年四时从八节分为二十四节的功绩。不仅宗周王畿,河内小东大东百姓都要立稷祠,并以邰伯划分的二十四节来制定月令。

姜尚认为上天上帝之命在时下有了重大的变革,那就是上天生人,人生阴阳。正是因为人对于上天有阴阳之辨,天地四时规律,以及山川鸟兽才会为我所用,人情伦常也可以宝玉蓄气,而且是不拘泥于自然四时交替的。姬旦的田阵正是因为发掘了夫子们的人魂气,并以阴阳之辨加以激励,才使田阵发挥出了远超殷人的战力。阴阳之辨虽然是文王提议,却是伊耆氏首先使用,以日气催动四时变化随心所欲,所以祭祀上帝应该以伊耆氏配享,并在各地为他立祀,以昭扬他的变换四时之功。但姬发不允,他仍然以文王配享上帝,以稷配天。当然,由于周人允诺不干涉各地习俗,各地百姓除了需要为稷立农祀之外,都仍然是各自祭祀自己的先祖。

姜尚随后聚起任余、兹舆期、少司命、相氏等人,议定为羲和氏、常羲氏、保章氏、冯相氏等人立祀。羲和氏首次运用水玉、蚌珠聚光,使伊耆氏的日气之法传扬开来,所以上古传下来的祭日之祀应该延续而不可废,常羲氏首创以水取月,水聚月光之法,昭扬了以月配日的阴阳之辨,祭月之礼也不可废。而大商王后望舒首创以宝玉蓄积望月的生魄人魂以及正朔的死魄人魂,虽然因为望舒失踪,其法不可得,但上古传承的生死魄之月相以及拜月习俗更不可废。冯相氏一族观察岁星,一直沿袭着十二度之法,祭祀岁星也不可废。保章氏首创十二辰计时法,使一日八辰扩展到一日十二辰,又以宝玉蓄积十二子气息,因此以祭祀他的宗祠为标准,增设祭祀时辰之坛。

由于少司命的极力敦促,姜尚决定为大司命官立国祀,从大商到东夷,渭水到楚地,大小侯伯都要祭祀。大司命官继承保章氏的十二辰之法,首创十二子合化及相冲之法,并以日气聚光运用的随心所欲。而其发现的十二子气息累积反噬奥妙无穷,更应该加以昭扬。姜尚等人想要少司命传扬十二子合化、相冲、累积的奥秘,只可惜她不愿意说出,只告知了干支历法中的十二月建,列出了哪些是吉日,哪些是凶日,哪些是平日,嘱咐姜尚昭扬于各地的司命祠,让百姓民夫在祭拜司命时遵照这些吉凶时日,及时避开灾祸。而因为大司命官是继承保章氏的十二辰之法创制的十二子合化相冲法,因此将北斗魁前六星中的二星命名为司命星,祭祀司命的各地邦君百姓只要仰望星空,就可效仿大司命官生前孝敬师长(六星前二星)、忠于帝辛(北斗魁)的星象。

少司命又提议把北斗魁前六星中的另二星命名为司中星,以单独追忆章氏子延族的功绩。延族章氏在当世独创五丝乐阵,以宫商角徵羽五音布阵,并利用琴丝韧性,以阴阳之辨使五丝阵法的战力加倍为十颗宝玉蓄气。五丝乐阵不但战力强悍,还有教化民夫,把人情世故寄托于乐法乐理之功。虽然各地邦君百姓不用祭祀章氏延族,但只要仰望司中星,就可追忆子延的乐法,各地邦君则把当地乐曲根据五音加以区分,并传授五音所代表的乐理和人情。

大商宫正官一族传承宫室阵法,御使宅室气,沟通门户与中霤,化解攻击,因此各邦立中霤之祀。大商司门官一族传承门阵,御使宝玉借土围墙,使此法被各地仙人效仿,因此各邦立国门之祀。司行官一族御使旌节旗帜,以宝玉蓄气铺平道路,光滑以利行走,以绳墨察觉山泽中的埋伏杀气,指引安危,因此各邦立国行之祀。宗伯官一族主持祭天祭地祭祖,其先祖首创以宝玉和王旗吸收人魂气之法,用于招魂散魂,因此周邦效仿殷人立太厉之祀,各地各邦也沿用殷制立各自的族厉之祀。

上古传承下来的金木水火土五祀也不可废。大商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正官虽然法力低微,但各自大族的法术都是为御使万事万物为民所用的基础。金正官家族传承风橐冶炼、筑墙围炉之法,传承的炭砖高热可熔解玉石,这是司工官炼制金铎、虎头钟,南宫括炼制时辰大钟的基础,而他的淬火法和铸造法也是黎人、吕桃氏炼制铁刃、利兵的基础。木正官的绳墨、曲尺平准法是水庸氏、姬高等人以绳墨转移冲击的基础。水正官一族传承的运水术是姜尚鱼钓法、冯夷化水法、挚壶氏壶漏法的基础。火正官传承的生火法是大司命官领悟十二子合化法的基础之一。土正官传承的土陶术是伊耆氏、妫姓虞侯一族尘土蓄气、土陶阵法,以及司工官制作瓦瓷器具的基础。因此这些五祀不但要保留,各地还要设立司职,总管教化当地的百工。

除了这些大商传承的祭祀之礼,还有郁垒氏和荼氏二人继承司门官和宗伯官,首创了符节以节制门户通行,他们的藤索分节门阵能挡住调节两军对轰的巨剑杀气,又首创以血腥气聚散杀气之法,对自己的主君忠心耿耿,因此增立户祀。盂侯首次把宝鼎宝盂及其煮食之气用于激励士卒,而雍食氏极为善于辨别魂气,炼制的玉勺法宝不但能够使魂气显形,还能分辨族魂和人魂,因此增立灶祀,并奉雍食氏一族为先炊。雍食氏余下族人都迁入宗周,为王室侍奉炊事。户和灶各地百姓每家每户都应该祭祀,侍奉荼氏和郁垒氏以除去冲撞门户的鬼怪杀气,侍奉盂侯和雍食氏以感恩煮食来之不易,并效仿雍食氏分辨人魂气,自查家户、小宗、公族之别。

由于娄氏极力进谏,各地原来的土社祭祀都不废止,周邦立王社,各地立侯社,祭祀各地的风土人情。而大商司土官传承沟壑为疆界、限制敌人行动的封土阵法,并独创教象法,光芒威力可以压制任何人事和生物的魂气,削减其战力,其炼制的金铎玉铎可以振奋人魂,提升作战士气。因此各地都沿用司土官的教象和金铎,保持原有的习俗不加干涉,以保证各地习俗可以激励当地民夫劳作而不懈怠。

各地可自行祭祀东南西北四方的风师,如宗周祭祀来自西羌的风师石夷氏族,大商王畿则在暗中为飞廉氏族立祀,传扬他飞廉氏一族发动闾阖风、不周风、凉风、清明风、明庶风、景风等八种风气的法术。教化民夫分辨这些风气可以用来观察物候,预知冷暖变化,有利于农事和渔猎。各地祭祀各地的雨师,宗周王畿祭祀毕星,本来是为祭祀石玄,但因为他被斩留下恶名,就改祭祀商羊鸟,为民祈求风调雨顺。渭西则祭祀女丑氏为雨师,并按照她的火绳舞蹈之法求雨。河内诸邦以及东夷祭祀云中神,即雨师妾族,雨师妾氏传承云雨化针,曾一夜之间击溃万人,而她首创的蜃气分身可以操控一里地以外的人事,霓虹则可转向攻击,战力达到七颗蓄满宝玉之力。祭祀云中可以教化民夫察觉云气光晕,预知雨雾。

河内除了祭祀雨师妾之外,还祭祀东君神,即任伯,他曾在黎地以北教授民夫百姓建筑大船、驯养水生之物,并常常炫耀其聚光之法,因此得到崇拜。任余奔走东夷及河内两地,极力劝说两地各个邦君侍奉东君神。她甚至不惜透露了驯养灵兽之法,以及蚌珠聚光之法,以换取当地大宗百姓为任伯立祀。

除了东君、云中这两个新立的神祀,其余神祀各地则沿用当地的山川湖泽之神,继续侍奉。如有苏氏继续祭祀北岳之神,纪念苏侯传承的训练狍鸮、山珲犬等灵兽之法,以及用金钹、金铎等法器聚散意志之法。东夷三邦则祭祀泰山,纪念圆常龙传承于上古大祭司的烟祀祭天之法,而他由此发展的移动万物和招魂散魂之法曾在东夷大战中传开,是为荼氏郁垒氏等法术的基础。

大商以嵩高为最高山神,昭扬寿逸群、泰逢氏一族所传承的聚散山雾之法。而由于雇伯奔走,河内东夷两地都侍奉冯夷氏族为河伯,纪念其族人传承的化水术和泥沙阵法。祭祀河伯可以教化百姓民夫捕鱼、挖河沙筑墙。渭水诸邦奉有莘伯一族为华山山神,其传承的木植之术能分辨阴木阳木的木材之用,是文王阙分阴阳的启发,独有的果实之气能凝聚浓厚凝缩的水土草之气,至少能承受一颗蓄满宝玉的冲击,这是连田阵都做不到的。祭祀他可用于教化百姓多多种植桑麻漆枣等树木。

除了这些大邦侍奉的山神,淮夷还侍奉厉方伯为南岳山神,厉伯翦氏宗族传承的攻祭、荣祭祭祀毒虫仪式早已传遍淮夷和荆楚的山高密林,曾侯、娥皇氏的蛊毒法也是由他的毒虫祭祀发展而来。羌人则仍然侍奉蓐收氏族为西方之神,并以磈氏为配享,是蓐收氏族传承了羌人观察日升日落时的云气,以辨别时辰之法。

姜疑和祁女又向姬发姜尚进谏,要把伊耆氏族的蜡祭推广至各地各邦,并尊伊耆氏族为侍奉蜡祭的先祖。随后,姜尚又制定了各地农夫侍奉蜡祭的典章。首先祭祀炎帝,昭扬有犁氏族训练耕牛、制作犁铧的功绩。只可惜此时黎地和大商王畿民夫驯养的牛群已经被姬发收走,放逐至桃林山岭里去了,根本没法使用耕牛犁地,祭祀炎帝便只剩下名号,而没有实际意义。有犁氏首创的水土草三气以四时之气调和之法也因为战力不及后来有邰氏所创的节气调和三气之法,并不被推崇。这样,尊奉后稷为司穑神,推广一年二十四节则变得更有实际意义。当然,也由于此,姬发此前在诸侯伯之前盟誓要派遣姬旦传授各地井田阵法,便即不了了之。

祭祀农田沟洫,以纪念水庸氏传承的绳墨引导水气冲击的进攻和防御阵法。这是各邦所有田阵所共有的基础法术。祭祀水庸可传授农夫挖沟、丈量、保持水土等农事,还可昭扬他独创的壕沟、水渠围城之法,城邑有了城池作为防御,令民夫学得修筑沟壑、连接河道之法。

祭祀首创田间路和邮舍的邮氏和封父氏。虽然邮氏费氏因为帮助帝辛搜刮各地邦君大宗的田赋,没有什么好名声,但他们为了派人监督农夫而在各地田间建造的邮舍则可供农夫休息。这样的田制无疑为农夫提供了便利,可以继承。封父氏原本继承了田间纵横路的土夯之法,但他首创了一套田间农作法,以此调和的水土草三气,其战力高于有犁氏以四时调和水土草三气,和有邰氏以节气调和水土草三气,仅次于姬旦训练的士卒。祭祀田间道路可以督促民夫爱惜禾苗、勤于农事。

祭祀、设立田畯官。田畯官邢侯一族传承的井田阵法是各邦农田阵法的基础,无论是殷人、黎人还是周人改革的田阵,都是由此发展而来。田畯官本身虽然没有创制新法,但井田之制能令大宗收获丰足、小宗有劳役可用、民夫不敢懈怠,各地本就或多或少在沿用此法,因此设立此祭祀,用来昭扬田畯官之功、井田之礼。当然,由于设立田畯之祀,渭水诸邦独有的籍田制就只在周人及其宗族所在施行,而没有推广给殷人及其旧邦。

祭祀坊氏。坊氏东夷一战击败大鲲、渭水一战击破有邰氏的田阵、牧野之战击破妲己巨剑,战功赫赫,使他的筑坝蓄水之术名扬天下。姬发不但决定要祭祀,还想把坊氏一族迁徙到渭水,专门负责组织民夫修筑水坝,防止水灾。而巴氏也对坊氏的聚力之术深有兴趣,他特意逗留孟邑多月,缠着坊氏族人百工讨教水坝修筑。

祭祀猫、虎。猫虎氏继承御使猫、虎之术,独创了吸收、释放水土草三气冲击之法,一度成为田阵的克星,也是后来申戎王女创制套索骑兵队,聚积人马合力的基础。祭祀猫、虎能教化农夫感激猫捉田鼠、老虎驱赶田猪之功。

祭祀昆虫。昆虫氏继承祖传附身荧光、驱使飞虫之法,还独创了虫网阵,能吸取、释放水土草三气冲击。祭祀昆虫能教化民夫感激昆虫互相侵食,并感恩百米得来不易。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