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小学阶段,明霞在班里最亲近的朋友叫落霞。和苏辞一样,落霞也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姑娘。而明霞和她相识也是因为二年级组织了一次读书讨论会。通过主办老师分的组和设计的问题,两个人有了相识的机会。并且从那一次以后,落霞多次在明霞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

比如有一次明霞没带作业,可是老师给所有家长都发了校讯通短信,而云中和锦绣觉得自己能及时和孩子学校的老师取得联系就没注册,使得她成了班里唯一一个不知道这条消息的人,老师群发消息当天晚上父母没有告诉明霞任何通知,明霞也就没有把那本长长的练习册装进自己的书包。

于是第二天课上,洛老师(她们的数学老师)说:“大家拿出昨天的作业,我们来讲一下。”的时候,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我看到我周围的同学一个个都拿出了长本时我有多慌,更尴尬的是看到有些人还没拿出来,我就以为他们和我一样也没带。结果后面我看到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他们的桌子上都摆着一本长长的练习册。我当时心里慌得不行,只能装作还没找到的样子在书包里翻。大家都面向黑板,只有我是面向书包。这时候我是真的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而让我最害怕的莫过于老师的质问:‘你还在找吗?昨天不是给你爸爸妈妈发过消息了吗?’我当时根本不敢回答,因为我不知道老师知道了真相会有什么反应。我真的很怕老师生气......”

当时落霞就坐在明霞的左边,看到明霞这样的窘态,主动举了手:“老师,她没带能和我一起看吗?”老师看了看落霞,勉强同意了。但是从那次明霞就知道,自己大概成了老师心中不怎么关注的那类学生了。当着全班面搬椅子做到落霞旁边,这已经够难堪了。更让明霞难受的是只有她和别人不一样,只有她不能翻着自己的作业看。随着老师一题一题地讲,落霞一页一页地翻,明霞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到最后眼圈都红了。

尽管因为忘带作业明霞回家和家里还闹了不愉快(这是明霞极少的和云中吵架的原因之一),但是那次落霞及时又很自然的援助,让明霞在班里多了一个的朋友。同时那次经历让明霞感到温暖的地方在于,班里只有一个人举手提出让她同看。

从此以后明霞和落霞就经常有意无意地聊一些自己喜欢的话题。巧的是两个人都喜欢看小说、看电影,并且由于明霞喜欢宫崎骏的动漫作品,落霞为了不让明霞破费买会员看(因为她已经知道明霞的家境了),特意瞒着家里买了一年的会员。两个小女孩先后看了《天空之城》《风之谷》《哈尔的移动城堡》《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等等,跟着剧中的情节,她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充实了自己的青春。有一次午后一个小时休息里,她们两人没有和班里其他孩子一样看书或者睡午觉,而是来到操场的杨树下面背靠树干坐了下来。然后明霞说:“我真的超级喜欢希塔。”落霞以为是因为她是主角,就回了一句:“是不是因为她带了主角光环呀?”“不光是这样,我喜欢她的冒险精神。”“可是她的冒险其实很危险,靠两个孩子去完成这也太难了吧。”“这......是啊,我觉得仅仅靠两个小孩去完成这样的冒险是真的不太可能。”

从那以后,她们还讨论过其他动画片,不仅是宫崎骏的动画,还有迪士尼和梦工厂的,比如《海底总动员》等。巧的是两个人都喜欢小丑鱼父子和多莉,曾经一起模仿海报画过,还用软件简单做了一个大致内容是多莉被抓走以后小丑鱼尼姆一直帮助马林找线索却不断中断的动画(只是几个动画角色不断在动,连基本的连贯性都没有)。但是她们通过这样的聊天和日常活动让彼此对对方这方面的观点和喜欢的动画片有了更多了解。

五年级的时候,一向不考试的音乐老师来了一次突击考试。在之前知识背得好好的明霞看到那些关于音符的基础知识,一时间竟然忘得精光。无论是前面的听力还是后面的判断、选择、填空和连线,大脑一片空白的明霞只能凭借之前及其模糊的印象勉强写,而且写了的绝大部分题连她自己也不确定对不对。

令人绝望的是,她这次考试和以前每次考试一样给了自己一个预算分(非常非常低)。对于明霞这样看重分数的人来说,要么比预算低很多、要么比预算高很多,这样的两个极端情况都能接受。但是如果比预算只低几分或者,只高几分,就非常难受了。更雪上加霜的是,这次是老师随叫、学生随取得模式。老师每叫一个同学附带公布他的成绩,被叫到的人就上去拿回卷子,这是明霞最害怕的。更何况这次她预料到自己成绩会大幅下降。前面老师念了二十多个同学都是满分,到明霞的时候老师没有念她的成绩,只是让她上去拿卷子。她内心咚咚打鼓地上去拿回了自己的卷子。

映入眼帘的,是满纸的红叉,和一个显眼的“70”。

她知道为什么老师不公布自己的成绩了。

看着满纸红叉,她下意识从笔袋里掏出红笔,可是完全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她又看了看周围同学的卷子,最低也不过80。虽然这次不排名,但是她心里清楚:多半是垫底的那个。她一直在想为什么自己之前没有好好看看音乐知识,为什么其他人不复习都能轻松得到满分,为什么之前老师带着做的那些内容他们都能听懂自己却一头雾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感觉有人在拍自己的肩膀,这才发现自己趴在桌子上,并且眼睛早已经被泪水模糊。她抬眼一看是落霞,由于落霞就坐在她旁边,所以刚才看明霞趴桌子上就知道她不好受,就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并且帮她改了一个选择和一个判断的答案。

四年级时,明霞换了班主任。新来的梅老师,很喜欢给大家讲习作,平时也会布置一些额外的题目或者话题让大家写。因此从四年级她就准备了一个大作文本。记得有一次梅老师布置了一篇写自己亲人的作文,看似非常容易,但是把习作布置下去以后,梅老师特意强调:“这篇文章想写跑题很难,但是想出新也不容易。大家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该有的描写不能少,但是也不能喧宾夺主。”明霞写了自己的堂哥,落霞则写了自己的妈妈。那次老师批下来的结果,满分40分的作文,明霞得了35,落霞得了38。明霞真正以落霞为学习榜样就是从这次习作以后,因为这次本子发下来以后,明霞专门挑了一个时间和落霞讨论了对亲人应该怎么塑造的问题。那次谈到了神情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甚至最后落霞还跟明霞提到了情节安排。

回家以后,明霞就把当天听到的都整理到了自己的本本里。之后有一次落霞还特意邀请明霞去自己家,还住了一晚。有了这个经历,明霞知道了一个事实:为什么落霞的作文分数会比自己高,她甚至由此知道了写好作文的秘诀即真情实感(这里指的是毫不修饰的流露,只是平白记述。而且日后明霞作文写得越来越好也是得益于梅老师大量的练习加上一年级开始和云中一起出游的经历积累)。

随着一次次的切磋和旅行,很快明霞就小学毕业了。在同学录上,落霞给她写的留言是:“愿我们日后还能再次相见!”可是她和落霞去了不同的中学,从此断了联系。明霞照常每天规规矩矩地上学,那时候她没有智能手机也不知道QQ的存在,每天和班里同学的互动就算是她的社交。一直到高中,她都不知道落霞考到了哪里,两人似乎已经成了两只断线的风筝,飞向了不同的方向,有了不同的人生。

可是明霞大一快要过生日的时候,有一天她的手机“叮”的一声响,打开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备注发来的微信,可是那个人却说:“好久不见呀!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我怎么可能见过你?明霞心里想,可是下一秒对方又说:“我是落霞呀。”明霞就惊呆了,原来自己在有了微信以后已经通过小学留的手机号加了很多好友,只是有些好友通过验证以后她没有改备注,包括落霞!那次落霞和她打招呼的风格,还是从前的味道。

让明霞更惊喜的是,她居然问自己生日是哪天,还说要寄一个礼物。落霞大学学的是数学,可能正因为日常被理科知识包围了,她才会在选修课里选了一个古典文学修身养性。那个课要求学生用规范的硬笔字抄写《中庸》《大学》《千字文》等古典著作,要求自己备纸笔。“我们要抄一整本书的内容,要自己备材料,你最近想不想练练书法什么的呀?”明霞当即回了一句:“我最近正在练软笔,其实也不是练就是模仿。”“那正好,我给你买一些小毛笔和练习纸,你可以感受一下。”“小毛笔?”“对,就是那种可以换笔头的。”“那好呀!”“把你的地址发过来吧。”

这次聊天带给了明霞不小的惊喜。这说明她们没有断联系,对明霞来说这还是丢失多年的宝被捡回来的喜悦感。在把地址发过去以后,她就在心里默默决定:和落霞的联系再也不能断。

这是小学阶段为数极少的几次能让她坚持把书念下去的力量,是明霞生命里的又一缕阳光。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