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说来就来,很快明霞上了初中。明霞在初中加入了校合唱团,并且被分到了高声部。第一次合唱排练,明霞其实很不适应,尽管不是自己单独在大家面前唱,但是如果自己唱得不行会影响整体的质量。因此第一次排练明霞拿到谱子以后,先是在座位上自己小声练唱,然后趁着正式排练还没开始,和坐在旁边的一个长得很可爱的小姑娘聊天并借机问她其中一句要怎么唱。
还记得她们第一次聊天是这样的:“你是哪个年级的?”“我比你低一届,我刚刚看到名单和你的名字了。”“很高兴认识你呀!”“我也是。平时我同学都觉得我的声音和举止像三岁小孩一样,给我起了外号叫李三岁,你也可以这么叫我。”“李三岁哈哈哈,好可爱的名字!”就这样,一个充满了童真的新朋友走进了明霞的生活。
别看三岁叫这个名字,她的行为举止还是比较成熟的。在每一次排练中,因为高声部里的熟人中,明霞只和她还有苏辞熟悉,而当时苏辞和她不在一排,在排练休息的时候就只能和三岁聊聊天解闷了。她们的聊天并没有什么具体话题,正所谓“东拉西扯,乃人生一大快事。”有一次排练,明霞因为声音不到位,老师多次纠正还是没调过来,险些被老师劝退。那天结束以后三岁就安慰她:“姐姐,没事的,谁都有这样一个阶段嘛!不行的话你回家自己在屋里开开嗓练一练,我觉得你练多了就没事了。”那天,明霞感觉似乎自己才是一个小孩,而三岁已经是一个有很多阅历的、成熟的人......
下一次排练明霞尽管胆战心惊但还是按时去了,那天她比第一次拿到谱子时还紧张,还险些唱跑调。那次是第一次公演前的最后一次排练,练完以后老师发了参演人员名单。还好,老师没有把她撤下来。
看到名单上有自己的名字以后,她是忧喜参半,怕自己在演出当天又出状况。苏辞得知明霞的心病,也安慰过她:“要相信自己,你可以的。我觉得你放轻松别紧绷着,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什么叫一语点醒梦中人,听到苏辞这番话,明霞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如此紧张。第一次公演,明霞以一个之前从未有过的造型出了镜。那天在台上唱歌,是她此生最酣畅淋漓的经历。随着钢琴伴奏响起、老师指挥手势的起势,她感觉无比熟悉,很快找到了排练的状态。在唱的时候,她也尽力和三岁、和大家保持一个声线。尽量做到音色合一。事实证明放松心态是正确的,因此那次演出后,她对她这两位朋友充满了感激之情。
首战告捷,有一段放松的时间了。因此在下课以后,明霞除了在班里和苏辞有很多温馨日常以外,还会去初一找三岁聊聊天。“每次和她聊天,我都能想象到这样一个画面: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两个带着宽檐帽、穿着长裙、挎着野餐篮子的女孩在一棵古树下,一面野餐一面畅聊人生。三岁很安静,她的爱好和她的内在气质一样,都充满了艺术气息,如唱歌、弹琴、养花、看书等等。”明霞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三岁会弹钢琴的,在第二次公演前的排练中她多次跟三岁说过:“我觉得你可以考虑在音乐这条路走下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的声音非常干净。虽然没听过她弹琴,但是琴声一定非常美。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三岁还喜欢宠物,曾经说要养一条萨摩耶叫懒龙。还专门设想了一个画面:早上出门,回头一看,家里那个宝贝正趴在客厅的地毯目送自己;回家以后,一开门看见一个微笑的宝宝在等自己。如果能过上这种生活,想必一定会很知足吧,因为天使就在自己身边。
和三岁聊天的时候虽然不多,但是每次聊天都有很多很多的收获。认识了她,明霞就好像穿越回到了童年一样,找到了除了旅行以外的童真。
除了三岁以外,小木南是明霞在合唱团认识的又一个朋友。认识的过程也是相当戏剧化。那是某次排练结束,第二天回到班里上课时无意间知道的。当时明霞正和苏辞聊天聊到了前一天的排练,被小木南无意听到了,于是顺利加入了侃大山大军。明霞知道了她在低声部,开心得不得了。因为在班里她又多了一个有共同话题得朋友。以后每次排练结束以后,如果当天有不或者不确定的音符和不会的旋律以及乐理题,明霞就会和小木南一起讨论。也是通过这个窗口,明霞才得知小木南也是学钢琴的,并且已经考到了7级。那一瞬间,明霞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
但是这样的信息并没有阻碍两人的交往。而且她们还通过合唱团这个小社会,向更多活动拓展她们的友情。有一次若兰老师布置了一篇影评,小木南写完以后有个别地方不确定是否有语病,就去问了英语一向很好的苏辞。可是当时苏辞正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小木南不好意思打扰她,就去问了在班里聊得还不错的合唱团伙伴明霞。明霞凭借自己的经验给小木南仔细分析了一下,最后小木南的影评得了A+。
其实那是明霞上初中以来第一次用自己经验给同学讲题,所以这一次大获成功让明霞也开心不已。
同样,明霞从小数学就一直不太好,但是苏辞和小木南的逻辑推理能力都很厉害,她们也会不时给明霞“补补课”。正如明霞在日记里写的:“那段时光真的无敌美好,我觉得这种互帮互助的友情是最单纯的,真希望这种时光以后可以多一些。”
除了班里的互动以外,她们线下的互动就仅限于排练了。在她们初三即将退团的时候,老师给团里所有初三的学生发了一个通知,是关于艺术节比赛的。当时马上放寒假,老师的计划是集训两个月。当时明霞想了一下,云中还没订票。于是她回家以后抢先和云中说这次寒假她要报名参加合唱集训。因为对于她们来说,这是初中的最后一次演出,如果不参加就相当于直接退役,与其这样她更想和大家再一起再舞台上唱一次。
这次的声部安排考虑到了变声期的问题,所以更坚定了明霞要报名的决心,因为这是自己初中合唱生涯中独一无二的排兵布阵。对于集训,锦绣和云中都是支持的,因为妈妈以前就是音乐老师。虽然妈妈经常受舅妈一家人的挑唆和明霞不对付,但是在看书和唱歌这两件事上妈妈基本是放养模式。
放假以后,当明霞再一次来到了排练室时,她感觉无比熟悉和亲切。当她看到小木南和苏辞都参加了这次集训时,感觉更加无所畏惧,因为熟悉的人在和自己一起战斗。拿到谱子以后,虽然明霞骨子里不喜欢这种风格的歌曲,但是她也只能硬着头皮记谱,一步步按照老师的要求换气、发声。由于是无伴奏,挑战变得更加艰巨,因为音准更难把握。好在各声部都给力,在短短半个月内就完全掌握了要领,包括唱齐和唱出相应情感等。接下来半个月,大家一起奋战练习下一首。一听是朝鲜族歌曲,明霞兴致一下就来了,她喜欢那种婉转悠长的音律。
可是练这首歌的时间却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前后花了一个月。让老师反复叫停重新唱的部分,恰恰是悠长婉转的音符。不是比伴奏时间长就是早于伴奏时间,为了达到最完美的契合,老师不惜在明霞她们唱到了一个已经非常完美的程度时叫停,想让大家多找几次这种状态。期间小木南还出现了一些身体不适,但是她坚持了下来。
最后半个月是最难的,因为不但要排练两首作品,还要定下演出服装。因此那半个月里经常会出现老师排练到半程然后跟伴奏交代给音等事宜,就匆匆出了门的场景。看到老师这么拼,大家无一不在暗中努力。
明霞从小到大始终相信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认为你已经足够努力、付出得足够多了,那么无论结果好坏,都是自己的经验,即使有遗憾,也是不可避免的。带着这种信仰,她和小木南、苏辞以及其他合唱团小伙伴登上了艺术节的舞台,并拿到了一等奖。
她们很幸运,足够努力,并且没有给自己留下遗憾。
明霞很幸运,因为除了苏辞以外,她又结识了小木南和三岁,她们都是她生命里给她带来坚持下去的信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