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霞大学学的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个专业每年雷打不动的课程之一就是英语。而明霞真正对英语感兴趣,缘于她的初中英语老师。
刚上初中的时候,明霞的班主任就和大家反复强调了英语的重要性。从初一开始,明霞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培养对英语的敏感度。无论是看英文小说,听英文广播,还是看英文电影,都帮她打下了很好的语感基础。而且明霞非常难忘她的英语老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有一门“听力课”。
那门课的老师是张若兰老师,开学以后看到课表时,明霞还以为这门课会节节课做英语听力练习。但是第一节课,若兰老师就让班里的同学们排好队去机房,穿好鞋套以后随便在机房找个位子坐好。
等人齐了,她就说:“大家把电脑开机。”等所有人都开机以后,她就切了屏幕,明霞惊喜地看到一个电影的放映界面。原来听力课通俗理解就是看电影,只不过看完以后,要用自己的话写一篇不少于一千字的影评作为课后作业。
一千字,还是英语,对明霞而言其实难度不小。但是第一次作业,她巧妙地引用了一些名人名言,再融入自己对电影内容得想法和观影的感受,成功引起了若兰老师的注意。老师在她的作业后面写了:“写得非常好,要继续保持哦!(当然是用英语写的)”
从那以后不光是听力课,正常的英语课上,明霞也打起了十二分的努力。初中的英语满分120,三年下来明霞的英语平均分能到115左右,但是中间有几次大的跌落。
其中一次就是初一的期末,明霞考了91。那次成绩出来以后,若兰老师把明霞叫到了办公室。“你这次英语成绩怎么下滑得这么厉害?”没有任何转弯抹角,她直接质问了明霞。
而明霞也知道,下滑是因为自己前段时间写的作文被表扬了有些飘飘然,之后对英语就有所松懈。但是她面对如此看重自己的老师,怎么好意思说呢?
“不管你之前的作业做得多好,多有深度,那都不是最后考量你学业的标准呀!你怎么能因为自己作业做得还可以,就放弃了更重要的复习呢?!”
这番责问已经非常直接了,问得明霞一句话也回答不出来。她手足无措地在若兰老师的桌子边上站了好久,想保证点儿什么,却怕说出来的话会变味儿。
“你记住了,大考才是更重要的,以后不能松懈知道了吗?”“......我知道了,老师......”“行了你回教室吧!”
看得出来张老师是真的生气了,明霞心里也非常不是滋味。她知道做任何口头的保证,都不如实际行动来得舒服。于是在之后的每次大考前,她都会腾出时间专门留给英语。
初二,老师开始抓作文了。这一年,明霞帮助“李明”写了无数封信,不是跟外国笔友聊中国传统,就是给学校推荐优秀的留学生,又或者是感谢信和寻物启事。写多了以后,若兰老师也会重点关注明霞的作文,偶尔会私下帮她改一改语病。
有一次,明霞的一篇小作文得了14分,满分15分,若兰老师不但在抬头写了“A+”,还在下面写了一大段鼓励的话。那篇小作文把明霞高兴坏了,以至于她把那篇小作文誊写到了自己的笔记本里,那一整张卷子也被当做珍宝一样留起来了。
这就是在明霞飘的时候不惯着,在她取得成果时也不瞒着的张老师。因为她的鼓励,明霞在整个初中的学习中,对英语都没有放松,顺带着对其他科目也绷紧了弦。
并且自从那次期末失利以后,明霞卯足劲去学就不单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同样为了不让张老师失望。
最后的中考,她考了116。
那年夏天,为了收拾东西和取成绩单,她回了一趟学校,看到了张老师,还上前拥抱了一下。“你这次考得不错,自己的努力是别人都抢不走的,只要不放松就一定会有好结果。”
上了高中以后,明霞换了英语老师,但是她经常在课间会去英语办公室,找张老师聊聊天。每次去“串门”结束临走的时候,若兰老师都会送给明霞小零食,有时是几块费列罗,有时是一盒西点,还有的时候是一小盒巧克力棒......
在明霞18岁生日时,若兰老师还专门写了一张贺卡:“祝亲爱的雪儿生日快乐!”看到这张贺卡,明霞的眼眶顿时湿了。
现在明霞已经参加了工作,若兰老师依旧在学校教书,两个人的联系越来越少。但是,她对明霞的付出,是明霞永生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