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皇太极这一路进攻的龙井关,相比大安口山势要险峻,视野也开阔,守兵也多些。城墙对面是一座稍低些的山丘,他们一登上山丘,就被发现了,但守兵的人数要远远低于来犯者,数万八旗兵散开队形,专寻城墙坍塌处突破,守兵一分散,更显得捉襟见肘,兵力不够用了。八旗兵们下了马,顺山坡冲下来再冲上去,朝关上乱箭齐射,守兵抵挡了一阵,点起狼烟就跑了。

占领了两座关口,两路将士开始捣毁城墙,把砖块朝山下扔。八万人干了一天,山谷几乎要被填平了,他们各自扒开了一条近百丈宽的大豁口,当晚就在关上宿营。第二天上午,两军在关口南二十里远的汉儿庄会合。皇太极命令全军,亮开大金旗帜,向四十里外的遵化城全速前进。他告诉各旗旗主,声势要夸张,给明军制造一种恐怖气氛。

数万满蒙骑兵呜嗷怪叫着,像一群虎狼一样纵马向山下冲去,二十几万匹战马也跟着嘶叫,声势如同天崩地塌,洪水爆发,土路、两旁的房屋、树木都在颤抖。

警报很快传到北京,无论民众和朝廷的反应都是,土木之变,北宋徽宗、钦宗二帝的悲剧要重新上演。紫禁城皇极殿,崇祯帝手握奏报,急得团团转,他把奏报摔了,抱怨起袁崇焕,“这个袁蛮子,口口声声五年平辽,结果敌兵越来越猖狂,反而打进长城来了。”他越说越有气,问大臣们,“你们说,他不是向朕保证喀喇沁断不敢诱奴绕道入犯蓟辽吗,这是怎么回事!”钱龙锡,成基命,李标,周延儒,刘鸿训,一班大臣赶紧跪下,请求皇上迅速飞诏内地各镇兵马进京勤王,保卫京师的安全为要。

信使们的快马冲出宫门,向各地飞奔而去。

此时的袁崇焕,早在秋季就积极筹划着对辽东的统一作战行动,他写信给刘兴祚、刘兴贤两兄弟及徐敷奏,要他们尽快乘船来宁远,商议东江将领的人事安排及对后金兵的应对策略。他的意思是,调回徐敷奏做山海关副总兵,协同宁远前总兵朱梅守山海关。这样东江的高级将领就只剩下陈继盛和刘氏兄弟,陈实际上已被架空,刘兴柞兄弟控制东江的军政实权就成为可能,对建州的联合行动也更顺手一些,但这需要朝廷的批准。当时是九月,正值深秋,海面上风高浪急,刘兴祚两兄弟回不去了,皮岛只留下刘兴治五兄弟,这个计划因此搁置下来。崇焕只好安排他俩暂时住在宁远,宁远与东江两地的联系从即日至来年开海前也因此中断。这时候,崇焕听到了有关后金兵可能绕道偷袭京师的传闻,注意力被吸引到京师这边来。六月份他曾向皇上写过两次奏疏,都没有回音,他以为皇上是在为他开放高台堡马市后又出尔反尔生气,因此派谢尚政去蓟门实地考察。谢尚政被王元雅撵回来后,他知道蓟门一带没做防范准备,因此他不放心,让手下大将赵率教领一部分骑兵预先进驻山海关做为机动,以防冬季到来蓟门各关口有什么不测。

十月底,他凭着预感决定亲自去长城各关口看看。从宁远往山海关途中,他接到了圣旨:后金兵已突破大安口、龙井关。命他即刻带兵进京勤王,并统领各路勤王兵马,共同御敌。圣旨上加封他为太子太保,官至一品,赏蟒袍玉带,许诺给饷银二百万两,见出了崇祯的焦急心情。袁崇焕如五雷轰顶,差点从马上摔下去,蓟州不属于他的防区范围,但他身为蓟辽督师,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时候他根本就没想过分出兵力去攻打沈阳,何况此时与东江也无法联系,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向皇上下的保证,京师一旦有失,他就是欺君之罪!同时他的脑子又多转了一个弯,万一后金兵的目标是山海关呢,皇太极会不会虚晃一枪,借关内便捷的通道攻打山海关,断宁远的后路?然而情况紧急,已容不得他多想了,他立即命令已进入山海关的赵率教率四千轻骑星夜驰往遵化,在那里堵截并拖住皇太极。又飞信命各兵严守通往京师的要道,以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都司刘振华守建昌,参将邹宗武守丰润,游击蔡裕守玉田,又给闲赋在宁远的刘兴祚、刘兴贤两兄弟写信,叫他们赶紧带领一部分步军进关协防。又命靠近京师的蓟州、三河、密云、顺义各部加强布防,防止敌兵向京师窜犯,然后率大军向遵化星夜疾进。

这时候,皇太极的大军已兵临遵化城下,将遵化围得水泄不通。遵化距京师三百里,马队跑起来不到两天即可抵达京师。遵化若有失,京城就失去了屏障,因此袁崇焕心急如焚。

遵化城下的八旗兵先向城内发射劝降信,尔后开始攻城。城上的守军万众一心,拼死抵抗,一面等待援兵。

第二天,京师宣布戒严。

赵率教率领的四千轻骑急驰三昼夜,跑了三百多里路,到达遵化以东的三屯营,已是人困马乏,料想不到的是,三屯营总兵朱国彦不准外兵入城,说是没得到圣旨。赵率教又气又恼,威胁说要强行入城,朱国彦命士兵放箭阻止。赵率教只好纵马向西,驰向遵化。第二天,他们到达遵化城外,被阿济格所部满军及蒙古兵拦腰截住,双方即刻展开大战。疲惫不堪的赵率教所部皆是轻骑,少有铠甲,甚至连饭都没来得及吃,战斗中很快就出现了体力下降,虚弱的士兵有一部分被射倒,其余的只能边打边招架,打到下午,从两侧包抄上来的豪格和恩格德尔部骑兵杀入阵营,将赵所剩残兵冲得七零八落。赵率教身披重甲,单枪匹马冲出重围,被追兵连射数百箭,坠马而亡,所部全军覆没。

随后,后金兵借余勇猛攻遵化城。王元雅,就是一个多月前驱逐谢尚政的顺天巡抚,领兵顽强固守,城内的百姓也纷纷上城协助守军,朝下扔砖头、石块,甚至花盆、尿盆,一些后金兵满身污水,被砸得鼻青脸肿,气得向城上大叫,已记住了他们的模样。第二日,有内应在城中放火,老百姓都回家救火去了,守城的士兵注意力也不能完全集中,后金兵攻占了城头一角,由此突破,遵化城抵抗渐渐低弱,终至陷落。王元雅走投无路,回到衙署,自缢而死。后金兵挨家搜查,把反抗者的人头一一砍下,灯笼一样挂在屋檐和树梢上。

接着八旗兵回军向东猛攻三屯营,这一次没有老百姓朝后金兵扔砖头了,甚至登城看热闹的都没有,他们是被吓怕了,宁可当顺民也要保命。不到一天,城池被攻破,副总兵朱来同带着官印和珠宝化装成逃难百姓溜出城去,其他将官也学他的样子溜之大吉。总兵朱国彦气得点着他们的名字跺脚大骂,然后放声大哭,与妻子张氏关上房门,双双悬梁自尽。

皇太极留下一部分士兵守三屯营和遵化城,率大军出遵化直指西南,向北京的第二道门户蓟州进发。蓟州是京畿重镇,地位超过遵化,皇太极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力取蓟州,下一个目标就是三河、通州、北京。一时间朝野惊恐,人心震动,京东各州县风声鹤唳,官民坐立不安,谣言也随之而起。“是袁蛮子勾引后金兵来打北京的,要强迫明朝媾和。”酒馆里,茶楼内,菜摊上,一个个口口相传。消息比人的脚步要快,不等市民向左邻右舍传告,邻居们已经知道了,气喘吁吁的孩子跑回家刚向父母张口,父母已经知道了。皇宫里,官员们也纷纷议论猜测袁崇焕有引后金兵进京之嫌。

崇祯由此给袁崇焕下达了死命令,“不得越蓟州一步!”袁崇焕慌乱中却将此命令理解为对敌人的命令,立刻向皇上保证,“臣率兵马进蓟州稍事休息,就派人熟谙周围地形,增强岗哨,在此全力阻截,必不令敌军跨越蓟西一步!”他的两万兵马,昼夜兼程,向西急进,实施第二步应急方案,把后金兵阻截于蓟州。他边走边布置保定总兵曹鸣雷率军进驻蓟州与守军共同阻敌。自率大军,令前锋祖大寿争分夺秒急驰蓟州,务必抢在皇太极前面,尔后以蓟州做为司令部,在此调度各路勤王兵马,与皇太极决战。他又命宣府总兵候世禄守三河,保定总兵刘策守密云,使各州县都有重兵把守。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