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李守忠带着李自成到山上干农活,李自成就是不爱干活,一点也不像劳动人民的后代,他不是坐在地头长时间望着远方的群山出神,就是偷偷跑到山下找从前的小伙伴们压腿,隈腰,习武,练习拼杀,去外村寻同龄的孩子打架,凡是淘气的孩子都被他一一征服。他常向手下那些小哥们抒发志向;长大了建功立业,当个大将军,报效朝廷。他会讲三国演义,讲水浒传,讲岳飞,讲李继迁的故事,无论武力还是见识,都远远超出其他孩子之上,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孩子王。那些小哥们常给他送吃的,有时大家凑在一起,就着一把黄豆几碟青菜喝一口酒,俨然一群小爷们。李守忠对此很无奈,把他送到一户姓艾的富户替人家放羊混口饭吃,路上反复叮嘱他,“儿呀,记住咱是穷人,要想生活,必须安分守己。人家有钱是上辈子行善积了德,咱也要这样,爸爸一辈子做好事,就是为了你,你也要多做好事啊。”他给儿子讲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的道理,李自成一句也没听进去,从文化上,他读了四年书,从某种意义上还有资格教训父亲呢,而李守忠连一个字也不识。

李自成不去找那些孩子了,那些孩子却常来他放羊的地方找他。他为此而脸红,挠起了头,这么多羊,却没有一只属于他的。有一次,他实在碍不过情面,大胆地杀了只羊招待朋友们,小伙伴们就在野地里架起篝火,大家吃了顿烤肉。傍晚回去,他告诉主人,有只羊跑丢了,主人警告他,再跑羊,你就得赔偿。后来他又连续杀羊,连续向主人说羊跑丢了,终于露馅了,主人把他痛责一顿,又去找李守忠,吓得他几天不敢回家。从此村里人就议论,说这孩子胆大妄为,将来早晚要混到牢里去,成为刑满释放分子。

李守忠又送他去镇上的铁匠铺跟师父学徒,李自成学得很快,师父瞧他也顺眼,师兄弟们也喜欢他,常问他:“为什么总挠头,是牛托生的还是龙托生的?”他与师兄弟们关系处得都很好,就是瞧师父不顺眼。那是他发现,这位师父有个癖好,喜欢窥探别人,一到晚上就去街上转转,有时在人家窗下偷听,尔后定时向镇上管治安的地保汇报。一天晚上,李自成躺在地铺上,向师兄弟们说,“师父管得也太多了,本来百姓就活不下去,还要夜夜盯着他们,不是没事找事么。”师兄弟告诉他,“不巴结地保,就要多缴税。在县城,有衙役,捕快,上面还有锦衣卫,太监中军,一级看着一级呢。”李自成心里更加反感,向他们发誓,早晚有一天他要揍师父一顿。“什么,你要揍师父!”师兄弟们炸开了,有个师兄弟还坐起来。李自成说,“你们瞧着,看我怎样教训他!”师兄弟们都乐了,他们觉得李自成很有意思。这事第二天师父就知道了,一边干活他一边问李自成,“小兔崽子,听说你要揍我。那好,咱们中午就过过招。”李自成只挠了挠头,不说话。到了中午,师徒们刚刚放下活计,谁也没想到,李自成竟然先动手了,这个十六岁的孩子冲上去把四十岁的师父一头顶倒,随后骑到他身上抡起拳头一顿乱砸。师父试图翻身,李自成的手脚更灵活,动作更快,师父费了好一番力气才把身子翻过来,运足气力向上拱,把李自成摔到地上,不等李自成爬起来,又把他抓住、双手高举过头向下摔,李自成紧紧抓住师父的发鬏,就地滚了几滚,又站起来,两个人重新拉开架势,再次扭打在一起。但李自成毕竟是孩子,体力上并不占优,师父也年过四十,身子也虚了,最后两人打了个平手。师父拉他到一个角落,悄悄给了他五两银子,叫他离开这里,叮嘱他千万不要把师父的事说出去,他可不愿让街坊邻居知道他是个密探。李自成答应了,但拒绝了银子,他给师父行了个礼,这是行道上的规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