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腰鼓声震耳欲聋,紧随着前锋马队,接下来是仪仗、中军大队,骑在乌驳马上的李自成由千名骑兵护卫着,发亮的鹰眼不时望望天空,频频向跪在路旁焚香的百姓招手示意,身边左右是谋士牛金星、李岩、顾君恩及身材矮小的宋献策,还有田见秀、刘宗敏、李双喜、党守素、张鼐、李过一班将领。百姓们的欢呼此起彼伏,一直到后队出现,他们看到了红娘子,又开始欢呼,义军队伍里有女将,他们大为惊奇,她的故事早已在民间流传,原来她就闯王的队伍里!他们望着这位巾帼英豪,向她投去的是粉丝般艳羡的一瞥。此时正是年关时节,穷人们就要活不下去了,义军的到来,犹如及时雨,他们沉浸在欢悦中。

泥腿子队伍一夜间成了精,赖有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的辅佐,从此自成知道了,取天下的真谛是不乱杀人,开仓散财救济饥民,赢得民众的拥护。这都是针对明朝纲纪的败坏采取的对应措施;明朝政治清明、广开言路时,谣言没有市场;言路堵塞起来,欲防民之口,不管镇压怎样严厉,都事与愿违,失去了民心即是流言大行其道之时,仅仅一首童谣就搅得天翻地覆,“迎闯王,不纳粮”具有了穿透力,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拥戴自成的民众与日剧增,声势如波澜,狂涛。自成对这支队伍也做了改造,全军设前营、后营,左营、右营和中营,以中营为标营,领一百队,前后左右营均领三十余队,各以旗号区分。每队有精兵一人,主刍掌械执炊者十人,另设一兵负责驯马三四匹,部队行军休息时即操练骑射,称为“站队”。夜四更,全体均需装束整齐,听候命令。军纪方面,逃跑者称“落草”,处磔刑,严令不准私藏白金,不准欺辱妇女,过城市,不准宿有妇女的住室。战斗中,获骡马者上赏,弓矢铅铳者次赏,币帛又次赏,珠玉为下。军队宿营均用单布幕绵甲,厚百层,矢炮不能入。各队以骑队最为精强,临阵如虎豹,上高山陡坡如履平地;渡江涉水,全军或跨马背或牵马尾,呼风而渡。每阵列骑兵三万,名“三堵墙”,前者反顾,后者杀之。又列步卒长枪三万,剑戟如林。如久战不胜,马兵佯败诱敌,回击无不大胜。自成更是以身作则,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部下共甘苦。他宣布:攻城,迎降者不杀,守一日杀十之三。他的部队有炮兵,工兵云梯队,各州县的高墙对他们来说再不是不可逾越的壁垒。这时候,明朝九边精锐部队开始调往辽西战场,中原兵力空虚,正是义军大显身手的天赐良机。

自成把目标选中了古城洛阳,这里是明宗室福王朱常洵的住地。朱常洵是崇祯帝的三叔,在洛阳有高大华丽的王府,当初万历帝本想立他为太子,因他不是长子,众臣以不合祖训加以劝谏,万历只好选了光宗朱常洛。但万历帝太喜欢常洵了,把宫中差不多一半的金玉珠宝都赏赐给他,还赐予他山西、河南、湖广的大片沃土做为王庄,因此福王成了众多藩王宗室中的首富,膳食水准甚至要高于节衣缩食的崇祯,更不要说与城内外那些没有饭吃的饥民相比了。攻下洛阳,就等于拿下一座小皇宫,义军将士们如何不摩拳擦掌,兴高采烈,他们一见到高大的城墙就勇气倍增,就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一家富贵千家恨,守城的明军士兵也早就瞅福王来气了,他有那么多银子,平日对兵士们却相当抠门,他们的伙食不比饥民们好到哪里去,仅是能吃饱而已,因此多有怨言,不肯卖力气。城中的官吏也在抱怨福王一毛不拔,多次向他进言,大方点,拿出些金银来募集兵勇,多预备弓矢枪弹滚木雷石,以防贼寇,朱常洵坚持说,这笔银子应该由朝廷出,再说将兵守城本是应尽的义务,用银子买士气是背离天道的。这样一种心理在作怪,处处勤俭节约能省就省,洛阳城危在旦夕了。

义军兵分三路渡过洛河,朱常洵这才害怕了,他一面向朝廷告急,一面要求河南抚按火速调兵解洛阳之围。省城开封的河南巡抚李仙风、巡按高名衡得到警报,急派总兵王绍禹率人马增援,抢在义军围城之前进入洛阳。他们刚进城,洛阳就被围了,王绍禹与在洛阳城的南京退休兵部尚书吕维祺,河南道参政王荫昌,通判白守文各率兵分守四门。自成的土炮向城上轰击,攻城战一打响,守北城的明军就在城上纵火焚烧城楼,借着滚滚浓烟,趁乱打开城门。数万义军一拥而入,杀进城里,王绍禹稍作抵挡即弃城逃走,吕维祺率兵节节后退,最后只剩下他自己,被生擒活拿。义军占领了洛阳,开始全城搜捕朱常洵,朱常洵与嫔妃家小都换上了下人的衣服,试图混进逃难的人群溜出城去,但他做为宗室,膏脂充裕,满面红光,大肚子像肥猪一样隆起,身边又簇拥着一群太监,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他被逮住了,与吕维祺等官员一同被捆起来押到大将刘宗敏帐前。义军开始搜查福王府。

朱常洵的王府,占地面积约为洛阳城的三分之一,府内有上千名侍卫,养着数百名太监宫女做为御厨和乐队,还饲养了豹、熊,鹿各类宠物,亭台楼阁之多,加上流水小桥,让义军将士晕头转向。他们用刀逼着太监找到了库府,打开库门,好像置身于神话世界。他们看到了难以计数的金银财宝、古玩玉器,这些不光是福王的积累,也有万历帝的积累,说他富可敌国一点也不过分。他的粮仓里囤积着数十万石的粮食,足够全城人吃一年,还有大量的丝织绢布。这些粮食和布匹被迅速分发到城内外的穷人手里,接下来就是处置朱常洵。李自成、牛金星、李岩、宋献策一行进城后,在王府门前的广场上召开了群众大会,先砍了吕维祺、兵部副使王荫长、通判白守文、知县刘芳奕、洛阳县训导张道脉及以下数十名文武官吏,而后将朱常洵象杀猪一样抬到案子上,脖子下放一只木盆,刀斧手割破了他的喉咙,接了差不多一盆血。他的血被分别倒进数十口酒缸里,搅拌均匀,自成命杀猪宰牛、再杀几头鹿犒赏三军,将士们将此称为“福禄”酒,众人一起痛饮,喝了个烂醉。

大军在洛阳住了三日,自成于城内外招收了数万饥民参加义军,将朱常洵的人头挂在城门上,挥军南下,直取汝州,而后突然回师进围开封。开封是周王朱恭枵的住地,自成相信,开封城的银子不会比洛阳少。但这位周王与福王不同,平日他就礼贤下士,爱抚民众,因此深得人心,文武官员也愿为他卖命。从洛阳失陷起他就积极备战,把库府的金银拿出来赏赐将士,又募集了数千壮丁,加紧操练,加上开封城曾是北宋都城,城池坚固,且兵精粮足,腰鼓声和小儿的童谣在这里就碰了壁,变得不灵了,不管义军怎样敲击、恫吓,人们就是充耳不闻,听不懂这是什么声音。自成气坏了,下令攻城,他威胁说,据守十日,就将城内军民全部杀光。守城军民以奋力还击做出回答,众人居高临下,把义军的攻势一次次打退。自成大为恼火,亲临前线指挥,命将士们搭起云梯登城,不分昼夜连续攻打。开封军民在周王、巡抚高名衡、总兵陈永福指挥下,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运,顽强地守住了开封,创造了奇迹,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陈永福子陈德一箭射去,箭羽偏自成左目而过,擦伤了眼皮。受此一惊,众将急劝说自成暂退,自成被簇拥着撤出战场。此时保定总兵杨文岳已奉命来援开封,即将渡过黄河,自成与牛金星等谋士商议,恐前后受敌,对义军作战不利,趁着夜色悄然撤离。

此时的李自成,已相当成熟,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绝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这一点同张献忠极为相像。他带着队伍敲着小鼓在河南纵横往来,忽东忽西,忽北忽南,令官军疲于奔命。他一面杀富济贫开仓放粮,一面吸收饥民扩大队伍,始终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腰鼓声在河南各州县声声不绝,抚按州县官员们的神经都要崩溃了,他们应接不暇,频频向朝廷告急。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