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来到这‘天方夜谭’旁,张启姝笑着问甄逍遥是否要先试试在这寒潭上飞踏几步?甄逍遥说不用,正待要跃向寒潭之上,却被金仲宁一把拉住。金仲宁说寒潭必有古怪,容他先试试水,再做计较。甄逍遥点头称是,于是金仲宁上前一步,也并不踏入寒潭之中,只是伸出一臂向寒潭之水摸去。”
“金仲宁此番试探,着实叫他吃惊不小,这寒潭中的湖水,乃他生平仅见。按理说,这寒潭之水,多是表面覆辙一层薄冰,薄冰之下均是刺骨的湖水,这薄冰一遇踩踏便会破裂,踏冰之人随即会落入冰层之下的刺骨湖水之中。但若是轻功了得之人,踏冰力度拿捏的好,在这冰层之上来去自如,也非不可能。”
“但这‘天方夜谭’之水,绝非寻常。金仲宁伸手一触之下,这表面似极嫩的豆腐一般,稍一轻触,这豆腐般的湖面瞬息向下凹去。金仲宁只觉有股奇大的吸力,不住将他往下吸,惊魂未定之际,他感觉到自己整个小臂已经完全没入下头刺骨的湖水之中。”
“金仲宁既奇且惊,那豆腐般的表层将他手臂牢牢黏住,不断向下陷去,不一会已要没过肩头。金仲宁当即不敢细想,忙以另一只手臂强撑住岸边坚硬的石地,死命将没入寒潭的那条臂膀往上拽,可那豆腐般的表层始终黏着那条臂膀不放。甄逍遥见他颇为吃力,忙上前帮手,终使金仲宁的那条臂膀解脱出来。”
“金仲宁方才脱险,大气频喘,却仍吃力的嘱咐甄逍遥小心。说这寒潭表层似有一股劲力将他往下吸,便像那致命的沼泽陷阱一般,只是落入这寒潭中,下陷之速比那沼泽陷阱快上十倍不止。”
“甄逍遥思来想去,自己大好男儿,与一年长自己二十余岁的女子切磋,总不能唯恐命丧寒潭之中,而临阵退缩吧?甄逍遥回想起,那日他手托着你们师祖和另一人,从毒湖上走出‘五仙谷’时,用的是蜈蚣篇步法结合青蛇篇柔骨之术。只是这回看来,这‘天方夜谭’似乎比那毒湖还要凶险百倍。”
“那张启姝向甄逍遥抱一抱拳,示意她二人可以比试了。于是二人不约而同跃入那‘天方夜谭’,甄逍遥有意跃的高一些,放缓身形坠落在湖面上的时间,意在先瞧瞧张启姝如何应对,再思对策。”
“只见张启姝身形下坠,距湖面尚有一丈间距之时,忽然以掌为刀,劈出一股凌空气劲。便似切豆腐一般,将表层切割出一个四寸长、三寸宽的块状物。这块状物随即腾空而起,便在此时,张启姝又刷刷刷连劈数刀,又有更多块状物飞起。张启姝稳住下落的身躯,踩着这些自表层飞起的块状物,凌空行走起来。”
“说来也奇,这豆腐般的表层,一旦离了这湖面,便似失去了黏性,经这张启姝一踩之下,又落回了湖中。这块状物一落回湖面,便立刻和湖面融为一体,瞬息之间便再也看不见切割的痕迹。但见这张启姝出刀极快,湖面表层不断有块状物飞起,供她踩踏。”
“甄逍遥顿时觉得此计甚好,便也学这张启姝,以掌为刀,劈出凌空气劲,令湖面飞起各种块状物,供自己踩踏。然而张启姝出刀愈来愈快,而甄逍遥毕竟是初试,怎及得上张启姝这般轻车熟路?”
“甄逍遥掌刀劈起一块的当口,张启姝已然劈起了四五块,她绕着甄逍遥凌空踏行,很快便将甄逍遥逼的没了退路。张启姝在劈起的块状物,足够满足自己踩踏之外,还有余力以凌空气劲攻向甄逍遥,阻他凌空踩踏。”
“甄逍遥刚以掌刀劈起两块用于落脚,却被张启姝一记凌空掌刀横切过来,他急闪之下,脚下踏空,身子直坠而下。金仲宁在一旁见此情形,心急如焚,在他看来,甄逍遥此番是凶多吉少,不由得暗暗叫苦。”
“甄逍遥在下坠途中折了个身,旋即施展了走出‘五仙谷’时的步法,双足触及那豆腐般柔软的湖面时,虽有强劲的吸力,将他双腿向下拖动,但他仍凭着自‘玄冥圣心诀’中悟出的这独门步法,勉强站立。”
“由于这吸力极强,甄逍遥这套独门步法也未能将下坠之力尽数卸去,是以双腿支撑不住,踉踉跄跄向后倒退了几步。甄逍遥也分不清此时脚下所踩究竟何物,软如豆腐,沾水即产生吸力。触摸上去是流质,但却又是固态,似水非水,似冰非冰。”
“甄逍遥脚下踉踉跄跄,但脚面始终未被没过,只在这湖面上踏出层层涟漪。一旁观战的,且不说金仲宁,便是武功远在众人之上的柳下倾城也看的呆了。柳下倾城坦言,‘棱镜之巅’上从未有人可在‘天方夜谭’湖面上走出十步,即便是她也决计办不到,但甄逍遥做到了。”
“张启姝见甄逍遥脚踏湖面,竟不下沉,也是诧异。又见甄逍遥立足不稳,张启姝立时自上而下发掌朝他头顶击落。甄逍遥也不示弱,抬掌相迎,只因他双足须与这吸力相抗,只可分出三成内力与张启姝对掌。”
“原本甄逍遥内力远胜张启姝,但此时七成内力都用在了与湖中吸力相抗,此次拼掌,则是大大的吃亏了。张启姝掌力占了上风,推着甄逍遥,令其足背已没入湖中。甄逍遥手足两端皆在拼力,终是首尾难顾,明显处于下风。若此番下去,过不多时,甄逍遥膝盖便会完全没入湖中,如此便输了。”
“便在此时,甄逍遥忽然想起,昔日走出‘五仙谷’时,也是在危急关头,他施展了你们师祖在谷中偷来给他看的那本邪功,以另外一种用法,助己脱险。如今又是危难之际,何不放手一搏,或可解此困境。”
“甄逍遥运此邪功,将双足所受吸力,以及双足相抗时那七成内力,导向双掌。再加上这双掌的三成内力,全数灌入张启姝体内。这门邪功,实是有‘吸’和‘吐’两种用法,‘吸’则是将对方毕生功力尽数吸来,但须搭住对方脉门方能施展;而‘吐’则是将己之功力强行注入对方体内,无须搭住对方脉门,只需触及对方肌肤即可。”
“甄逍遥此时想的是,这张启姝是个四十上下的女子,且瘦小纤细。自己内力是她数倍,况且又向湖中那诡异吸力借了些力来,料想她体质必定承受不住。果不其然,甄逍遥向她灌入的雄厚内力,顷刻间令她青筋暴出,八脉俱乱而难以驾驭。”
“甄逍遥赌的便是她身子极限承受不住,此时张启姝因瞬息之间,差不多一下子多了自身五倍的内力,哪里驾驭的了,浑身真气乱撞,已自昏厥了过去。甄逍遥见她似已失去知觉,便立时撤掌,同时跃向空中。这失去知觉的张启姝,则是将要一头扎进湖中。”
“此时身后柳下倾城又喊了声:‘胜负已分,烦请甄公子将张层主带来这边。’甄逍遥应了一声,以足尖将下坠的张启姝一勾,再用双臂接住,缓缓落下。再施以那独门步法,踏上岸来。”
“这柳下倾城好奇甄逍遥这门可在‘天方夜谭’之上踏行的步法,便问自何处学来。甄逍遥便答是将两门功夫结合起来,自创出的一套独门步法。柳下倾城听闻,甚是惊异,不想这甄逍遥小小年纪,竟可自创此等武学。”
“柳下倾城又问及这步法可有名目?甄逍遥回她,说不曾有。于是柳下倾城提议,不如由她来给取个名儿。一旁的金仲宁忙凑上前来相谢,说了些类似得门主赐名,荣幸之至的奉承话。”
“那柳下倾城踌躇片刻后道:‘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不如就叫凌波微步吧,两位意下如何?’金仲宁忙拉着甄逍遥一同作揖谢过,感恩门主赐名。这甄逍遥可顾不得柳下倾城的门主身份,劈头便问这‘天方夜谭’的表层,究竟是冰是水?柳下倾城也不摆架子,直面回答称她自己也不甚清楚。”
“柳下倾城说道,这‘天方夜谭’的来历,她幼时听师父甘陀利提及,此物来自天外。当年这晶门创派之人梵天宗祖还在襁褓中时,其生母曾与一众来历不明的神秘人物相斗。这一众神秘人物据传来自天外,后世称他们为‘天外来客’。‘天方夜谭’表层这似水非水,似冰非冰之物,便是那时留在了世间,而原本世间并无此物。”
“甄逍遥、金仲宁二人听完柳下倾城所言,才明白此物如此神奇诡异,原来因它并非世间之物。柳下倾城对二人又言道,既然甄逍遥已连胜三场,便已具备入‘六圣阁’观摩典籍的资格。柳下倾城请二人暂且在已收拾好的上房歇息一日,待次日她将亲自引甄逍遥入‘六圣阁’。”
“次日,柳下倾城与两个丫鬟引着甄逍遥步入这‘六圣阁’后,便吩咐两个丫鬟候在门外,自己先行离去。甄逍遥显然目的明确,他环顾四周,全然不看那些对己无用的秘籍,只为找寻那‘棱镜之巅’至宝------《神书》。”
“终于,甄逍遥在‘六圣阁’深处的高架之上,寻得了这《神书》,全书共四册。当下他又惊又喜,未曾多想,便直接取下第一册翻阅起来。一看之下,方知这《神书》竟是一句梵文,一句汉文。这下面的汉文是对上一句梵文的翻译及注解。甄逍遥之前有听柳下倾城提及,这著书的梵天宗祖,原是天竺人士,不想竟也精通汉学。”
“甄逍遥看这《神书》第一页,似是对全书的总括。只见这书中写道:御气有四境,第一境是有形之境,第二境是无形之境,第三境是万象之境,第四境是天启之境。这书中还写道,若能练全第三册所载武学,便已至三境上品,周身骨血重塑,世间罕有敌手。若能练全第四册所载武学,便可至四境上品,此时已步入神之领域。”
“这书中还提及,即便梵天宗祖自己,这第四册也只练成前面三篇,最后的第四篇未曾练成。是以梵天宗祖的武功,止步于四境中品。而甄逍遥在意的,仅是那句‘若能练全第三册所载武学,便已至三境上品,周身骨血重塑’。因而他只求练全第三册,不曾对更高深的第四册抱有贪念。”
“书中开篇的概述中,最后还有一句,说这第一册中所载武学,若内功修为尚可,即可速成。但自第二册开始,必须学全第二册,方可修习第三册;学全了第三册,方可修习第四册。否则必会气行受制,走火入魔。”
“甄逍遥继续翻阅那第一册,此册分为四篇,这第一篇看这汉文注解,译作‘小无相功’。此功不着形相,无迹可寻,只要身具此功,再知道其他武功的招式,便可模仿照搬别家绝学。甄逍遥看完此篇,甚感新奇,照此练来,只一炷香的功夫,便已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