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玄元就是这样讲课的,他接着说道: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八章中说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老子的这一段话的意思,大概是说,只有大道废弃了,才能显示出仁和义来;当人们能够熟练的引用智慧的时候,就会产生虚伪和狡诈;六亲不和的时候,才会显示出孝慈;国家混乱的时候,才会有忠臣出现。
这段话语言十分很简洁明了,任何人都可以理解。但是这段话饱含着深刻的哲理,也是老子的又一个大智慧,也是人类哲学的光辉点。就是我们现代的人,也不得不佩服老子这个先贤的聪明才智。
“大道”是永恒的,是长长久久的,是永远不变的,更主要的“大道”是有“天道规律”,宇宙万物都必须遵守“天道规律”。既然是长长久久的“大道”,老子为什么会说“大道废”呢?其实老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深深的感觉到了,有朝一日人类会悖逆“大道”,也就是说人类会废弃“大道”。就是在老子所处的那个年代,不尊“大道”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老子已经多次告诫人类,“大道”是宇宙万物的刚需,是坚决不能废弃的,人类和世界万物都是一样的,同样也不能废弃“大道”。在人类废弃“大道”的时候,也就是人类距离毁灭已经不远了,因为人类是战胜不了“大道规律”的,人类只有遵循“大道”的天理法则,顺“道”而行,人类世界才会长长久久。
人类千万不能悖逆“天道自然”,人类如果悖逆“天道自然”,那一定是会遭到“天道”的惩罚。“天道”的惩罚是无情的,“天道”是不讲情面的,因为“天道”是没有思想,没有意识的,它不知道什么是情面,所以也就无法讲情面。顺“道”而为是人类世界唯一长长久久存活的法则。
老子是一个洞察世事的高智慧的大圣人,他从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从事物的本质看到了事物发展的结果。他认为人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感情世界,对待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自我见解和自我认识的过程。
在人类生活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独立的行为准则。人的思想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复杂的思维方式和多变的思想意识就会出现“离经叛道”。当人类对“道”有了许许多多的想法,从而出现悖逆“大道”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道废”主要原因。
人类虽然是由“道”生成的,“道”给人类制定了许许多多的行为准则,因此,人类的行为是要受“道”的规律所规范。特别是人的思维意识在不断的形成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人类的智慧越来越成熟时候,尊“道”就会更加重要。
人类智慧成熟以后就会越来越不愿意遵循“大道规律”,就会越来越尝试着突破“大道规律”。当人类世界突破“大道规律”的时候,人类就会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最基本
的人生方向,也就是说,人类很容易迷失人生的方向。
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十分重要的认知,当人类迷
惑了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就会很容易的“废大道”。当人类不再自觉地遵守“大道”的自然规律,对于“大道”规律越来越冷漠,人类就会离“道”越来越遥远。“大道”就会逐渐地失去了保护人类的能力。
当人类世界没有“道”的保护,就会天灾人祸连绵不断,人
类就会生活在痛苦之中,这就是“尊道贵德”的重要性。
当人类越来越多的悖逆“天道规律”,越来越多的对“道”冷漠,人类的行为就越来越多的偏离“道”,人类这种偏离“道”的行为就会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就会深深地感觉到失“道”以后给人类带来了痛苦。
老子告诉人类“大道废,有仁义”。就是告诉人类,当人类世界整体的失“道”以后,人类就不得制定一些自我约束的规则,这就是人类不断的制定出一些法律、制度、政策、道德规范等东西来缓解人类失“道”以后的压力。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道废,有仁义”。
老子是一个先知先觉的大智慧者,所以老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提出了“大道废,有仁义”。“道”是广大无边的,“道”是威力无比的,“道”是力量无穷的,“道”是无形无状的,“道”是包罗万象的,“道”是无处不在处处在的。有了大“道”也就无需再谈“仁义”了,因为仁、义就包涵在大“道”的范围之内。
当大“道”废弃以后,人类勉强用“仁义”来代替“道”。“仁义”是“道”的一个部分,用“仁义”代替“道”,自然是不全面的,也没有“道”那么有力量。人类没有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道”,就没有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仁义”独木难支,人类世界就会出现危机。
人类世界“大道”废以后,就会出现“智慧出,有大伪”。老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看到了两千多年以后的事情,就知道了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人类的智慧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高科技的出现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当人类世界进入高科技的时代,伴随高科技的却是遍布人类世界的巧言令色、尔虞我诈、瞒天过海、弱肉强食、损人利己、坑蒙拐骗、颠倒黑白,表现出了人类世界的无限空虚。在这紧急关头,由于“道”的缺失,“仁义”的力量不足于弥补“道”的缺失,“大伪”在高科技的支撑下,使人类几乎已经走到了毁灭的边缘。
人类不仅要问这是为什么?可以肯定的说,这就是人类废了“道”,偏离了“大道”规律,自毁长城。我们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不但废了“道”,就连可怜的那一丁点“仁义”也几乎丧失殆尽。
两千年以前的老子的担心事情在当今的人类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不用多说,人类自己就会感觉得到。高科技给人类世界带来了新的生活,也给人类世界带来了灾难。比如说,人类制造的杀伤力巨大的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人类的毁灭就在顷刻之间,这就是高科技的支撑下,失“道”以后人类,就会把自己推向了毁灭的边缘。
现在还有谁还能怀疑废“大道”废的严重性?人类如果再敢废“大道”,再敢逆天而行,“大道”就会毫不犹豫的消灭人类。频繁的人类灾难和人类废“大道”,无不息息相关。
宇宙万物都是受“天道”保护的,人类也是受“天道”保护的。当人们肆无忌惮破坏“天道自然”时候,就会受到“天道自然”毫不留情的惩罚,受到惩罚那是必然的。如果人类继续废“大道”,继续藐视“天道法则”,一定会受到苍天“大道”的更加严厉的惩罚。
人类不应该过分的自信,科学技术虽然已经发展到了十分尖端的地步,可是,一个小小的传染病就可以肆虐全人类,就让人类世界无能为力。事实证明“天道”的威力无穷,人类绝对不能冒犯“天道规律”,人类绝对不能触及“天道”的底线。
老子还说到“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这些都是和“大道”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没有“大道”废,就不会有六亲不和,没有“大道”废,也就不会有国家混乱。没有“大道”废,自然也就不需要“孝慈”和“忠臣”显现出来,因为“大道”也包含着“孝慈”和“忠臣”。
当人类世界私欲横行天下,人类世界就失去了“道”的公允性。人类世界没有了“天下为公”,就是人类世界失“道”的一种具体的表现。
当人们私欲膨胀,人们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就会出现六亲不和。为了弥补人的私欲造成的六亲不和,人类世界就会出现“孝慈”的观念,用“孝慈”来规范六亲不和的行为。所以,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大概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国家混乱,有忠臣。”这一句话不难理解,说的意思就是国家混乱了,就有忠臣出现。这里不是说,只有国家混乱了才有忠臣,国家在安定的时候,就没有忠臣的。
其实,国家安定的时候也有忠臣,但是国家安定的时候,统治者就不会思念“忠臣”,所以“忠臣”就不会显现出来。只有在国家混乱的时候,国家需要“忠臣”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能显现出“忠臣”来。
老子在这里是要告诉人类的一个大道理。我们都知道唐代李世民有一句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这句诗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只有经过狂风的吹打,才知道什么样的草是坚韧的草,只有经过动乱的时局,人们才能认识什么样的臣子才是真正的忠心耿耿的“忠臣”。
老子在这一章里面讲“仁义”,讲“孝慈”,讲“忠诚”,这些都是在说,只有人类世界在废“道”以后,才会出现这些新生事物。因为仁义、孝慈、忠臣,都是大道里面应该包含的内容。如果不废“道”,就没有仁义、孝慈、忠臣这么一说。因为“道”就可以直接解决仁义、孝慈、忠臣要解决的一切问题。
老子在这里所说的仁义、孝慈、忠臣,都是对应人类世界失“道”以后所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当然也包括人类社会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六亲不和、有大伪、国家混乱,这些都是因为废了“大道”才产生的会导致人类灭亡的结果,如果大“道”存在,就不会有六亲不和、有大伪、国家混乱。就会人人安居乐业,就会国家太平,人类太平,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