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筋动骨一百天。转眼三个多月过去,已入秋,师傅的伤基本痊愈,该返回战斗岗位了,他决定再教授辛怀英一套主要用于近身格斗的剑法。剑法名为“天行”,源自吕洞宾的“纯阳剑法”,汲取了吕洞宾一生刻苦研练、行侠仗义、斩妖除恶的心血与精髓,是一套突出闪躲伏藏、攻防搏击的实战传统剑法,充分体现了剑走轻灵,避青走红的技击原则,尤其适合辛怀英的身材与天赋。为了促使他快速熟悉招式套路,师傅在村边寻得一片竹林,让他在密植的竹子之间闪转腾挪习练剑法,叮嘱他时刻要有“敌情”观念,始终保持警觉,“无人之处若有人”,这样每一个剑招都因有了杀敌目标而有了斩杀之势,也才能临“战”时一触即发。此外,师傅又专门外出几天,找人为辛怀英量身定制了一套可加减铅块用于负重练功的马甲、绑手带、绑腿及一双铁鞋,耐心细致地教导他循序渐进地练功,切莫冒进贪功,否则很容易受伤,轻则损坏筋肉,重则伤及内脏。
临行前的最后几天,师傅背上一把长剑、一副弓弩,将那把锋利的匕首送给了辛怀英,便带他进了深山老林。遵循五禽戏、形意拳的拳理,师傅特意搜寻老虎、黑熊等山间猛兽,以及蛇、鹰等擅长奇袭的动物,由师傅率先挑衅攻击后,指点辛怀英仔细揣摩观察动物的攻防之法,以及攻防背后的经络运行,在生死搏杀的现场演绎剑法中的精要。碰到弱小的动物,师傅就在一旁观敌瞭阵,让辛怀英上场猎杀,指导他如何辨析猎物的致命弱点,选用怎样的剑式一招制敌。待得辛怀英初窥门径后,遇到虎熊狼等猛兽,师傅便命他一同上场,重点领悟以气运身、身剑合一的诀窍。“要把易筋经和医术的经络针灸融合起来,用剑意统领身心,气贯周身,内则气敛入骨,外则气达剑锋,心念所及,即为剑招。练到高深境界,举重若轻,举轻若重,一段树枝、一根筷子在手,亦可破敌。近身格斗时以指掌作剑,杀敌无形间。”
很快就到了分别的日子,辛怀英恋恋不舍。几个月来,师傅完全是倾囊相授,苦心栽培。但毕竟教学时间太短,辛怀英即使悟性再高,也只能学得一二,今后只能靠自己摸索修行了。师傅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从怀里掏出一个黑色布袋,打开是一套银针,“这套针材质不俗,平时可练习针灸,遭遇强敌时可用作暗器。我有一个小师妹,叫吕冬梅。若练功时困惑难解,或需要帮助,可去京师白云观寻她,拿出这套针,告诉她你是我新收的徒弟,她便会施以援手。倘若你们有缘,她出面安排你在京城内读书也是有可能的。倘若成行,记住师傅的话,要好好学习敌国的语言和机密技术,争取在高精尖军事领域实现突破。我这一两年需要出海,直捣秃鹰敌国老巢,摸清它们的侵略计划,练功之事全凭你的勤奋与悟性了。”
为了增强辛怀英的顿悟力,师傅又教他修习打坐冥想之法,讲解了“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至虚则无物不包,无物不容”等道法,告知他人体和宇宙天地奥妙无穷,入定后可将人体之气和宇宙之气相融合,增強人体从虚无宇宙中吸收能量的功能,继而激发人体的新陈代谢,并转化成热能、电能、磁能等感应讯息,疏通人体经络,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出手的力量与速度,对周边环境的感知,如善意、杀意等,也更加敏锐,几乎明察秋毫。“你可多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对着星空静坐冥想。黄帝内经里提到,天上的28星宿与人体的运转体系存在天人感应的对应之妙,你且耐心体会领悟。一旦灵犀通达,练功必然突飞猛进。那时,你再于冥想状态中运转易筋经,武学境界定当再上一层楼。”出乎意料的是,辛怀英竟然第一次冥想就成功入定,让师傅大感欣慰。在遨游九天般的入定中,辛怀英感受到了一束如明媚春日的暖意照进了意识世界。“师傅!”辛怀英睁眼四顾,师傅已悄然离去。
学会冥想入定后,辛怀英的修炼之路如同打开了一扇窗。《道德经》《黄帝内经》的理论思想与五禽戏、天行剑法、易筋经的实践演练融会贯通,一通百通。此后,他愈发勤勉,白天利用一切时间看书、练功,晚上则通过冥想将一天中的所思所练复盘参悟。随着功力见涨,他勇敢地独自闯进深山,不断观察山间野兽的捕食、对抗、逃跑等动作,融入到剑法之中,感觉有信心一战便毅然上前搏杀。受伤在所难免,刚开始简直是遍体鳞伤,但辛怀英毫无惧色,反而就此机会自学《黄帝内经》中的疗伤之术,对止血、消肿、接骨等外科治疗渐渐轻车熟路,对脏腑所受猛烈撞击、突然袭击等内伤也渐渐有了应对之策,对山间各类草药更渐渐了如指掌。尤其是,他凌晨日出时打坐于古桑枝叶里,在冥想深度入定时将体内之气与太阳光辉融为一体,体内经络的贯通显得甚是酣畅,竟然感觉似有蓬勃生机如潮涌来,眉心处也似有光芒隐现,身上的各种伤痛减轻康复的速度也明显加快。
不得不说,辛怀英在功法上的进境,确实与老桑树有丝丝缕缕的关联。桑树在桑梓郡自古便被视为神树。《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上古时期,传说有十个太阳,栖息在一棵通天巨桑上。通常每天都是九个在枝叶里休息,一个居枝头,按时由一只三足乌,也就是金乌,载其在天空中飞行,完成日照大地的工作。就这样轮流运行,每十日为一轮,农历所谓十日一旬或也源于此。然而某天突发状况,十个太阳竟然一齐飞上天空,使得大地如炙烤,生灵饱受煎熬。于是,后羿赶来,站在桑树上挽弓射日,射掉了九个,以及日中的那只三足乌。从此,天空上就只剩下一个太阳,大地生机重现。这段传说,《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桑树本就是喜阳的植物,光照越多越旺盛。辛怀英家房后这棵老桑树虽断然不是传说中的“扶桑”,但也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汲取太阳精华,渐渐有了丝丝灵气,以及太阳所特有的至阳气息。此外,桑园村所在地曾属当年黄帝擒灭蚩尤之后所建都城的疆域,黄帝与其夫人嫘祖的神帝之气对这棵老桑树自然也有了荫庇之光。《黄帝内经》记载:“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纴之功。”传说黄帝战胜蚩尤后,举族欢庆,蚕神特意奉上她所吐的丝,以示庆贺。黄帝看到蚕丝不禁大喜,心想老百姓有此物定将生活愉悦。蚕神见黄帝体恤黎民,感动之余就变成蚕,吐出黄、白两丝。黄帝随即将蚕送给妻子螺祖。嫘祖见到后亦是喜爱有加,把它放到桑树上,每天精心看护喂养,后来又发明了用蚕丝织绸制衣之法,并传授给百姓,她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蚕丝鼻祖”。
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辛怀英第一次盯着桑叶观察太阳光辉,神念通达之际,老桑树降了一滴甘露给他,助他启迪心智。如今,辛怀英诵读道家经典,又经师傅频频点拨教诲,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有了更深的悟道。也正是基于这种系统观、宇宙观的悟道,为辛怀英未来研究太阳的力量、利用太阳黑子风暴摧毁秃鹰国的外星科技武器并一举击溃敌军,开通了一条稳健的进阶之路。世界上首次太阳黑子记录来自《汉书·五行志》:“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太阳黑子是磁场的聚集之处,成群显现时与神话传说的“金乌”,也就是三足鸟,很是相像。大群的黑子如果形成了规模性的风暴,就会严重干扰地球磁场,对飞行器、通讯等设施能够造成严重威胁或间接损毁,甚至会导致飓风成灾等气候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