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一会就见宋彭祖被两个士兵拿一条太师椅抬了出来,在看到王得发后宋彭祖对他招了招手。
王得发走了两步想要上前,却被刚才进来的那些个士兵拦住了。
好在那个随行的将军靠了过来对着几个士兵说:
“他是宋指挥使的亲卫,你等好生照顾不可怠慢。”
那士兵应了声‘是’后就对王得发说:
“一会跟着我别乱跑,要冲撞了侯爷谁都保不住你。”
说完等那个侯爷和宋彭祖都出去了,这才让王得发跟着他们一起出去。
王得发此时心里虽然有一万句麻卖批要讲,却还是不得不老实的跟着那士兵向院门外走去。
出到门外就见在不算宽敞的步道上停了几辆马车,王得发出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宋彭祖被两个婢女扶着进了一辆四轮马车里。
马车上有一顶紫色的华盖,车厢外壁上还雕刻着花纹,许多纹路上还描了金漆,车前四匹油光水滑枣红马在那轻轻的打着鼻息。
那士兵领着王得发来到了队伍后方,指着一辆车厢上铺满厚毛毡的货运马车说:
“来的时候没多带马,你就跟老潘一车,有什么问题找他就行。”
那叫老潘的车夫听到笑着说:
“上来吧,咱这车虽然慢了些,但是很稳当的,保你坐了不想骑马。”
王得发觉得这老头人还不错,立马笑着上了车。
这马车挺宽的,他们两个人并排坐在货箱前的凳子上一点也不显挤。
两匹栗色马虽然不如那些个士兵的马儿高大,但鲜亮的皮毛证明它们同样被照顾的很好。
王得发回头看了眼车里拉的东西后对着老潘问到:
“潘老哥!这车里拉的是什么啊?”
“没什么!都是些吃食,我家侯爷不喜欢军驿里的吃食,所以都是自己带出来的。”
“这么多人,就这么一车够吃吗?”王得发大概数了一下这队人起码都快五十人了。
“那哪够啊,这些都是给侯爷吃的,咱们都只能吃驿站里的东西。”
老潘拿看傻叉的眼神看着王得发,王得发只得不好意思的尬笑了两声。
还好他本来就是个脸厚的人,些微的尴尬立马就找了个话题跟老潘尬聊起来,队伍就在他俩的尬聊中缓缓动了起来。
等出了这座将军府邸时队伍正好碰上周指挥使来送行,王得发离得远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不过那个侯爷看到周指挥使时明显客气了很多,跟周指挥使客套了一阵才上马告别。
等那侯爷一上马,那随行的将军喊了声‘开拔’后,队伍就又动了起来。
而那周指挥使则是站在原地,直到队伍走远了才领兵回去。
“老潘!看你们侯爷这么年轻,就连周指挥使都对他毕恭毕敬的,难不成他是是西北王的公子?”王得发试探到。
“嘿!算你小子还有点眼光,我们侯爷正是西北王的四公子今年刚刚授封宁安侯。”老潘自豪的介绍着。
“宁安侯?那得是几品啊?”
“好像是从三品吧。”
“从三品啊,那也不小了吧!”
“老弟!大小可不是按品级论的,我家侯爷封爵的时候去了趟京城里,那些一、二品的大员看见了我家侯爷也得乖乖的行礼。”老潘得意的说。
“那是!那是!你家侯爷如此英朗神俊,那些个京官见了还不得自惭形秽啊。”
“算你小子有眼光,怪不得能混个亲兵当。”
“一听潘老哥说话就知道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日后还望潘老哥多多教诲。”
王得发对着老潘拍起了马屁,这通彩虹屁后老潘就更得意了。
絮絮叨叨的把这侯爷从启蒙读书时如何受先生夸赞,王府秋猎时箭法多么的精准,就连侯爷第一次逛青楼时风流韵事都说了一嘴。
王得发闲着也是闲着,有人讲故事不听白不听,只不过可惜的是他来的时候忘了把那一盒子果脯捎上了,不然一边听故事一边吃果脯岂不是美哉?
太阳升到最高的时候队伍总算是到了第一个驿站,关于这驿站的事情王得发在路上问过老潘。
这大夏朝的官道每隔三十里就设得有驿站,主要是用来传递消息的同时,也方便来往的官员们休息。
老潘他们来的时候走得急,一天可以过三驿,直走了七天才到寒水关。
现在接了宋彭祖后行不得快,一天估计也就只能行两驿了。
进了驿站后驿丞和驿卒们连忙拿着草料来给士兵们的马儿喂草,王得发闲着没事也帮着老潘喂马,正喂着就见一老一少两个人牵了辆蓬车径直朝着老潘的马车过来了。
“老潘!侯爷定好了下午的吃食,我俩来取材料来了,这是清单你收一下。”
说完递了张单子给老潘,老潘看了一眼后慢慢的揭开了盖在车上的毛毡,这一揭开后王得发也凑过来看了一眼,毛毡下装了满满一车鸡、鸭、鱼、肉、蔬菜、瓜果,而且都是用碎冰冷藏着的。
那两人取了足够的食材装好车后,赶着马车就出了驿站。
“潘老哥!他们俩拿了东西不去做饭怎么还走了?”王得发一边帮着老潘把毛毡盖好一边问到。
“呵呵!不知道了吧!我们侯爷不喜欢等,所以他们提前拿了下午的食材,拿好就赶着去下一个驿站做饭,等侯爷到的时候饭也做好了。”
“哦!怪不得”王得发恍然,不得不感叹这有钱人就是会玩。
“好了!盖好我们也去吃饭吧!”
老潘说着把毛毡的边角掖好就往驿站大堂里去了,进去的时候正好遇到一个婢女端了个食盒出来,进了宋彭祖在的那辆马车。
王得发和老潘找了一桌没坐满的桌子坐好,没一会几个驿卒就把吃的送上桌了。
这驿站上的伙食还不错,主食是小米饭,菜则是一盆子油炸过的野兔肉和一盆子野菜。
吃饱了以后士兵们就陆续出去了,王得发也跟着老潘出来,路过那辆马车的时候王得发本想跟宋彭祖打声招呼的。
可看到守着马车的两个士兵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表情想想还是算了,于是他又跟着老潘直接回了他那辆装满了食材的马车。
老潘仔细的检查了一下马车的状况后,又给两匹马梳理了鬃毛。
正梳着呢那侯爷又在几个婢女的簇拥下走出了驿站大堂,这次他没有骑马,而是上了另一辆四轮马车。
随着两辆马车出了后驿站士兵们也列着队伍跟了出去,王得发和老潘依旧是排在队伍的最后。
不过这对王得发来说倒也是件好事,一路跟老潘有说有聊的没得聊了还能看看风景。
队伍的行进速度也不算快,坐得久了还能下车小跑一下活动筋骨。
不过这西北的风景实在是有些单调,一眼望去不是丘陵就是草地,走了许久也没看到一户人家。
远远的倒是看到有人放牧,问了下老潘才知道这些都是官方的牧场,负责放牧的都是犯了错被流放来的罪人。
这些人全都戴着脚镣,每天会有巡查的骑兵过来检查,除了皇帝大赦天下,这些人就是做到死也离不开这片草场。
下午天还没黑就到了驿站,马车停好后那侯爷当先下了车,跟那随行的将军交代了几句后就进了驿站大堂。
那将军在侯爷进去后,叫了两个士兵进大堂里拿了张太师椅来到宋彭祖的那辆马车旁边。
车上的两个婢女小心的扶着宋彭祖出来,两个士兵将太师椅抬高,宋彭祖在两个婢女的搀扶下坐了上去,士兵缓缓的将太师椅放平,抬着宋彭祖进了大堂。
王得发帮着老潘把马解开拴到马棚里,又给马槽里添了草料后,两人也去了大堂。
大堂里士兵们都压着声音在小声的交谈,不时还传来几声笑声但很快就止住了,这些个士兵们之所以这么小心是怕吵着在二楼用餐的侯爷。
王得发朝二楼看去,那两个侯爷的专职厨师正从楼上下来。
看到老潘后直接过来坐下,老潘看他们过来开口问道:
“你们不伺候侯爷用餐,下来做什么?”
“侯爷体谅我俩,让我俩下来休息。”年老的厨子说。
“既然来了,就把你俩藏的好东西拿来吧。”老潘有些意味深长的说。
“哦!老哥想喝两口?等着我就去拿。”年轻的那个说完就往外走去。
“没看到我们要喝酒了?你们这些小崽子还不赶紧换一桌?想挨军法吗?”
老潘对着同桌的几个士兵说到,那此士兵听了也不恼,反倒是挖苦老潘酒量不好,然后哄笑着去了另一桌。
老潘佯怒着骂了几句,王得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喝酒,所以站起来也想走,老潘见状拉住了他。
“你坐下吧,跟我们一起喝两口。对了!你酒量如何?”
“一般得很喝不了多少。”
王得发虽然以前喜欢撸串喝酒,可酒量在他那帮酒友里还真不是个,每次喝酒他就算不是第一个醉的也差不了多少。
“能喝就行,虽然咱们不受军法管,但也是不能贪杯误了事。”老潘笑着说到。
“诶...酒来了...你们等着我去取几个碗来。”
那年轻的厨子抱了一坛子酒来,看到没碗又去拿碗去了。
年老些的厨子起身打开稻草做的塞子,一股子酒香从坛子里飘了出来。
年轻人把碗放在放好,然后从怀里取出一只竹子做的酒提子递给老厨。
那老厨把酒提伸进坛子里荡了一下,然后打了一提出来倒到老潘的碗里。
就这么每打一提他都要晃荡一下,四碗都打好后年轻的厨子先给老潘端了一碗,然后又给老厨端了一碗,这才端给王得发。
王得发接来一看这酒色泽发黄,酒液里还飘着几粒粮食,看着有点像煮过的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