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幽泉之眼!”这个名字微微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不禁联想起那只带我了解了许多过去事的巨大的幽暗眼睛,并同时心中想到,“他说的该不会是……”

看着面前之人嘴唇稍启微笑的模样,我肯定了心中的答案,我道:“是他?”

“不错,他就是这颗钻石的主人,我要你做的那件简单事就是将这颗钻石带给他,物归原主。”他道。

物归原主,听上去像是件好事,但偏偏这个物有些神奇,那个主有些诡异,这样的两者结合,将会发生怎样的质变?会不会像埃及法老拿到他可以召唤亡灵的权杖,会不会像那些神话小说中那样,恶魔拿到了他的屠戮世人的凶器?我第一想到的竟没有丝毫好的东西,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想拒绝。

但他似乎早知道我要拒绝,并早已安排下一个让我无法拒绝的理由。

他道:“多少亡灵葬于天谴之下,多少信徒死于信仰之中,万物的主人不以万物为贵,反抗之心便生于星星之火,屈服于猛力之下,强迫于淫威之中,生不可得自由,死无一拳之地,活着就只有一个目的——服从于自己的主人,若是你生来如此,该当如何?”

他说的无疑是一切拥有自主思维、独立品格的生物最讨厌的活法,若人不能为自己做主,那还配叫什么人?

我道:“反抗,杀出一条自由之路。”

“若对方的力量你无法匹敌呢?”他道。

“若为自由奋斗,一切皆可抛弃。”我道。

那人对空长舒了口气,道:“自古多少仁人志士,无一不在为人生自由而搏斗,为名为利为逍遥为大同,他们用了很多种办法,依旧没能真正地做到,你知道这是因为什么?”

我思索着他话中的意思,道:“为名为利为逍遥为大同?这与自由有什么关系?”

“人之所存,心性也。心若无拘,可宽万物。何以无拘?不过是认同万物的心性罢了,那些自古的仁人志士所追求的便是这份能够认同普天万物的心性,皆存而不惑,即为得道,即为‘自由’者。”

他的话让我沉思良久,我之所以不想多干预俗世琐事,喜欢安乐度日,就是求一个逍遥自由,但若如他所说,我所谓之自由,则不过是一种宽心的办法,如小溪比之大河,湍流比之浪涛,格局小也。

于是,我便产生了个想法,并道:“莫非我送这东西与那只眼睛,便可得真正自由?”

他道:“虽不可,却已近道。”

“什么意思?”我道。

他道:“亿万年前,荒原四部族大战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了吧?”

我点了点头,他继续道:“其实,当年荒原上有五大部族,除了狗头,鬼、妖、魔四族外,还有一个就是幽泉族。因为占据了生命起源的幽泉,受天地灵力的滋养,他们变得比其他四个部族强大很多,也正是因此,才统治了整个世界。但他们统治世界后,并没有想要与四个部族和谐相处,并不是为了维持荒原的和平,而是从幽泉的泉眼中找到了控制人欲望的方法,并以此不断激化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矛盾,于是,人与人之间有了猜忌与仇恨,物与物之间有了相生相克之理,世界上有了天敌,人间有了战争。”

听到此处,我犹如在基督教里听教父讲经一般,明知可能是虚无缥缈的,但偏有一种神圣的幻觉。

我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道:“因为他们真正的强大来源于对幽泉的欲望,战争是欲望最突出的表现,不断激化战争可以使幽泉的欲望不断得到滋养,从而使他们变得像造物者一样强大,可以随便抹除一个世界,并重新建立一个供自己奴役的世界。”

“这也太可恶了些”我道,“但我还是有个疑问,既然他们能创建一个新的供自己奴役的世界,那么我们现在相对和平的世界又是怎么来的呢?难道他们被谁打败了吗?是四大部族?”

他道:“看来狗头人起义的事情,你也已经知道了。”

我摇了摇头道:“不,我只看到狗头人与其他三族在战斗,最后被幽泉判官灭世的景象,我总有一种感觉,那伙狗头人似乎并不愿与其他三族为敌。”

“不错,狗头族身体内虽然流淌着战意的热血,但他们却只为和平而战,在幽泉族统治世界之前,狗头族是荒原上出了名的游侠,他们居无定所,好打抱不平,最看不惯那些世间不平事,在那时,他们备受世人尊崇,整个荒原也是和谐一派。直到一些贪婪的幽泉人的出现,他们利用幽泉圣水的魔力使人贪欲暴涨,连本来无争无畏的狗头人也逐渐因为贪欲开始变得暴虐起来,没有了以往的仁慈与侠义。但欲望的魔力却并不是对每个人都管用,总有一些天生的圣者,凭借他们自己卓越的天赋,成功地避开了欲望的诱惑。当有一天,其中一位圣者找到世间噩梦的根源时,他悄悄地潜入了幽泉的深处,偷取了幽泉中与欲望泉眼相对的清灵泉眼之水,成为了世间第三个觉醒者。”

“第三个?”听到此处我不禁有所感触,并道,“这么说,在他之前还有两个觉醒者?”

“当然,只是他们的名字我却不能告诉你。”他道。

“为什么?”我道。

“因为他们的身份如果泄露出去,这个小镇上将再无安宁,整个世界也有可能因你的无知而陷入绝境。”他一本正经道。

我有些不服气道:“那你为什么要把觉醒者的事情告诉我?干脆我什么都不知道的好,省的坏事。”

他似乎并不愿理睬我,自顾自地继续说着有关觉醒者的事情。他道:“第三个觉醒者成功找到了解开欲望之毒的解药,他拿回了狗头族群,并为族人服下。善良的狗头族人在获救后开始想办法解救其他的族群,但在欲望的驱使下,此时的四大部族已互结仇怨,彼此为敌,没有吞服过解药的他们当然不会轻易相信狗头人有那样的好心,相反,他们只会极端地认为狗头人是图谋不轨,拿着邪恶的制剂想要彻底消灭他们的族群。当其他三大部族都以为狗头人是图谋不轨的时候,最终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狗头族群。于是,便有了荒原之战。

因为惧怕狗头人的存在,三大部族邀请了时任地区统领的荒原幽泉判官到现场裁判这场决斗,但这位掌管荒原的幽泉判官却是心存良善的天生圣者,他不忍心看着生灵们血肉相残,破坏本该和平的世界,但那时幽泉族内部已经产生了一位皇帝,叫做幽泉判王,这个人做事极端,和那些贪婪的幽泉人一样,想要利用这些低等生物的贪婪不断补充浸泡在幽泉圣水中的贪婪之石的能量,以此来达到统治世界的目的。而这位圣者并不苟同判王的意志,但他虽是天生圣者,却并不能有真正历经磨难后圣者的大修为,在意志方面虽然崇尚自由,却始终难以做到内心真正的无拘无束,因此他虽然反对判王的意志,却因为身为幽泉族,而不愿背叛自己的王室。于是,他只能按照判王的分封,来到自己的领地,放纵王室的贪婪战略,暗中则尽力阻止荒原人各部族间战事的扩大,他始终相信贪婪只是暂时的,只是人类无知的浅见,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阅历,就能被自身解放。

当他听到四大部族决斗的事情,他天真地以为通过决斗来解决战事,是避免更多死亡的一种方式,这是荒原上贪婪部族的一种进步,他为此欣喜若狂,天真地以为试图用时间换来原始部族自由觉醒的战略是可行的。喜悦冲昏了他的头脑,使他忘记了藏在原始人群中的幽泉密探。在他主持决斗的同时,密探暗中将圣者为原始部族隐瞒决斗的事情报告给了幽泉判王,也告发了那名判官长期以来庇护荒原四大部族的事情。于是,荒原灭族的惨剧发生了。

当幽泉判王将要来荒原的时候,圣者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点,他猜到了事情的败露,为了使自由得以扩散,使原始人摆脱欲望的荼毒,他用幽泉秘法在四大部族中分别选出了一个最具灵气的幼子,延续了荒原余脉;而为了使自己能够继续拥有不被打扰的生活,有精力做完真正使人间自由的试验,他用自己雄辩的口才和亲手协助判王灭掉荒原四族的手段,成功取得了判王的信任。”

“之后,他将四大部族的幼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暗中抚养长大,教了他们许多自由与和平的道理,但人性毕竟是复杂的,泡在蜜缸里滋养的人,有时并不甜蜜,放在野蛮之地滋养的人,有时却偏生温柔。越是平凡的滋养,往往有时越会有一种不凡的姿态,尤其是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受到过社会的熏陶后,一些本初都相似的人开始因为不同的想法而变得迥异。

若干年过去,四部族的幼子逐渐长大,期间他们得到了名师的指点,学成了一身高超的本领,效命于幽泉族。不久,幽泉国产生了内乱,因为zheng见的分歧,除了老幽泉判王,更出现了一个新的幽泉判王。因为新王的观念强于老王,更受圣者长期以来对老王芥蒂的熏陶,四兄弟都投帐与新王麾下。其中一个更是成为了新王的亲信,他带领其他三个兄弟东征西战,很快便打败了老幽泉王的势力,从此,新幽泉王成为世界的主宰。然而,那些未经实事的幼子,毕竟不知道人世的险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那名新王亲信,开始在属下的吹捧中,率意使用自己开国元勋的身份,在幽泉界不可一世,势横逞强。

圣者看到了这不幸的一幕,他本想试图阻止,但此时的幼子已经不再单单有自由本初的意志,在他的心中,自由变成了无所不可为。此时的他,被权势众捧,已经听不进去丝毫圣者的忠告,反而在厌烦中忘却了曾经的抚养之恩,为圣者扣上了幽泉叛臣的帽子,其他三兄弟感到了事情的不对,纷纷谴责他的行为,但此时连圣者都不放在眼里的幼子,又怎能接收被他们的谴责。

但四兄弟师从一人,本领相当,幼子担心如果公然与三兄弟对抗,恐为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暂时放过了圣者,并貌似虚心地接受了三兄弟的谴责与劝告。但利益熏心的幼子,只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假意顺从三兄弟是为了松懈他们的警惕之心。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幼子慢慢通过新王削弱了三兄弟,并开始离间他们彼此的感情。

终于,在一次皇庭寿宴中,因为抢夺一件宝物,三兄弟彻底翻脸,并在之后的肃清老王余孽的运动中被幼子抓到机会被陷入狱。没有了三兄弟势力的威胁,幼子更加肆无忌惮。圣者感到了事情的不妙,再次现身劝阻幼子,此时幼子再也不用有所顾及,差人为圣者用了重刑,扔到了枯井当中。

狱内的三兄弟得到了这一消息,并在神秘人的指点下,得知了幼子陷害他们的事情,而后在神秘人的帮助下,脱离了牢狱,在他们出去的第一时间,便开始号集旧有势力反抗幼子营救圣父。

终于,在三兄弟联合的强大力量下,幼子被杀。三兄弟也元气大伤,而正当此时,一个叫黠的人走了出来,他率领新王义军,亲手结果了元气大伤的三兄弟,这个人不是别人,他正是四兄弟同出一门的师父。当圣者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心中充满了凄凉与仇恨,原本那颗相信世间一切生灵都拥有着和平与自由的本性之心也随之蒙尘。

而此时,那名叫黠的人走到了圣者的面前,亲口讲述了一个许多年前的计划。原来,现在的一切结果其实都早有定数,这一切的一切本就是老幽泉判王为圣者量身定做的一个圈套,甚至连新王的起义,和那位老幽泉王的死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原来,当年判官庇护人间余脉时,老幽泉王便已经知道,但因为圣者强大的意志,老幽泉王无法完全杀掉他,有这样的人在身边,对幽泉王族的统治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危险。因此,幽泉十二判中一位叫黠的幽泉判官为他出了一个主意,便是用自我否定的方法来瓦解那名圣者笃信人生来善良,向往自由与和平的意志,从而真正地杀掉他。

所以,圣者在抚育四子的岁月中,并没有受到丝毫干扰,而那名叫黠的判官还亲自教授了四子强大的战斗本领,把他们培育成了幽泉国最英勇的战士。

当圣者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原本蒙尘仇恨和凄凉的那颗心,开始产生了憎恶与愤怒,原本向往永久和平的他,第二次使用了巨大的圣者灵力,仅一招便杀灭了黠的魂灵。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原本相信世界美好的圣者,在不断的遭受心灵打击中,最终使他的心中不再充满阳光,他开始厌恶这个与他格格不入的世界,开始萌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灭世重塑。

强大的圣者力量,在一切凡人的面前都是无比强悍的,举手投足间,幽泉国焚烧殆尽,人世间也变成了屠海炼狱。

圣者不再怜悯世人,看着罪恶被圣火消灭,他欣喜若狂,从此入魔。在这时,四圣子肉身陨落的灵魂中散出了一丝本初的怜悯与善良,他们化作了一朵圣洁的白莲,种在了魔化圣者的头顶,他们本是四大部族的余脉,传承着人类原始的文明记忆,他们是四部族中最具灵性的小孩,是如果尚有一息善良的人性中最接近纯真的真灵,他们抛去生前的怨气,在死前得到了灵魂的净化,使圣洁的人性融为一道最干净的真灵,压住了魔化圣者心中灭世之念,冉起了一丝最初的怜悯。

圣者终于安定了下来,不再残害那些无辜的人类,但是因为对世界憎恶的侵染,圣者的灵心始终无法找回最初的纯净,在那漫长的岁月中,始终只能靠白莲镇压住心中的魔性。此后,他将自己封印在了幽泉圣水的最深处,试图通过圣水的源泉力量来净化外来的邪念,但此时邪念已与他融为一体,已成为了他本身的一物,难以通过外物澄清。从此圣者纠结与存灭之中,徘徊在生死之道。日积月累,逐渐,整片幽泉圣水都被他身上黑白两道意志感染,变得半黑半白起来,整个幽泉界也慢慢变成了黑白两色,生活在黑色的族群,受到了邪念的污染,变成了一群极端之徒,常被人称为邪魔,生活在白色的族群,则拥有了净化的力量,成为人间对抗邪魔的使者,他们是第二觉醒者的后裔,又称后代觉醒者,而第二觉醒者就是那名将自己困在幽泉圣水中的圣者。”

“你不是说,不能告诉我嘛?干嘛又说给我听。”我道。

“我自有我的用意,你听着便是。”他道。

“这……这也太霸道了些吧,凭啥呀,说不说,听不听都你说了算。”

“当然,我不说也是为你好,说也是为你好,所以当然得我说了算。”

我也不想跟他争执这些,便不再说话。

他继续道:“圣者经过亿万年的洗礼,逐渐将自己的肉身化为水中清气,使之不再能对人类构成肉体的威胁,但由于圣者强大的灵力一直浸泡在圣水中,使得圣水有了自己独特的灵魂。

有一天,一个叫做伊文的埃及人在法老的密藏中发现了一枚通天之眼,那枚金色镶刻钻石的眼睛拥有可以照穿人心的魔力,后来几经转折落到了一个叫库什的人手中,他发现了通天之眼的秘密,便组织人手,前往幽泉遗址中盗出了那只圣水灵魂,附庸在了通天之眼的身体里。那只眼睛便是通天之眼受圣水灵魂进化后的结果。

起初这只圣眼本来在密西西比州,而那个叫库什的家伙是当地启神教的一名信徒,他利用圣眼的力量成功控制了教皇和神父,把教皇之位传给了他,此后,他利用圣眼培养了许多信徒,甚至把一些毒蛇猛兽都幻化成了人形模样,把当地变成了‘神之域’。那时中国有一位杰出的武术家,他与一位道士漂洋过海去传道,途中发现了当地的异常。

那名道士是一位驱魔人,在武术家的配合下,他们成功制住了教皇库什,想要还给当地居民一个健康的生态,可惜的是,他们低估了库什的实力,在岁月的洗礼中,他日夜受圣眼的熏染,自己的意志得到了圣者意志的传承,因为他本身是个极欲贪婪邪恶之人,所以他更多地继承了圣者黑色的那部分意志,但圣者的意志来自神圣的幽泉,不是凡人的体质可以轻易承受的,到了一定的年限,身体便会因意志而膨胀爆裂,库什在继承教皇之位后,他找到了教中古老的献祭法典,在黑巫师的指引下,他完成了异体的灵魂转换,将自己的灵魂转换给了一名属下,而驱魔人和武术家制服的那位教皇不过是只拥有意志残留徒具躯壳的傀儡,他们将这个傀儡囚禁在祭坛上,想用天地日月风雷雨电的精华来净化他的邪恶,却不知道在暗中那名继承灵魂的属下已经在他们日常的饮食中下了足以控制二人的傀儡药。

当二人察觉这一切的时候,傀儡的意志已经侵袭了他们纯净的思维,他们用了许多方法都没有能够摆脱傀儡意志的毒害,但作为时代杰出的他们,不甘就这样屈服,于是,二人选择了自杀,而驱魔人则用最后的生命使出了古老的神体分离术,将二人的灵魂从躯体中抽离,并分成了六道之气。邪恶的三道被库什控制,纯净的三道则飞回了故土,他们将一生的所见所闻化成了意志的识海,便是你看到的徐三教神山。”

他说到这里,有意识地看了看我,而我却正在发呆,这些匪夷所思的话,让我不由得联想起了在神山中的所见所闻,我一直以为那只是一场噩梦,但此时听他说的有板有眼,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疑虑,“莫非那一切果真是真的?”半信半疑的我回过神来再次看向了眼前的老头。

但此时,老头却已不见了。

【这段时间没顾上发,现在补上。】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