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晋阳城,乃是岳麓山脉方圆数百里最繁华之地。据说城中居住有十万之众,再者这里乃是中原腹地,其繁华可想而知。

晋阳城外的古道上,两名青年正驻足观望,其中一人道:“大哥,这晋阳城可真是气派。单这城墙都要花巨资建造的吧”。

另一名青年道:“不错,此地的繁华景象犹比我想象之上”。

这两名青年正是萧何和梁小伦,此时的萧何早已褪去了当年的稚气,一副大人模样。

只见他剑眉星目、额头棱角分明、五官端正、鼻梁高挺;双目炯炯有神,身高八尺有余、长发披肩、皮肤光滑犹胜他爹萧阳。

而梁小伦则刚好与萧何相反,他个子不高、相貌普通、皮肤偏黑,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一身粗布麻衣,往人群里一站都分不出哪个是他。

两人在城门外驻足了一阵之后走进了城中,城中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叫卖吆喝之声不绝。

有卖馒头的、卖水果的、卖蔬菜的和卖小饰品的;还有绸缎店、酒楼食肆、茶寮客栈应有尽有,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梁小伦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各类小吃惊呆了,似想一一都品尝一遍。

但硬是被萧何拖着走进了一家名叫好运客栈的客栈,两人找了个靠窗边的空桌坐下,店小二快步走过来一边擦桌子一边招呼道:“两位客官,吃点什么?”。

萧何道:“来几分特色小吃,再来一壶酒”。

店小二应道:“好嘞!客官请稍等”。

梁小伦给自己和萧何倒了杯茶一边品尝一边看着四周的食客,其中一桌靠墙的食客在说道:“老李,你说这次五岳武会在咱晋阳城举行,我等平民是否就有眼福一睹那些那些神仙般的修真之人的风姿?”.

另一名食客道:“老赵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正式的五岳武会是不会对我等黎民百姓开放的,在咱晋阳城举行只是来自各地散修的初赛而已。正赛在岳麓山上的岳阳派举行,我等啊连看都不给看”。

老赵无比可惜地道:“啊!那可真是可惜了,老朽还以为这次要大开眼界了”。

老李道:“王大哥,你真是见多识广,连如此隐秘的事儿都让你给知道了。佩服”。

老王道:“嘿嘿,那是当然;老夫平日里跟几个岳阳派的弟子交付一些木柴和蔬菜听他们说起过”。老王露出一副得意的神色。

老王接着道:“遗憾是有点遗憾,但这武会的初赛所带来的人气着实不小,将城里的客栈都快住满了;五岳武会是修真之人的盛宴,我等这些普通人还不如想想家里可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拿出来卖了多挣几个钱呢”。

老李和老赵同时点头,道:“王大哥此话在理”。

此时萧何走到老王、老李那桌旁,对着三人拱手道:“几位老人家,小子兄弟二人是外地而来,想参加五岳武会;但初到贵地人生路不熟,本想先吃个饭再去打听打听,恰巧听闻几位老人家似对武会之事甚是了解,故此小子大胆过来一问,如有冒昧之处还请多多海涵”。

老王三人连忙起身对着萧何拱手还礼,老王道:“不敢当,不敢当。二位少侠是要去参加五岳武会?”。

萧何微微一笑,道:“是的,只是我兄弟二人初到贵地不知举办地在何处,还有如何报名。还请老人家如实告之,小子不胜感激”。

老王哈哈一笑,道:“哈哈,小兄弟你算是问对人了,老朽正巧知道此事”。

老王带着萧何走到一处窗边,道:“你二人沿着这条街往东一直走出东门,出了东门一里路有一条古道,古道左边有一座约莫有数十丈高的小山丘,五岳武会便是在那山顶上面举行,报名地也那里”。

萧何频频点头,拱手道:“感谢老人家如实告之,小子不胜感激”。说罢萧何从怀中拿出一锭银子塞给老王。

老王不好意思地推脱了几次,萧何道:“老人家,这是小子的一番心意,还望老人家不要推脱才好”。

见推脱不下老王只好收起银子,并告之萧何一些五岳武会的细节和城里食宿的便捷办法。

萧何对着老王又是一顿感谢,然后才走回来和梁小伦一起吃饭。

半个时辰之后,酒足饭饱的萧何和梁小伦二人沿着街走出东门,一直走到古道上。

古道上各种商人、小贩、旅客络绎不绝,再次让萧、梁二人感叹五岳武会的影响之大。

此山乃是岳麓山脉的一个小支脉,山势不高,但却是离晋阳城最近的山。

不久后萧、梁二人走到了山顶,山顶亦是人声鼎沸、一片热闹非凡。

前方三丈处是一个高两丈、宽丈许的大门,门口旁边放有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放了一堆竹简,几个像是岳阳派弟子的人坐在桌子前为前来报名的人记录。

萧何和梁小伦走过去跟在队伍的后面排队,过了一刻钟之后才轮到他们报名。

其中一人问道:“姓名”。萧何道:“梁萧”。“在何处修行?”“在丹彤山修行。”“何许人也?”“乔南镇,梁家村人士”。两人一问一答,另一人则在竹简上将萧何的信息记录在案。

那人继续道:“演示一下术法”。萧何点点头,从身上取下长剑,手捏法决、口中念念有词。

随后长剑一指旁边一块尺许大的石头喝道:“爆”,那块石头应声炸裂开来。

那人点头,顺便将一块竹简递给萧何,道:“嗯,不错,三天后来此地汇合。这是你入场的身份牌要保管好”。

萧何拿过竹简走到一旁等梁小伦。梁小伦和萧何一样回答了各种问题,然后演示了一下术法,只是他使用的是一支竹子做的箫当法宝,让几名岳阳派弟子眼前一亮。

萧何、梁小伦二人拿到自己的参加武会的身份牌之后便下山,此时已是午后,还有三日武会才开始二人需要找间客栈住宿。

晋阳城内,缘来客栈,一名伙计坐在空桌上昏昏欲睡,迷糊中听到有脚步声走进客栈,急忙起身相迎:“二位客官,吃饭还是住店?”。

萧何说道:“先来点吃的,然后再来两间上房”。店小二道:“好嘞,清蒸草鱼一条、炒肉一份、一壶酒和两份小菜”。

萧何听罢摇摇头,之前他和梁小伦问了许多家客栈皆人满为患,而此家客栈却空空如也、人影稀少看来不无道理。

店小二为萧何二人开好房间后又将蒸鱼、炒肉和酒等一一送上,梁小伦早就饿坏了一边不停地夹菜一边评点各个菜的味道如何。

萧何则一边笑、一边夹菜一边喝着小酒听梁小伦在喋喋不休地评论。

这顿饭在梁小伦“这鱼有点腥、炒肉太咸,还有那什么小菜竟然还有点苦涩”等等的点评中度过。

吃过饭后,二人上到房间安顿下来,梁小伦先去洗了个澡、躺在床上歇息。傍晚时分,萧何叫醒梁小伦一同走到街上,即将入夜的晋阳城有些凉,但仍未能阻挡民众的热情,大街上依然人声鼎沸、似夜不闭市。

晋阳城街头挂着各种各样的灯笼,此刻一同亮起美轮美奂;萧何和梁小伦并肩而行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梁小伦像只好奇宝宝一样,这里瞧瞧那里看看、这个闻闻、那个尝尝吃得不亦乐乎。

此时的梁小伦又到了一处小摊前,望着摊主在鼓捣的捣珍两眼放光、口水直流,对着萧何道:“大哥,那些捣珍看起来很美味的样子,要不我们尝尝?”。

萧何笑道:“好,今晚就尽情的吃个痛快”。

梁小伦眉开眼笑道:“老板,先来两大份捣珍”。

小摊老板道:“好勒,客官请先稍坐片刻,捣珍马上就好”。

片刻之后两份美味的捣珍就出现在萧何和梁小伦面前,二人大快朵颐、吃得满嘴是油、毫无形象而言。

梁小伦本来就是农家子弟吃喝从来都很随意,连萧何这种翩翩公子也是如此,实乃罕见。

终于在足足吃了五大份捣珍之后,两人才满意地掂着大肚子离开,梁小伦摸着圆鼓鼓的大肚子对萧何道:“大哥,这捣珍真是美味至极,等下次有空再来吃可好?”。

萧何一翻白眼,道:“好是好,但若是有人给钱那就更好了。不然再这么吃下去早晚会被你吃穷”。

梁小伦不好意思地绕了饶头,道:“那下次我请大哥吃”。

萧何突然停住脚步,道:“你可有银子?”。

梁小伦脸色憋红、颇为尴尬,弱弱地道:“没有...”。

萧何翻了个大白眼,道:“这不得了,你身上从来没有带过银子也没有付过钱是不知道这银子有多难挣”。

梁小伦吐了吐舌头不说话。这十年来萧何不仅教梁小伦修行,还时常带他上山打猎、教他如何分辨各种猛兽的区别和弱点。在此之余还不时外出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以换取银子,让梁小伦无忧无虑地过了十年光景。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