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周立国二百余年,灭门案不过寥寥数十起,大多数还都是江湖仇杀引起的。可这次的案子,有些棘手。”

金川陈家,是个家境殷实的当地大族,家中经商,家里子弟从不欺压良善,生意也是正经买卖。

可以说,在金川县,陈家没有仇家。

但是就在不久前,除去家主嫡子陈从周以外,陈家一百三十七口人全部身亡,但他们府内的仆人丫鬟毫发无损,这是把有血缘关系的陈家人全部杀光了。

如此骇人恐怖的案件,不要说在金川县是头一次,就是在潮州境内都是第一次发生。

当地的官员大怒,这可是关系到当地文教风气的大事,案子传出去,世人会怎么看金川县的父母官?

没有教化百姓,居然让任下出了个如此惨绝人寰的灭门案,绝对是失职!

金川县一众官吏极其重视此案,立马展开调查。

仵作验尸后发现,死者死状诡异,身上均无外伤,也无内伤和中毒迹象,就像是一夜之间突然在梦中睡死了一般。

金川县尉亲自问询唯一的幸存者陈从周,陈从周说他不清楚他们是怎么死的,因为一觉醒来,家里的老仆就哭天喊地地去报官了。

最近有什么仇家吗?

没有。

陈家人得了什么怪病吗?

没有。

为什么只有你没死?

不知道。

反正,此人就是一问三不知。

换位思考一下,他也确实没法提供什么有用的线索。

案件陷入了僵局。

没过几天,陈家人全都出殡下葬之后,陈从周独自来到了金川县廨。

自首。

在他的供述中,陈家一百三十七口人,全都是因他而死。

此话把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在金川县县令和县尉等一众人的震惊目光中,陈从周把事情原委细细讲来:

有一个自称来自大周西疆仙峰寺的如愿老和尚找上了他,问心愿是什么,他可以让自己如愿以偿。

陈从周自小衣食无忧,从来不会调皮捣蛋,十分懂事,在私塾里也总是被先生夸奖的那个。

大周不允许官员经商,也不允许商人参加科考,但是出身商贾之家的子弟是可以的。

在诸多同窗都以为陈从周会参加科举,走上官场的时候,陈家家主,却想让儿子接手家族的生意。

接手生意,便意味着无法科考。

陈从周不愿意,科考无所谓,他只是不愿意这辈子都听从安排。

可家长这种东西,会那么容易就听取你的意见吗?

陈家家主苦口婆心,说自己怎么会害自己的孩子,只是不愿意儿子掺和官场,想让他走自己安排好的路,少吃苦罢了。

他就是这么一路摸索过来的,有大把的经验。

在劝说了一阵后,陈从周依然不松口,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规划。

于是陈父破口大骂,说他自私,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却不顾及家人。

自私?

在陈从周看来,陈父又何尝不是呢?

都说父爱如山,可以为孩子遮风挡雨,但在他看来,你被什么保护,就会被什么限制。

能为你遮风挡雨的,也可以让你不见天日。

就连野兽都有自己的想法,何况是有着自主意识的人呢?

人的一生短暂。

陈从周认识的同窗中,有人因为长辈想要四世同堂而早早成婚,终日困于琐事,于学业上再无半分进步。

有人听从家里安排,去做了个刀笔吏,也有人继续硬着头皮科考。

许多人都在做别人认为要做的事,到年纪要成亲了,要生孩子了,可很少有人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陈从周有自己的规划,他想过自己有选择的人生,而不是从众。

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

没人想做傀儡。

所以,在披着一身黑色袈裟的如愿老和尚问他心愿是什么的时候。

陈从周回答:“自由。”

几天后,陈家一百三十七口死于睡梦之中。

金川县令大发雷霆,直接将陈从周关入大牢,判秋后处斩,并把结果送到刑部等待批复。

刑部官员看到奏折后,立即警惕起来。

那仙峰寺的如愿和尚,在江湖上凶名赫赫。

据说此人自小在仙峰寺长大,年轻时佛法造诣便十分深厚,经常与其他大师交流佛法,在大周境内各大寺庙都有相熟之人。

后来,他为求更高深的佛法,带着几个同道中人,从西疆出发,一路向西行去,离开了大周。

这一去,便是二十年。

多年后,一个中年和尚孤身归来,将自己的法号改为如愿,在江湖上掀起了一阵波澜。

如愿和尚疯了,不知道他练了什么秘术,一直神出鬼没地找上各种人,说自己能够帮助他们如愿以偿。

这种扯淡的事情本该没人相信,可当人们面对如愿和尚的时候,却会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

得到愿望后,如愿和尚就会消失,然后愿望便会实现。

只不过,这愿望实现的方式,却异常残忍。

所以,在很久之前,仙峰寺就将如愿逐出门外。

而金川县的陈从周,便是近五年来的第一个如愿之人。

如愿和尚,潜藏已久。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杨落堂有些惊讶,没想到这大周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如此邪门的人物。

“可以肯定,这老和尚就是在习练一门邪恶的秘术。”

小侯爷拿起茶杯一口饮尽,讲了这么多,他嘴巴都干了。

“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个如愿和尚吗?”

这很不靠谱,那老和尚跟个连环杀人犯一样,做了案就躲起来,经验丰富,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抓住。

杨落堂的忧虑不无道理,周先生也皱起了眉头。

“温伯雪可以帮忙。”

楚明秋老神在在地回道。

“温状元?”

听到这个名字的周先生无比激动,急忙确认。

楚明秋摆了摆手,示意他淡定,“对,圣上调派他接任金川县府府君一职,不过在此之前,他要做的就是跟咱们一起抓住那个如愿和尚。”

“那老家伙岁数大了,露出马脚了!”

说着,楚明秋眼中闪过一道精芒。

对于这种成竹在胸,杨落堂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因为他知道的事情不多,既然小侯爷都这么有把握,那自己也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老周,把我准备的那本刀法拿出来吧。”

话题一转,周先生连忙从自己的行囊里取出一本刀法册子,摆在杨落堂面前。

“这是……”

看着眼前的《刀法纲要》,杨落堂不由得一愣。

小侯爷之前说过要给自己一套武学,没想到出发的第一天便拿出来了。

周先生讲解道:“杨兄,不同于江湖门派中的那些独成一路的刀法,这本纲要可谓是总结了天下大部分的刀法要领,把特点和风格都记录其中,并给出最合适的练刀法。”

“可以这么说,练透了这本纲要,你就可以纵横江湖了!”

楚明秋看着杨落堂一脸震惊的神色,又补充了一句。

好家伙!

这简直就是绝世秘籍啊!

能够总结天下大部分的刀法要领,撰书者一定也是个武学宗师级别的人物。

然而杨落堂激动地捧起书来,左看右看,却没有发现编纂者的人名。

楚明秋在一旁撇了撇嘴,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别找了,这是大周皇室子弟专用的。”

只能说不愧是皇室子弟,这本纲要一旦流传到江湖上去,绝对能够掀起一阵争夺。

“小侯爷放心,这本纲要绝不会外传出去!”

菜鸟杨落堂如获至宝,兴奋不已。

“嗯,至于内功和轻功身法,我也已经想好了,等明天让张武教你。”

小侯爷说的张武,自然就是他那个气质正派的亲卫,跟马啸比起来,这家伙算得上相当沉默寡言,一路上基本没怎么说话。

他修习的内功和轻功,都是来自道门正统的传承,周正浩大,对于杨落堂这种刚入门的人来说,最合适不过了。

张武这一身功法也算不上道门的真正精妙功法,在武学堂都能买得到,真正不能外传的功法都是在门派里牢牢把持的。

金川县的案子,要与如愿老和尚遭遇,总不能让杨落堂啥都不会,仅凭个吞妖心法就上去挨揍。

小侯爷还是讲究人。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