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这套宅子原先是一大户人家的,只不过前些年举家搬迁了,就把这房子给空置了下来,以一个友情价租赁给了金川县。

那马县令自然是求之不得。

带着楚明秋一行人进了宅院,里面早早就洒扫干净,一尘不染,马县令还提前调来的几个手脚伶俐,嘴巴也严的仆人来伺候。

“楚大人,您还满意吗?”

马县令鞍前马后的样子,让那些仆人们把头埋得更低了,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触怒了这位年纪轻轻的楚大人。

楚明秋看完整个宅院,缓缓点头,“马县令有心了,把案子的卷宗送来吧。”

马县令愣了一下。

这是要立刻就开始工作了,可他准备的接风宴还没有……

正犹豫时,楚明秋递过来一个有些不满的眼神,他立马收起了心思,“马上送来,还请楚大人稍作休息。”

随后,马县令对着自己身后的随从吩咐几句。

“是。”

随从躬身领命,转身就跑。

“楚大人,一路舟车劳顿辛苦,还请让下官聊表心意,为几位接风洗尘。”

马县令凑到楚明秋旁边,低声征求意见。

楚明秋懒得搭话,只是给了周先生一个眼神。

周先生会意,连忙走上前,轻轻拽住马县令的长袖,往旁边走了几步,“马大人的好意心领了,只是楚大人这几日路上都是吃的干粮,这骤然之间大鱼大肉肯定是有伤肠胃,也耽误案情,不如等到将案犯抓捕归案后,开个庆功宴,一并了事了。”

“您看如何?”

这人家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他还能说什么呢。

马县令自然清楚这是楚大人恼了自己之前的错误,让人打发自己,只不过周先生给自己找个了十足的台阶下。

“周先生所言极是,感谢。”马县令目露真诚之色。

随后,几人走进正厅中,一并落座,几个仆人奉上茶水和糕点。

等到随从把一本卷宗带来之后,马县令十分有眼力见地告辞,楚明秋也没留他,只是摆摆手。

“来,都看看。”

楚明秋招了招手,率先走到正厅那张大桌上去坐下。

杨落堂几人纷纷落座。

陈家灭门案,表面上是陈家人一夜之间全部离奇死亡,闹得整个金川县风雨满城,但其实是如愿和尚下的毒手。

据陈从周交代,如愿和尚垂垂老矣,行走之间恍若迟暮,整个人枯瘦不堪,死气沉沉,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

看完了卷宗上记载的东西之后,杨落堂突然出声:“按照陈从周的说法,这如愿和尚应该是快到大限了?”

“很有可能。”

楚明秋正色道,“如愿和尚之前所犯的案件中,从未有过如此规模,况且他确实活了很久了。”

“小侯爷,我们能够抓住如愿和尚吗?”

“当然,我有确切的情报显示,昨天他又出现了,就在金川县!”

看着楚明秋一脸肯定的样子,杨落堂皱起眉头。

有些事情他想不通。

小侯爷之前说过,如愿和尚给人实现愿望之后,便再也不会出现,可小侯爷一口咬定能够捉拿住他,那么是谁给他提供的消息,如愿和尚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在一个地方迟滞停留呢?

如愿和尚作为一个老江湖,还是被仙峰寺扫出山门的佛门弃徒,金川县有什么东西吸引着他。

是佛门的宝物,还是什么武学秘术吗?

无论如何,他也想不通,如愿和尚为什么会停留在这里,而不是远遁江湖。

唐洗砚看着小侯爷一脸笃定的样子,心里还是有些想法,“消息来源可靠吗?”

身在江湖多年,她见识过太多的黑暗。

即便楚明秋是巡察使,但也有可能被假消息蒙骗,身份越高,牵扯到的骗局也就越大。

越是高位,涉及的局中便越是步步杀机,行差踏错一步就是满盘皆输。

“可靠。”

楚明秋依然笃定。

旁人不知道他为何有着这样的自信,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下手呢?”

唐洗砚见他如此肯定,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夜长梦多,有些事情迟早不宜迟,既然已经能够确定消息的真实性,就应该雷厉风行一些。

不然要是如愿和尚跑了,这天大地大,又该上哪里去追捕呢。

楚明秋摇了摇头,“稍等一等,情报说还需要几天。”

虽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等,但还是选择了相信。

毕竟,那是唯一一个能够接触到如愿和尚的人。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找出陈家人的死因,这样在我们追捕如愿和尚的时候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周先生听完了小侯爷的话之后,点了点头,“搞清楚死因,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如愿的手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杨落堂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如愿和尚如何挑动人说出内心愿望,又是如何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杀害一百多人,这都是未知的。

不过,楚明秋身为靖平侯嫡子,又与太子交好,对天下武学应该十分了解。

“不错,我们目前需要弄清楚的,就是他通过什么手段做到一夜之间杀害了一百多人,这应该是缉捕他最大的障碍。”

楚明秋接着说道,“我再来给你们讲讲如愿的事情吧。”

“如愿和尚从西方习得的秘术,确实能够让人不由自主说出内心的愿望,但是他无法从中得到一丝一毫的好处。”

这句话直接推翻了杨落堂关于如愿和尚秘术的猜想。

他以为,这等秘术是在实现愿望之后,如愿和尚可以从那个说出愿望之人的身上得到一定的反馈,但小侯爷这番话却说没有好处。

那这些年在江湖上,如愿和尚沉寂几年便出来搅风搅雨是为了什么呢?

唐洗砚也是一脸疑惑的神情,没有好处的事情,很少有人会去做,那老和尚在江湖上人人喊打,若不是有着巨大的利益,凭什么会这么做呢?

“如愿和尚在被仙峰寺除名后,昔日的一名师弟找到了他,两人交谈过后大打出手。那位僧人带着重伤找上了当地的一名县令,请求县令修书一封送往京城巡查司。”

“信中说,如愿和尚在西方加入了一个名为圣光教派的组织,里面的一位神职人员传授给他一部秘术,叫做忏悔,这就是如愿为何能让人说出内心愿望的原因。”

圣光教派?

忏悔?

杨落堂面露古怪之色,那什么神职人员该不会就是牧师吧。

不过话说回来,那什么忏悔,听上去完全就是让人真心悔过,亲口说出自己所犯罪行的秘术,怎么在如愿和尚手里就变成了让人说出愿望的秘术?

“是的,如愿和尚把秘术改了,这忏悔秘术失去了引人向善的作用,这跟他从小的经历有关。”

穷凶极恶之人,大多数都是从小就经历了难言的事情,后来心理扭曲,一步步失衡,最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如愿也是如此。

简单来说,就是他从小就有着弘扬佛法的远大理想。

一年年晨钟暮鼓,一年年花开花落,如愿从孩童长成青年,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在佛法上的悟性很差很差。

即便寺中的师叔们都经常夸赞自己,可他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

于是,年轻的如愿带着几个志同道合的师兄弟,拜别住持,一路向西,企图找到更为精深的佛法。

佛法是在一千年之前传入这片土地,据说佛法的发源地,遍地都是高僧。

几个年轻的和尚怀揣着憧憬,却一头撞进了圣光教派。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