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不过现阶段的他也就只能想想而已,没法采取实质性的举动。

作为穿越人士,他一没金手指,二没开挂,三没系统。

不仅如此,前世的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苦逼打工人,根本没有通天彻地之能。

那种穿越之后造枪造炮,烧水泥、造飞机坦克装甲车,动不动武装几十万军队的能力,他欠奉。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平凡人只要一穿越就能成功。

那种王霸之气侧漏,各方豪杰纷纷充作小弟,一个个纳头便拜。

弹指一挥间,千军万马灰飞烟灭,分分钟就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还真就只是小说,还是那种YY小说而已。

这一切,都和他陈晨轩都没啥关系,他还是他,一个普通人。

即使穿越了都没用,还是一个身不由己的普通人而已。

“出路到底在何方?再过几年满清鞑子就要南下了,到时候这一切的繁荣就要烟消云散了。”

一路走,一路哀叹,陈晨轩迷茫了,不知道出路在何方?

也就是王晨枫穿越到了明末,要是到其他朝代,光是语言上的沟通交流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其他了。

这个时候的官话与后世的普通话还能沟通,因此语言上才没有太大的障碍。

还有就是他有幸穿越到了官宦人家,衣食无忧,可以优哉游哉的过日子。

要是到了贫苦人家,佃户奴仆,饭都吃不饱,你还谈什么其他?

做任何事,那都是需要资本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明太祖朱元璋的。

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捡。

普通人,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没有尊贵身份,没有高人师傅,没有实力。

要想干成事?难难难!

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普通人的成功都有不可复制性,当然了,毒鸡汤除外。

“怎么办?肯定不能坐以待毙,但是何以自救?”

顿时,这个严峻的问题横亘在陈晨轩面前,让他不由得忧思起来。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这个被称作南明头号内奸的陈洪范。

要说起来,这陈洪范也算是个传奇人物,前半生还算中规中矩。

不贪,也没有多大本事,和其他大明朝的官员没有两样,后半生简直混账至极。

陈洪范,字东溟,武举出身,老家在大明朝的辽东。

萨尔浒之战后,许多不愿意被建虏奴役的辽东人纷纷内迁,陈洪范也随大流入了关。

在明清交替之际,华夏沉沦,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爱国英雄和始终保持民族气节的仁人志士。

但也出现了一些唯利是图、见风使舵,靠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

而自己的这个便宜老爹陈洪范,很不幸,就是这些坏人中的“佼佼者”。

虽然他前期也做了不少实事,可满清入关后,则是助纣为虐,那罪行,简直罄竹难书。

“还好,还好,现在的陈洪范应该还没有做什么坏事,一切都赶得上。”

心里寻思着,陈晨轩也不由得暗自庆幸。

要不然,要是再过些年,这陈洪范名声坏掉了,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是他儿子的事实。

届时可就难办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国姓爷那样的大气运。

即使有个投敌叛国的汉奸老爹,依然能团结一帮人,驱除外国殖民者,收复宝岛,成为民族英雄的。

“张兄,可是好久不见,今日怎么有空来这蓬莱县城了?”

“哈哈,原来是王兄,小弟这厢有礼了。”

“呵呵,这不马上就要到县试的日子了,先生觉得我火候到了,今天来买点书籍备考呢。”

就在王晨枫寻思间,一个声音突兀地在他的耳畔响起。

陈晨轩抬头一看,就见到两个身穿长衫的人在打着招呼。

“对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已经是明末了,但是可以考个功名去。”

“呵呵,在封建社会,还有什么是比考功名更容易获得权力的?”

“再说了,自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除了依靠科举入仕,好像也没有其他的道路了。”

两人的话语引起了陈晨轩的注意力,从而让他找到了自己奋斗的方向。

毕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科举制度,再加上送礼,这是积累资本和势力的捷径。

还有一点,王晨枫前世也是个文科生,还是汉语言文学这样的,有一定的古文积累,读过的书籍也是不少。

不说有几万本,一两万多本那是有的,如今穿越过来,肯定是要在科举之路上有所作为才行。

当然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他除了读书好像也没有别的特长了。

至于像他老爹一样,去做一个带领打仗的武将,抱歉,没那个本事。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他还没搞清楚,现在是崇祯几年?

虽然明末武将地位大大提高,但是还是低于文臣一头的,还做不到自成体系。

而要是做了文官,不仅不用冲锋陷阵,还可以统领兵马,当个妥妥的隐形军阀。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按照他的记忆,这个便宜老爹也蹦跶不了几年,马上就要被朝廷免职了。

到那个时候,他要是没有一番作为,就只能乖乖等死了。

“嗯,清风,走,咱们也去书坊看看去。”

计议已定,陈晨轩便对着清风说道。

“啊,大少爷,你真要去书坊?您确定?”

哪知道王晨枫话才说出口,一直跟在身后的清风仿佛见鬼一样的叫喊道。

“你狗叫什么?不就是去书坊看看,买点书,你大惊小怪什么?”

清风的态度引起了陈晨轩的不满,便很不高兴地喝骂道。

“噗嗤……”

清风最终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随即边笑边说道:

“可是少爷,您识字吗?小的记得,您大字不识一箩筐,还巴巴的去书店自取其辱干嘛?”

清风是一点面子没给陈晨轩,忍不住嬉笑着说道。

“妈的,大意了,没想到原主这么大一个人,居然还是个文盲?”

“草率了,草率了,这原主家里看起来也是大户人家,他怎么会连字都不识呢?”

陈晨轩心里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又不好解释,只得强词夺理。

“怎么了,你一个下人,还管起我来了?”

“少啰嗦,我就要去书坊看看,你快点朝前带路。”

恼羞成怒的王晨枫一点面子没给清风留,在那些护卫的窃笑声中,气冲冲便大步离开了。

“怪了,怪了,这还是我们家那个傻缺少爷吗?”

看着陈晨轩落荒而逃的身影,清风再次喃喃自语。

“笑归笑,闹归闹,别拿正事开玩笑。”

大家虽然嘻嘻哈哈不当回事,可是也不敢耽误大少爷的事儿。

尤其是这个大少爷在蓬莱的名声不好,要是单独出门,那还能不能全须全尾的回来都是个问题。

于是乎,清风急忙小跑着在前面带路,七拐八绕,一行人终于来到了一家店铺门前。

陈晨轩抬眼一看,只见上面挂着“文奎堂书肆”,看来应该是蓬莱县城里一家比较大的书店了。

“这位公子,您需要点什么书籍?”

刚刚跨入书店大门,一个店伙计就殷勤的迎了上来。

不过,在看清来人是陈晨轩之后,这个店伙计脸上的笑容就有些僵硬。

“造孽啊,我还以为来了大客户,哪知道是这个小魔星?”

认出是陈晨轩,店伙计心里直呼晦气,但是面上还是不得不应付着。

毕竟,这陈洪范可是掌控军队的大帅,谁也不敢正面得罪他儿子不是。

“嗯,辛苦店家了。”

“对了,我很忙,没时间认真看。”

“伙计,你帮我找一套四书五经,看看其他县试还需要什么书籍,都给我包起来。”

看着伙计的样子,陈晨轩就知道了他心里在想什么,便冷下脸淡淡地吩咐了一句。

“哼,看来这个原主在蓬莱县城知名度还是很大的,连书店的伙计都知道他。”

“可惜了,都是恶名,这也难怪大家都不待见他。”

虽然心里很不舒服,但是陈晨轩也不得不来这里购买四书五经,即使换一个书店,结果估计也是一样的。

这里就要科普一下,在古代,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则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也就是所谓的“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可是明清时期科举制最基本的内容,也是考试的指定教材,是每个考生必备的东西。

只要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严格按照八股文的格式答题。

“咦,是我听错了吗?这家伙会来买书?”

店伙计听了陈晨轩的话语,一下子愣住了,显然也是没反应过来。

伙计心里也是在暗自嘀咕,这败家子啥时候转性了。

店伙计完全是怀疑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或者是这个世界都出问题了。

最后,还是在陈晨轩能吃人的逼视下,这才后知后觉的喊了一句:

“好嘞,公子,您稍等,马上就好。”

说完之后,书店伙计急忙乐颠颠的跑去准备去了。

还真别说,这家伙动作可谓是相当的麻利,不一会儿就送来了一大摞捆扎好的书籍。

这也很正常,马上就要到县试的时节,购买工具书的人也很多,店里早有准备。

可是虽然来了单大生意,书店的伙计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无他,长期以来,陈晨轩恶名在外。

整个蓬莱县城的人都知道,这家伙买东西啥时候给过钱了?

都是白拿强抢,主人要是稍有犹豫,或者加以阻拦,就要被他身边的兵痞殴打。

“唉,真是倒血霉了,这么多书钱,掌柜的回来可怎么交代。”

看着虎视眈眈的一干丘八和心不在焉的陈晨轩,书店伙计心里在滴血。

“好,辛苦伙计了。”

“清风,你速速去会钞,对了,咱们现在就回去吧,毕竟时间不等人啊,少爷我要回去看书。”

看了眼这些书籍,陈晨轩也没心思仔细查看,而是随意地对着清风说道。

见此情景,后面一个有眼力见儿的护卫急忙走上前将书籍都接了过去。

拿好书籍之后,这家伙立即紧紧地抱在怀里,就屁颠颠的跟着陈晨轩出去了。

“又来了,大少爷这是疯了吗?我哪有钱啊?”

陈晨轩拍拍屁股走人,现场只留下了到处和人借钱的清风在风里凌乱。

“老爷,听说没,轩儿今天去买了很多书籍,现在在后院看书呢?”

到了晚间,陈夫人就高兴地拉着丈夫的手说道。

“啥,轩儿在看书?有没有搞错?”

陈洪范也是大吃一惊,自己儿子什么状况,他这个老爹可是门儿清。

打小就不爱学习,整天游手好闲的四处惹祸。

这几年来,给他找了不下十几个先生,都是没几天就被他逼走了。

“难道,这孩子转性了?”

“还是说,这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被鬼附身了?”

听了陈夫人的话语,陈洪范不仅没有喜悦之情,反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