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春江湖,湖心岛上。

九盟会正在举行。当来自鹤鸣堡的蒙有信率先开了头一炮时,众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秦望岳。

说到底,蒙有信针对的主要还是他老秦家,而且向秦家讨要好处不说,还如此理直气壮,就好像老秦家欠了他似的。这可就明显有点欺负人家秦望岳年轻的意思了。

于是大家就想看看,这位年轻的当家人将如何应对,反正他们横竖都不吃亏。如果蒙有信被修理了,那是他活该,谁叫他要做这出头鸟呢?

但若是秦望岳应对不当,那可就别见怪了,一个一个的都会争先恐后地张开狮子大口,狠狠地咬他老秦家一块肉下来,谁让你秦家富得流油呢,不咬你咬谁?

当然,这些盟友倒也不是跑秦家斗地主来了,只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既然有人带了头,其他人也就是个顺带随手的事。再说了,老秦家富可敌国,怎么吃也吃不垮他老秦家嘛!

但只见秦望岳泰然自若,脸上依然保持着微笑,不温不火地开口说道:

“蒙二哥请稍安勿躁,有何难处说出来就是了,自然会有解决办法。我老秦家一直以来从未忘记过各位盟友,不至于都如此善忘吧?所以,各位有话就请好好说。”

他年纪虽小,辈分却高,眼前这些岁数大了他二三十岁的汉子,顶多也只是和他同辈而已,有好几个甚至都矮了他一辈。

秦望岳当然不会服软,也不容许他服软,否则后面这些人都会有样学样地挤兑他。所以,他也没惯着,话里明显藏有锋芒。

此时蒙有信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尴尬,不过转瞬即逝。他若无其事地坐着,但不好意思再吭声。他被年轻的秦望岳如此不客气地回敬,却也只能默默受着。

众人暗笑,蒙老二无疑是自取其辱了一回。秦望岳的绵里藏针,众人算是领教了。年纪轻轻却有此手段,实在是不容小觑。心里不禁感慨:果然是虎父无犬子,秦公虽死,但老秦家还是后继有人啊!

秦望岳却是知道应该适可而止,绝不可将自己和八地对立起来,到时候自己就成了孤家寡人了。于是他笑着给出了一颗甜枣:

“诸位,我早已命账房准备好了银子,诸位回返时就可以带上,当可解燃眉之急。同时,我还准备成立一家新商号,我九盟皆为股东,本金先由我秦家代出,往后每年大家都可分红。”

此话一出,众人的精神顿时都为之一振!不仅有现银可拿,更有能年年获利的大买卖相赠,如此厚礼,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真是不虚此行啊!于是众人不由纷纷赞叹,小秦当家豪气!

确实,秦望岳比他大方的老爹出手都还要慷慨,一下子就博取了众人的好感。接下来可就顺畅许多了。几乎是秦望岳一人在说,而且说什么都无人反对,即使稍显过分的要求,基本上都能被接受。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不外如是。

其实,九盟经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实属不易,还能维持与大殷王廷相安无事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就是团结。但凡有一家怀有异心,恐怕早就被大殷王廷各个击破而土崩瓦解了。

会议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进入到最后一个议题。关于东部战事是否大殷王廷针对九地同盟而设下的一个圈套,众人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对于举事最为热切的,除了蒙氏外,还有高丘堡罗氏、仙来邑霍氏、天门寨段氏和崇远城贺兰氏几家。

至于鹿邑展氏、流风岛万氏以及栖凤谷桑氏三家,则持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反正举事矣可,不举亦可。

相对而言,此三家虽然也不富裕,但是日子还能过,起码没到缺衣少食的窘迫境地,所以造反的动力也就没有另外五家那么足了。

现在主要就是两种意见的冲突:秦望岳主张暂缓计划静观其变,而蒙氏等五家则坚持按原定计划进行。

秦望岳提出计划暂缓,等东部战事真的展开之后,再观望一些日子,看看战况发展后再作计较,如此比较稳妥。反正不管大殷王廷是否设有陷阱,九盟都可进退自如,此乃老成之言。

而蒙氏这边则认为,机会稍纵即逝,容不得半点犹豫,隐忍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耗费了上百代人的无数心血,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又岂可白白错过?说得也不无道理。

于是双方各持己见,一时间竟争执不下。秦望岳仅以一己之力与五家代表唇枪舌剑,实则已落入下风,但是他块头大嗓门大,态度又极为坚决,却是让五家对他无计可施。

一直在旁边未发一言的孟初阳,见此僵持不下的情形,知道秦望岳已经是黔驴技穷了。毕竟对方代表个个经验老到,哪是他一个小年轻就能够说服的?

也该是自己出马的时候了。孟初阳无声地笑了笑,有意地咳嗽了几声,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他缓缓地站了起来,对着秦望岳几人一一作揖道:

“东家,蒙二当家,罗少堡主,霍三爷,段二爷,贺兰三爷,不如先喝碗酒润润喉?”

秦望岳见义兄终于肯出手了,暗自松了口气,哈哈大笑几声,然后冲蒙有信几人抱拳道:

“蒙二哥,霍三爷,咱就先歇一歇,都听九先生的,喝酒,喝酒。”

见小秦当家都发话了,面子自然是要给的,于是几人重新落座,众人一起端起酒喝了起来。

如此酒过三巡之后,秦望岳笑着看向孟初阳,开口问道:

“九先生,关于刚才的争议,不知你有何高见?不妨说来让大家听听。”

孟初阳也不推辞,回道:

“东家,高见谈不上,仅是个人一点看法而已。我九盟的实力,相比于大殷王廷,可谓有天壤之别,何以大殷王廷至今仍未对我九盟动兵,一举拔除这个国中之患呢?”

这个问题对于在座众人而言,简直就是弱智。自初代先祖以来,九地在军队建设方面,历来都是不遗余力,别看九盟的总兵力不过二十余万,但是战力却异常彪悍。

另外,九盟除了常备军,还拥有即战力惊人的普通民众,放下锄头即为兵,男女老少皆能战,可谓是全民皆兵,这大殷王廷对此心知肚明,又如何不有所忌惮?

这位小秦当家倚重的九先生,莫非就是个草包?众人心里不免有了质疑。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