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天把手上的牛绳一家一家的绑在屋外的木桩上,回到自己祠堂里的“家”时,天色已经全黑了。
点起祠堂的松油灯,空荡的祠堂孤独的倒映着石桌和桌上的棍子。
吃着早上剩下的木薯,望着一摇一闪的影像,又想起上午茶楼里说书先生讲到的:孔夫子历尽艰苦前往陈国,意图游说陈国皇帝施行仁政。可还没到到陈国,就在一个叫匡城的地方被围堵看押了起来,说他曾经在匡城杀戮平民,洗劫百姓。
说书先生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开讲,上午讲的是孔夫子,下午讲一些奇闻趣事,每次能说二炷香时间。
少年躺在床上,想象着自己要是孔夫子的话,该怎样面对被围堵的困境?想着想着……他睡了下去。
春季的天亮的早,天刚蒙蒙亮,少年就已经醒了,这几年,他已经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一开始是因为那狗窝般的床铺在空荡的“家”里实在温暖不起来,后来因为喜欢去茶楼听书,就慢慢的形成了惯性。
昨天吃了一天的木薯,今天抓了一把小麦他煮稀饭。
吃完早饭,天已大亮。
少年用竹筒装了一筒稀饭后背在身上,拎起墙角的一个抓鱼竹笼,它有二尺长一尺宽,竹片之间的空隙不到二指。听说这个东西在那个神仙时代,它是用来困龙的。
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这个东西少年用了好几个鸟蛋和大半斗小麦跟人换来的。拎着竹笼,就往镇中心走去。
在谷离村的村口,有一块比谷天还要高大的石碑,石碑上面刻着“离”,下面刻着“太昊”。少年不识字,这些是村里人说的。
跨过这块石碑就算到了镇中心的地界了,镇中心分为4个街区,谷家镇城门在西街,也是和外界互通的唯一出入口,所以买卖一些各地特产和稀奇古怪的商品。
南街因为关守府后门开在这边,所以最多的是打铁铺;东街是一些茶楼食肆,也是最热闹的街区;北街主要的是卖一些胭脂水粉和布匹。
一进南街,就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打铁声。
街上的人不多,谷天还没走到一个打铁铺门前,就听见店铺的老伙计在向前面的两个华服青年拱手,满脸笑容的喊道:“两位小兄弟,进来看看兵器吧,长城开门的时间快到了。”
华服青年斜眼看了一眼打铁铺,没有搭理,继续往前走。
“这位老哥,长城还能开门?”谷天赶忙走前二步,向打铁铺的伙计问道。
伙计看了一眼他身上破烂的衣衫,瞬间收起刚刚还挂在脸上的笑容“去去去,小王八蛋,大爷没空搭理你。”
谷天也不气恼,对这些尖酸刻薄的话语,他早已司空见惯。用说书先生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的混乱世道。这个世道,是看谁有钱,看谁拳头硬的世道。
继续往西街走,经过刚刚的插曲,少年没有了走马观花的兴趣,他想早点去茶楼,因为在那里,一定可以听到关于长城开门的消息。
但在去酒楼之前,得先去西街城门前,那里有一条小河,是北边大河的分支,少年要把手上的竹笼放进去,到了中午回去的时候收起来,运气好的话,一次能装到好几条鱼。
少年轻车熟路,一路小跑来到小河边,上午的小河万籁俱静。卷起裤脚,在岸边捡起一个大石块放进竹笼里。
小心翼翼的往一个缓流的弯角走去,把手中的竹笼放进水里,再把笼里的石头压在笼口处,这样竹笼就不会浮起来,也不会被水冲走。
弄完这一套,少年爬上岸,往旁边高一点的草地走去,想要用草磨干脚上的水和泥沙。刚走上去,就看到不远处有一头青色的牛在那吃着草。
少年放了几年牛了,见到的都是一些黄牛,黑牛,甚至带斑点的牛也见过,却从没有见过青色的牛,他顿时来了兴趣,快步走上前,站在青牛的一米之外,眼睛盯着青牛。
青牛没有抬头,甚至没有一点反应,就像看不见少年一样,还是自顾自的吃着草。
见青牛不怕生,少年往前又走了三步,站在牛脖子边的位置,缓缓的伸出手,见青牛还是没有受惊的样子,他把手慢慢的放在牛背上,轻轻的抚摸起来。
青牛的毛跟其它牛不一样,很顺,也很滑,还没有泥垢。“真稀罕,牛大哥,你怎么会是青色的呢?”少年一边摸一边嘴里在碎碎念道。
青牛没有回答,少年也没有想青牛能回答他,因为这几年不管有什么开心不开心的事,他都会这般对他的牛群倾诉。
“年轻人,你也喜欢牛吗?”突然一声浑厚的声音响起,谷天吓得猛地一缩手,眼睛瞪得像铜锣一样,死盯着青牛道:“你——你会说话?”。
“它不会说话,小兄弟你不用紧张。”这时候才听清楚声音是从身后传出来的,连忙转身一看,只见一个身高五尺鹤发童颜的男子站在不远处看着谷天,男子身披长衫作道士打扮,有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飘然身姿。
谷天连忙拱手,怯怯的说道:“请道长见谅,小的一直以放牛为生,所以见到牛就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不是想对它有什么歹意。”
道士笑道:“小兄弟不必惊慌,正所谓‘善者不辩’,你心是善是恶,我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青牛也是能感觉出来的。”
“谢谢道长!”少年连忙再次拱手致谢道。
为了打破自己尴尬的气氛,少年只有顺口一问:“道长是刚来谷家镇的吗?”
“是的,我需借道函谷关,故而你我才有缘在此相见。”
“道长是因为城墙要开门才来的?”突然想起上午刚刚听到城墙开门的消息,急忙问道。
道士哈哈一笑道:“是而不是。”
谷天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话有点多了,连忙收住快要冲口而出的话。再次拱手作揖:“打搅道长了,小的这就离开。”说完撒开腿就往镇上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