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天站起身来,走到道士的面前,“谷天见过师傅。请问师傅现在住在哪里?”
“我今日才到函谷关,方才拜访了关守大人。还未有落脚的住处。”
“学生住在村里的祠堂,如果师傅不介意的话,可到我那里落脚。”
“那就随遇而安。你带路吧。”
“是,师傅随我来。”
谷天说完走到青牛身边,拉了一下青牛颈上项圈道:“青牛大哥,走这边。”
一行三人缓缓而行往谷离村走去,当他们走到村口的石碑时,道士望着石碑口中说道:“离卦。太昊天帝的一番心血付之东流呀。”
“师傅,太昊是天帝?”
“你日后自会明白。”道士说完转身离去。
少年急忙跟了上去,带领着一人一牛往家里走去。
夕阳在他们的脚步中缓缓而来,今天的少年回村有点晚了。
祠堂没有大门,少年把青牛安置在门口后,对道士说:“师傅,这里就是我的家了。”
“好,这是一个气运深厚的宝地,这是你的福气。”
“我这里只有一张床,委屈师傅先睡一晚,明天我再去找村长加一张床铺。”
“无妨,我去去就来。”说完转身出门向南边而去。
谷天不知道道士要去干什么,想不明白就不去想,转头往村长家里跑去,他要跟村长请一天假。少年准备做一餐丰盛一点的晚饭,有客人来还是师傅,不能还吃稀饭那么随便了。
当少年把做好的饭菜摆在小凳子上的时候,还没有见到道士回来,要不是青牛还在门口,少年都会怀疑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梦。
大概等了大概半柱香的时间后,天已完全黑了。
“嘭,嘭”的两声突然在祠堂门口响起,少年急忙跑出门外一看,只见地上摆着2个大石块,一个像床,一个像桌子,上面还摆着2个石墩像凳子。
“师傅,这是你拿回来的?”少年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石块,再看着道士,如同见到神仙一样。
“我在南边的石峭上切了这几块石头,就将就着用一段时间。”道士说完两手夹起其中一个大石块,如同拎起一块小砖头,往祠堂里面走去。
少年眼睁睁的看着眼前的师傅一趟一趟的把大石头拎进祠堂,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做到的?他刚才试了一下,那个石墩子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抱动。
“愣住那里干什么?进来吃饭吧。”一声断喝惊醒少年。、
“是,师傅。”少年兴高采烈地跑进祠堂,能拜这样的师傅,他实在是开心。
师徒两人吃过晚饭,道士坐在石墩石桌垒成的桌椅上,桌上摆着一盏灯,还有一本书。
“谷天,我要你抄的就是这本书,你打开看看能识几个字。”
“是,师傅。”少年拿起书,打开第一页一看傻眼了,除了几个“也、有、无”几个字外,其它的一概不识。
少年很是愧疚的说道:“师傅,学生基本上都不认识。”
“你可知识字从何而来?”
“学生认为,从脑袋中来。”
“那你又可知,脑袋中的东西从何而来?”
“从心里的想法来。”
“好,心中所想从何而来?”
“从眼睛看到的东西来。”
“孺子可教。一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一样,眼生心,心生意,意生识。”
“学生不明白。”
“眼所见皆为实象,眼不可见为虚象,象无善恶美丑,心生之,故相如心生;心有象而生思想意识,故见牛知牛,见山知山,见水知水;而意识为是一而二的存在,其可分为显意识和隐意识,世人日常所用,穷其一生的都是在用显意识,而隐意识世人不知,故有而不能为人所用。”
“师傅,学生愚钝,听不懂。”少年讪讪的说道。
“你到桌子上盘腿坐好,放空思想,我来给你打通隐意识,打通之后,你自然可以见字识字,闻道知道。”
谷天闻言爬到石桌上面盘腿坐好,两眼一闭,双耳不闻,心无所想。
道士伸出一手,只见那手掌心在空中慢慢变成浅红色,气雾弥漫。道士把手放在谷天的头上的一寸之处,肉眼能明显看到手掌的红色慢慢变成深红,不断的渗进少年的头内,再有一丝丝的白色雾状从少年的头顶飘出……
大概半柱香之后,道士的手掌慢慢暗淡,少年的头顶也不再有白雾飘出,道士收回手掌,坐到一盘闭目养神。
又过了半柱香,少年睁开眼睛,开到眼前的道士后,跳下桌子“扑通”一声跪在道士面前,砰砰砰磕了三个头后口中说道:“弟子谢师傅再造之恩。”
“起来吧,今晚静心休息一晚,明天开始认字抄书。”
“弟子谨遵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