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陈牧:寡人欲作灵苑,可乎?先生以为如何?
萧凡:臣以为,先帝之制,左开鸿池,右作上林,不奢不约,以合礼中。今猥规郊城之地以为苑囿,坏沃衍,废田园,驱居民,畜禽兽,殆非保赤子之义。今城外之苑已有五六,可以逞情意,顺四节也。愿大王追夏禹卑宫、太宗露台之意,以慰下民之劳。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知过矣。
陈牧:寡人欲取士以诗词文章,可乎?先生以为如何?
萧凡:臣以为,魏晋以来,崇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艺。下之从上,遂成风俗。江左、齐、梁、隋、唐,其弊弥甚,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草,未窥六甲,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愿大王退浮薄、奖实用,则天下幸甚。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谨受教。
陈牧:寡人近来为政如何?先生直言。
萧凡:臣以为,大王顷来酒色过度,肆意游猎,荒废朝政,非圣主明王所为也,且天下未靖,岂是宴乐之时?愿大王以社稷为重,恭事上帝,子爱下民,省嗜欲,远谄佞,未明求夜,日旰忘食,则古之明王何以加之哉!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知过矣。
陈牧:今世子妃生子,寡人得孙甚喜,吾欲颁赐群臣,可乎?先生以为如何?
萧凡:臣以为,赏罚之设,功过所存也,今世子妃生子,乃大王家事,于群臣何也,岂可妄受赏哉!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知过矣。
陈牧:寡人愿闻,《易》何为者也?先生教我。
萧凡:臣以为,《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其孰能与此哉?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陈牧:寡人闻,天助自助者,何也?先生教我。
萧凡:臣以为,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易日: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谨受教。